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二百零二章 殿前授官,惊艳天下

第二百零二章 殿前授官,惊艳天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想到,雅虎居然能以十二岁之稚龄,连中三元,开千古未有之事!  

这个弟子真是太为自己争脸了。将来史书上,师徒荣也有可能。  

王世贞啊王世贞,你之前拒绝收雅虎为弟子,估计会后悔吧。  

须发皆白的海瑞,颤巍巍的站在二品文臣的行列,看着亲切熟悉的朱寅,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  

一年多没有见到朱寅,海瑞却没有一点陌生感。  

雅虎,你是个好孩子,我没有看错你。  

你要忠君爱民,公忠体国,当大明栋梁,国家干城,戒骄戒躁,做个千古名臣,不负今日荣耀啊。  

武臣班中的都督佥事兼锦衣卫同知郑国泰、锦衣卫佥事兼上林苑监正郑国瑞、新科进士郑国望等人,则都是脸色难看。  

郑氏诸贵自然知道,朱寅这个连中三元的大明神童,早就是拥护皇长子的朝臣一伙儿。  

神童一入朝,群臣再上本,朱常洛出阁读书就再也无法阻止。说不定,朱寅还会成为朱常洛的老师。  

此子必然会为朝臣所用,妨碍常洵为太子的谋划,和郑氏只能是敌非友!  

郑国望更是忍不住捏紧一对粉拳,一双桃花眼犹如寒潭。  

羡慕、嫉妒、恼怒,犹如一条毒蛇咬噬着她的心。  

她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说起来也算天才了。  

可是和朱寅一比,她算什么朱雅虎,你居然装病骗我!  

郑国望咬牙。她其实已经猜到,朱寅之前是装病。目的就是麻痹郑氏。  

自己果然被蒙骗,没有继续动手对付朱寅。  

否则的话,朱寅根本没有机会参加会试,早中了她的计策。哪里还能顺利下场可恶!  

郑国望很是后悔,之前没有继续对朱寅出手。如今朱寅已经连中三元,再也没有机会动手了。  

新科进士中的郝运来,此时心中很不是滋味。  

羡慕、嫉妒、郁闷自不必说,可看到朱寅成为状元,不知为何又有点难以言喻的轻松。  

既希望朱寅倒霉,又希望朱寅强大。  

雅虎啊雅虎,你连中三元,我不服也不行,可我就是不高兴!  

难道,你一直有看不起我的凭借此时,外臣藩夷队伍中,一个前来北京进贡的女真贵族,正神色惊喜的看着朱寅。  

是代表努尔哈赤来京进贡的额亦都!  

这不是我喜欢贝勒么!居然在皇宫见到了我喜欢贝勒啊。没想到我喜欢贝勒这么厉害,成为汉人中能中状元的读书人。  

额亦都汉话很差,却知道状元这两个字的分量。  

只是,朱寅没有发现额亦都。就算发现,这种场合之下也不好相见。  

等到状元传胪结束,又传胪榜眼,却是焦。  

朱寅心中暗笑。历史上的状元,成为榜眼了。  

榜眼传胪后,又传胪探花。探花是历史上的榜眼,吴道南。  

但是他们的体面,就不如状元了。  

传胪大典之荣耀,状元一人独占三分。  

一甲前三名传胪结束,就是二甲,然后是三甲,都是唱名之后上前谢恩。  

但是,每人只唱一次名,而且唱完之后,二甲所有人一起谢恩,三甲所有人一起谢恩。不像三鼎甲那样每人单独谢恩。  

唱名礼仪结束之后,礼部官员宣旨,正式授予朱寅等三人进士及第,陶望龄等六十七人进士出身,卫勋等两百七十七人同进士出身。  

礼部宣旨毕,就是授官了。  

三鼎甲的厉害之处,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传胪大典虽然会授官,却只授予三鼎甲官职,也就是榜下立授!  

至于二甲、三甲,不好意思,暂时并不授官。  

要么六部观政,要么参加翰林院朝考。快的要等半年,慢的要等两三年,才正式授予官职。  

哪像三鼎甲,不但榜出立即授官,而且起步就是翰林官!  

传胪官收了传胪帖子,吏部侍郎沈一贯立即出列,按照制度持笏奏道:  

“传胪已毕,吏部请旨授官一甲三名。”  

授官是吏部的事,这个环节就是沈一贯主持了。  

沈一贯继续道:“按例,状元及第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不过,吏部记载过朱寅的功劳。请旨陛下,究竟如何授官。”  

说到这里,他就不说了。  

群臣脸色顿时十分精彩。  

因为接下来,就是皇帝表示按例授官。虽然皇帝同意只是个形式,但这个形式必不可少。  

是啊,朱寅可是立功过的,在吏部是有记载的,陛下之前没有赏赐银子,说朱寅如果做官可加一级授官,这是考功司记载在案的。  

那么朱寅应该怎么授官呢照常授官,那么就是致陛下食言,君无戏言啊。朝廷应该赏罚严明,岂能儿戏何况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小声万历道:“爷爷,朱寅立过功,吏部考功司有记录。按照陛下旨意,朱寅加一级授官,该授予正六品。”  

说到这里,田义有点紧张。他担心皇帝厌恶朱寅,故意授予一般的六品官职,不授翰林官。  

田义和朱寅关系很密切,但皇帝并不知道。  

虽然是加一级,可怎么加就大有讲究了。正六品的六部主事,比翰林院修撰高一级,可前途远不如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海瑞则是一言不发。但是他决定,如果皇帝授予一般的六品官,不授翰林官,他一定会力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