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幽兰操(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直到戌时四刻,田义才结束司礼监密会,连夜下达了一道道命令。
等到属下离开,田义净手焚香,吩咐摆上古琴,弹奏了一曲。
琴声之中,隐有杀伐之气,庙堂之忧。
一曲清音已毕,田义已经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田义善操琴。每临要事,就习惯弹奏一曲。
琴声传到后院,朱寅凝神静听,小脸上神色微动,端着茶杯惘然出神,小大人般专注。
朱寅听到田义的琴声,隐约判断,他要做一件有违本心的事情。
看来,自己的猜测应该没错了。
田正看到朱寅的神情,暗道:这孩子最多十岁,也懂琴声都不懂啊。
等田义回到后院,众人都喝完茶了。
宁氏见田义的神色如常,这才真正放心。她没有问丈夫密旨的事情。
她刚才听到丈夫的琴声,已经心知肚明。
朱寅和宁采薇当然不能问密旨内容,那不是傻吗两人得知无事,就知趣的提出告辞。
“我儿,夜了,为何急着要走”宁氏说道,“就在府中住一宿打什么紧晚上就和额睡,”
宁采薇很乖巧的说道:“大人容禀,家中还有一岁幼妹,却是一夜也离不得我们。若是今夜不回,她还不知怎生闹腾。只能告辞了。”
宁氏喜道:“还有一个小的你不早说!那也是额侄女哩!”
说完对身边贴身侍女道:“玉绫,把额那对太后娘娘赏赐的璎珞项圈取来。”
“是!”玉绫领命而去。
谢琅用团扇掩口笑道:“娘真是偏心,那对璎珞项圈是宫里的贡品,太后老人家赏了下来,孩儿都没有摸过。”
“贫嘴。”宁氏也不气恼,“不过一对宝石璎珞,又值当什么咱家的东西,宫里的赏赐还少了你想要,自己去挑。”
不一时,玉绫就取了一对沉香木匣子来。
光看那描金画彩的沉香木小匣,就知道东西很是贵重。
宁氏道:“这对璎珞项圈,你和你妹妹一人一串,都是在大庙里开过光的。”
宁采薇也不矫情,道了谢就收下礼物。
朱寅意有所指的说道:“姑父大人雅量高致,公忠体国,朝野共知。姑父之衷肠,何人不晓”
田义不禁有点意外:“你懂琴声”
他哪里不知道,朱寅能从琴声中听出自己的一点心声这小子...
朱寅道:“惭愧,侄儿只是爱听而已,姑父的琴道,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拍马溜须,因为他能听出,田义琴道造诣很高,是艺术家的水准。
田义见表妹送宁采薇礼物,却没有送朱寅,忽然对朱寅道:“雅虎可能操琴”
朱寅老实回答道:“略知一二,仅入门耳,粗通琴谱,止于皮毛。’
田义对田正道:“去把老夫那架秦松琴取来。”
“啊”田正多少有点意外,“秦松琴”
父亲有高士之风,爱收集古琴,也精通琴道,善操七弦之音。
父亲收藏的十几架古琴之中,秦松琴不是最名贵,却是最特别。
出自唐朝斫琴师雷氏之手。虽然松木制琴不如桐木,用的却是秦朝的一颗古松。
秦至唐,也是千年古松了。
琴制成之后,距今也有八百余年。这架秦松琴的琴名,叫做“虎吟”。
父亲说,此琴因是千年古松所制,琴声清朗之中,浑厚古朴,苍然遒劲,山野之气纯正,音色有点特别,隐然有猛虎微吟之意蕴,是以名曰虎吟。
田正虽然有些意外,可还是取来了一架古琴。
田义神情散朗,风度闲雅的指着古琴,对朱寅道:
“琴乃君子之器,是以琴有九德。哪九德”
朱寅肃然回答:“奇、古、透、润、静、圆、清、芳、匀。身正则琴音清,琴如君子之衡。”
田义点头道:“善,孺子可教。古人云,琴之为乐,可辨喜怒,可观风教,可静神虑,可壮胆勇,可绝尘俗,可格鬼神。”
“这架唐琴名曰虎吟,出自唐朝斫琴大师雷威之手。《琅寰记》记载:雷威斫琴不必用桐,常于大风雪之中独往峨眉,择松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
朱寅说道:“桐木琴虽然音色最美,可桐琴久易变形,多生虫蛀,年深而色空。反倒不如松木琴,久而弥坚。”
田义很是满意,微笑道:“别看这不是桐木所制,却也是传世古琴之中,一等名品了。老夫将虎吟送你,正合乎你稚虎之名,岂不妙哉”
朱寅赶紧推辞道:“此琴太过贵重,侄儿不敢领受...”
