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朔日大朝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朔日大朝(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是大明最富有的商人,但绝对是大明朝最会赚钱的商人。只是她很低调,保密也做的好,外界只知道她豪富,却不知道她的产业分布。  

随着她的商业版图铺开,接下来的财富增长是加速度的。  

再过三年,朱家就能和那些财势惊人的老牌世家比拼财力。十年之内,朱家有望成为大明最富有的家族。  

可是,这么巨大的财富,朱家能守得住么昨夜,她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小老虎被下狱,她和妹妹沦入教坊司官奴,偌大的家业被抄没入官,烟消云散。  

她还梦见锦衣卫搬走了朱家的银子,拜金帝看着朱家的金山银山,欢喜的手舞足蹈。  

宁采薇想到这里,忽然身边的宁清尘口齿不清的梦呓道:  

“太黑了...我不要一个人睡...”  

“姐姐...小老虎...你们在哪...”  

说话间,她身上的小被子就蹬掉了。宁采薇给她盖好被子,忍不住幽幽叹。  

清尘啊,你真是让我头疼。  

宁采薇一时喜,一时忧,慢慢的神色恍惚,也进入梦乡。  

梦中,她当了新娘,凤冠霞帔的坐着华丽的花桥。小老虎骑着一匹白马,头簪鲜花,在花轿前马蹄轻扬。  

很快,她就回到了朱家,两人喜气洋洋的拜了天地。可正在喝合卺酒之际,忽然外面一片噪杂,一个嚣嚣的声音喝道:  

“朱寅谋反!下旨锁拿!”  

宁采薇憬然一惊,顿时挣脱梦境。听到朱寅的呼吸声,她的心立刻宁静下来。  

还好,只是个梦。  

“邦邦邦邦邦”外面的打更声隐隐传来,却是五更天了。  

几乎同时,就传来一阵鸡鸣“喔喔喔一”  

鸡鸣刚刚传来,宏大的钟声就从钟鼓楼上悠悠传来,惊醒整个北京城。  

“铛...铛...”  

“讨厌!”正抱着朱寅胳膊睡觉的宁清尘立刻坐起来,“天天半夜钟声,扰人好梦!”  

发了句牢骚,奶萌萌的打个哈欠,就再次躺下去,这次又搂住宁采薇的胳膊。  

朱寅却是太累了,仍然没有醒来。  

宁采薇伸手轻轻推了推朱寅。  

朱寅立刻醒来。  

“到点了”朱寅睡眼惺忪,压低声音问道。悠长的钟声顿时将他的睡意驱赶一空。  

宁采薇嗯了一声,起身下床,用火折子掌灯。  

等到房间里的灯光一亮起,外立刻传来橐橐的脚步声,周围的灯笼就像收到命令一般,依次点亮。  

随即,以含章堂为中心,整个府邸的灯光由内向往的次第点亮,很快就灿若星辰,灯火辉煌。  

隐隐有人说道:“老爷今日上朝,紧着去伺候,别误了老爷的公事。”  

紧接着,几个容貌普通的侍女,就捧着铜盆、毛巾、牙刷等物鱼贯而入,伺候朱寅盥洗。  

宁采薇胡乱披着一件衣服,里面只有一件肚兜,脚下只穿一双丝履,就亲自为朱寅梳头、纨发。  

大朝可不能晚,不然就是失仪,御史会弹劾。  

宁采薇很熟练的为朱寅纨了发髻,一丝不乱。几年来这种事情一直是她亲自动手,很少假手他人,顶多偶然让云娘代劳。  

饬好头发,又帮助朱寅穿上公服,戴上展翅乌纱帽,扎上犀带,挂上牙牌,上朝笏。  

然后朱寅又去了膳堂,几个侍女早就捧好了盘、碗、箸、匙,盛好了美味的朝食。  

朱寅随便吃了一些,又喝了一杯牛奶,就匆匆出门。  

到了外面,兰察等贴身护卫已经吃好了朝食,备好了轿子。  

没错,如今只要上朝,朱寅一定会坐轿。不是朱寅喜欢坐轿,他不喜欢被人抬着。  

可是他不乘轿,其他朝臣都是乘轿。他一个人做马车,反而显的格格不入。朱寅不想太另类,只能和光同尘,一起违规乘轿。  

实际上按照大明律,三品上文官才能乘轿,也只是四拾。武官不管几品,一律不许乘轿。  

可是如今,不管是几品官,也不管是不是武官,都会乘轿。甚至连还不是官员的举人,也能趁轿。  

四抬都是起步,八抬才是标配。  

朝廷风气如此,遵守制度的反而成为另类。  

朱寅也只能随大溜了。  

今日已经是九月初一,秋意清凉,凌晨已有薄霜了。朱寅上了八抬大轿,立刻被抬着出门。  

此时天蒙蒙亮,路上还很黑。兰察等护卫打着灯笼,护送朱寅往承天门的方向而去。  

朱寅掀开轿帘,看着漆黑的天空,目光也是幽邃如夜。  

今日大朝,可不仅仅是礼仪那么简单。有一场斗争,将会从早朝开始,延伸到上午的文华殿廷议。  

他如果失败了,不但不会升任兵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可能还会被贬斥!  

一路上,汇集的官轿越来越多,吱呀吱呀的抬轿声此起彼伏,周围的灯笼也影影绰绰。  

赶着上朝的京官们,此时都穿着公服。他们坐在轿子中闭目养神,一个个面无表情。  

今日是朔日大朝,次于元旦、冬至等大朝,又比常朝等级高。按制度要穿公服。  

百官的官轿进了天街,经过了太庙和社稷坛,到了午门附近的端门,就全部停下来。  

到了此地,就只能步行,不能再乘轿,除非有殊荣恩旨。  

官员们依此在端门下轿,在端门下的侯班朝房等候午门开启。此时,端门“待漏”的朝臣已有二百余人了。  

除了朝臣,还有上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