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亡朕也天亡朕也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亡朕也天亡朕也(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秦良玉、陈琳、张炯率领的两万大军,始终无法攻下瑞安堡。  

可是明军的攻击并不凶狠,小打不断,硬仗没有。似乎是为了保存实力,不敢攻打坚城。  

他们也知道,仅凭两万人,很难攻下两万人守卫的瑞安堡,甚至无法完全围困瑞安堡。  

不过,王淦也没有主动出城攻击明军的意思,虽然都是两万人,可他很清楚自己的兵不是敌军的对手。  

他的任务只是守住瑞安堡。瑞安堡有足供十万大军两三个月的粮草,只要瑞安堡不失,局势就不会失控。  

可是王淦却一点也不敢放松,不但不敢放松,而且睡觉都不踏实。  

因为明军的攻城,实在有点敷衍了。不但没有下血本攻城,甚至也没有夺取河道和船。  

边军精锐不该是这个样子。  

难道真是因为对方主将是个女流之辈,妇人之仁,受不了伤亡,不敢打硬仗或者说,他们在等什么王淦不禁心绪不宁。正在他思索秦良玉有什么诡计之时,他收到了一封信。  

主力大营来的信。  

写信的人居然是太子朱帅锌!  

王淦看完了信,久久沉默不语。  

城外明军大营中军营帐,秦良玉、陈琳、张炯正站在沙盘边、  

秦良玉身材颀长健美,身穿一身白色的亮银甲,容光焕发,令人不敢逼视。  

“今天是第九天,是该真正攻一次城了。”  

“拜派出的监军,已经到了瑞安堡。”  

陈琳笑道:“等了这么多天,终于等到了伪明派来的监军。可惜拜和王淦不知道,这个监军是朝廷的人。”  

“这王淦善于治军,守城有方,乃是大将之才,可惜不为朝廷重用,之前只是个游击。要是没有内应,攻下瑞安堡几乎不可能。”  

张炯道:“虽然等来了内应,可是这内应又没有直属兵马,让他打开城门,实属不易啊。”  

秦良玉摇头:“雅虎先生用间,步步连环,深谋远虑,岂能如此简单我猜城中贼军,必然还有其他内应。”  

“只是这内应可能官小兵少,独力难支,需要监军配合,才好打开瑞安堡。”  

“总之,我们既然已经收到信号,夜里准备攻城就是了。  

“制军将贼军主力牵制在南,就是方便我等拿下瑞安堡。失去这次机会,等到贼军主力回援,那就难了。”  

入夜。  

心神不宁的王淦匆匆接待完凉州来的监军,向众将介绍了一下监军使,就道声赔罪,然后亲自去巡视城门了。  

监军使和众将见了面,代表太师和天命帝说了一番场面话,这才下榻帐中歇息。  

这监军使年约四旬有余,本是拜府中的一个师爷,很受拜信任,如今西明建立,他也封了都御史。  

眼见帐中再无外人,他的一个年轻随从立刻说道:  

“刘翮,今夜就看你的了。运作你来瑞安监军,我们可是花了不少银子。之前说了那么多,你千万不能出岔子。要是拿不下瑞安堡,你在陇西的家人性命...他们可都是逆贼家属啊。”  

“要是拿下瑞安堡,你的银子照给,家人族人无忧,你也无罪有功,这是你唯一的机会,千万不要临时反悔。”  

这年轻随从说完,自顾自的端起一杯茶,目光幽冷的看着刘翩。  

作为虎牙的骨干特务,他的行事早就不择手段了。只要能完成策反和情报任务,见不得光又如何“不敢,不敢!”刘翮赔笑道,“在下是忠于朝廷的。拜和庆王都是乱臣贼子,在下弃暗投明都来不及,怎么会反悔就算不为家人性命和金银,在下也会为朝廷效力,誓死杀贼!”  

直到此时,他还以为对方是朝廷的锦衣卫。至于什么虎牙,录事寮,他听都没听过。  

刘翮打量一下“随从”的脸色,小心翼翼的继续说道:“只是,在下虽然是瑞安堡的监军,也和众将见了面,却没有自己的兵马...”  

年轻随从笑道:“早就为你准备好了。把总赵纪,也是朝廷的人,他有五百兵马。”  

“把总,五百人”刘翮眉头一皱,“这...够吗瑞安堡可是内外瓮城啊。”  

对方笑容阴冷:“本来当然不够。不过加上你这个监军使,那就足够了。”  

“你是监军,布防调兵之权,你也有的。你只要以监军之权下手令换防,再让赵把总守着靖安楼,那就大事可济。”  

刘翮点头道:“可是,王淦会不会起疑心”  

“随从”摇头,“你本就是监军,还是拜的心腹老人,王淦只是个投靠拜不久的降将,他有什么资格对你起疑心相反,你反而有资格怀疑他。”  

刘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不禁为对方的心机感到然。  

锦衣卫密探,真是可怕啊。  

于是,刘翮随即以监军的名义巡查关防,装模作样的仔细查看,一副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架势。  

随即,刘翮象征性的和王淦商量了一下,就下令换防。诸将的防区都重新调整,理由是防止有人通敌。  

王淦顿时心中不快。  

太师和皇上,难道在怀疑自己虽然心中不快,可王淦却没有丝毫怀疑。他很清楚,此时如反对刘翩,反而做实刘翮对自己的怀疑。  

那么,太师和皇上就会怀疑自己。  

眼见刘翩的布置也没有问题,王淦也就装作赞成的“欣然同意”。  

“邦邦邦”军中更夫的打更声传来,“三更已到,小心火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