这一架唐琴,价值几千两银子,他哪敢轻易收下田义摆摆手,“老夫送你此琴,有几重意思在里头,你不必推辞。一是老夫个人奖赏你发示警的功劳。”
“二是你是采薇的未婚夫婿,这是给老夫给晚辈的见面礼。你叫稚虎,这虎吟算是和你有缘。
“其三,老夫希望你以琴道自牧,君子如珩,青衿以待,不负芳华,勤学苦读,为朝廷栋梁。这是老夫的期盼,也是老夫的一点私心。你可懂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朱寅要是还不明白其中深意,那就是庸才了。
果然,田义不愧历史上的贤宦啊。
“长者赐,不敢辞!”朱寅多少有点感动,他接过虎吟,肃然说道:
“侄儿必以琴道自牧,不忘琴之九德,不忘姑父大教。异日若侥幸有成,当以国家百姓
等到属下离开,田义净手焚香,吩咐摆上古琴,弹奏了一曲。
琴声之中,隐有杀伐之气,庙堂之忧。
一曲清音已毕,田义已经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田义善操琴。每临要事,就习惯弹奏一曲。
琴声传到后院,朱寅凝神静听,小脸上神色微动,端着茶杯惘然出神,小大人般专注。
朱寅听到田义的琴声,隐约判断,他要做一件有违本心的事情。
看来,自己的猜测应该没错了。
田正看到朱寅的神情,暗道:这孩子最多十岁,也懂琴声都不懂啊。
等田义回到后院,众人都喝完茶了。
宁氏见田义的神色如常,这才真正放心。她没有问丈夫密旨的事情。
她刚才听到丈夫的琴声,已经心知肚明。
朱寅和宁采薇当然不能问密旨内容,那不是傻吗两人得知无事,就知趣的提出告辞。
“我儿,夜了,为何急着要走”宁氏说道,“就在府中住一宿打什么紧晚上就和额睡,”
宁采薇很乖巧的说道:“大人容禀,家中还有一岁幼妹,却是一夜也离不得我们。若是今夜不回,她还不知怎生闹腾。只能告辞了。”
宁氏喜道:“还有一个小的你不早说!那也是额侄女哩!”
说完对身边贴身侍女道:“玉绫,把额那对太后娘娘赏赐的璎珞项圈取来。”
“是!”玉绫领命而去。
谢琅用团扇掩口笑道:“娘真是偏心,那对璎珞项圈是宫里的贡品,太后老人家赏了下来,孩儿都没有摸过。”
“贫嘴。”宁氏也不气恼,“不过一对宝石璎珞,又值当什么咱家的东西,宫里的赏赐还少了你想要,自己去挑。”
不一时,玉绫就取了一对沉香木匣子来。
光看那描金画彩的沉香木小匣,就知道东西很是贵重。
宁氏道:“这对璎珞项圈,你和你妹妹一人一串,都是在大庙里开过光的。”
宁采薇也不矫情,道了谢就收下礼物。
朱寅意有所指的说道:“姑父大人雅量高致,公忠体国,朝野共知。姑父之衷肠,何人不晓”
田义不禁有点意外:“你懂琴声”
他哪里不知道,朱寅能从琴声中听出自己的一点心声这小子...
朱寅道:“惭愧,侄儿只是爱听而已,姑父的琴道,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拍马溜须,因为他能听出,田义琴道造诣很高,是艺术家的水准。
田义见表妹送宁采薇礼物,却没有送朱寅,忽然对朱寅道:“雅虎可能操琴”
朱寅老实回答道:“略知一二,仅入门耳,粗通琴谱,止于皮毛。’
田义对田正道:“去把老夫那架秦松琴取来。”
“啊”田正多少有点意外,“秦松琴”
父亲有高士之风,爱收集古琴,也精通琴道,善操七弦之音。
父亲收藏的十几架古琴之中,秦松琴不是最名贵,却是最特别。
出自唐朝斫琴师雷氏之手。虽然松木制琴不如桐木,用的却是秦朝的一颗古松。
秦至唐,也是千年古松了。
琴制成之后,距今也有八百余年。这架秦松琴的琴名,叫做“虎吟”。
父亲说,此琴因是千年古松所制,琴声清朗之中,浑厚古朴,苍然遒劲,山野之气纯正,音色有点特别,隐然有猛虎微吟之意蕴,是以名曰虎吟。
田正虽然有些意外,可还是取来了一架古琴。
田义神情散朗,风度闲雅的指着古琴,对朱寅道:
“琴乃君子之器,是以琴有九德。哪九德”
朱寅肃然回答:“奇、古、透、润、静、圆、清、芳、匀。身正则琴音清,琴如君子之衡。”
田义点头道:“善,孺子可教。古人云,琴之为乐,可辨喜怒,可观风教,可静神虑,可壮胆勇,可绝尘俗,可格鬼神。”
“这架唐琴名曰虎吟,出自唐朝斫琴大师雷威之手。《琅寰记》记载:雷威斫琴不必用桐,常于大风雪之中独往峨眉,择松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
朱寅说道:“桐木琴虽然音色最美,可桐琴久易变形,多生虫蛀,年深而色空。反倒不如松木琴,久而弥坚。”
田义很是满意,微笑道:“别看这不是桐木所制,却也是传世古琴之中,一等名品了。老夫将虎吟送你,正合乎你稚虎之名,岂不妙哉”
朱寅赶紧推辞道:“此琴太过贵重,侄儿不敢领受...”
这一架唐琴,价值几千两银子,他哪敢轻易收下田义摆摆手,“老夫送你此琴,有几重意思在里头,你不必推辞。一是老夫个人奖赏你发示警的功劳。”
“二是你是采薇的未婚夫婿,这是给老夫给晚辈的见面礼。你叫稚虎,这虎吟算是和你有缘。
“其三,老夫希望你以琴道自牧,君子如珩,青衿以待,不负芳华,勤学苦读,为朝廷栋梁。这是老夫的期盼,也是老夫的一点私心。你可懂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朱寅要是还不明白其中深意,那就是庸才了。
果然,田义不愧历史上的贤宦啊。
“长者赐,不敢辞!”朱寅多少有点感动,他接过虎吟,肃然说道:
“侄儿必以琴道自牧,不忘琴之九德,不忘姑父大教。异日若侥幸有成,当以国家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