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互惠互利,一点建议(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研究?”
“我可没研究,一个在工务规划署工作的朋友,喝多了抱怨过几句。他说将军澳那片地方,看似荒凉偏僻,但水深条件好得惊人,只是碍于现在的技术限制和主要航运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一直没被重视开发。至于葵涌,你也知道,政府正大力推动集装箱运输,那里的招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何雨柱心中了然。
奥利安的朋友无意间透露的信息,印证了他模糊记忆中的价值点。
将军澳——未来的新市镇和重要工业/物流基地,尤其是那深水岸线的潜力,在1970年确实是被低估的宝藏。
而葵涌,作为未来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之一,此时的地价虽然已被炒起,但对比其长远价值和未来几十年带来的物流控制力,现在的投入绝对是超值的。
“眼光不错。”何雨柱赞了一句,“这位朋友,方便引荐一下吗?或许能多聊聊香江未来的规划方向。”
奥利安沉吟了一下:“人倒是没问题,不过…何,他跟我一样是个英国人,现在只是个中级职员,而且人很谨慎。我去帮你问问吧,他不一定愿意。”
“明白,不强求,我只不过觉得他的眼光真的不错,想认识一下,聊聊而已。”
“好!保持联系,万事小心。”奥利安叮嘱了一句,挂断了电话。
将军澳:这是长远布局的暗子。现在拿地成本低,开发压力小,可以秘密囤积,静待时机。深水岸线是未来的战略资源,无论是自建码头发展物流,还是作为与政府谈判的筹码,都价值巨大。更重要的是,那里远离当前的核心纷争区域(港岛、九龙),便于低调运作,不易引起怡和及其背后势力的过度警觉。
葵涌:这是切入当下香江经济命脉的关键跳板。集装箱运输代表着未来的贸易主流,控制一个码头的份额,就等于扼住了部分物流的咽喉。虽然竞争激烈,地价高昂,但这是阳谋,是摆在明面上的战场。拿下它,不仅能带来稳定丰厚的收益,更能极大地提升黄河集团在香江乃至东南亚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与怡和在码头物流上的对抗,将从被动的“被卡脖子”,转变为主动的“争夺枢纽”。而且,参与这种级别的政府招标,本身就是一种实力和地位的宣示。
两个地块的开发跟当下的实际情况结合了一下,何雨柱就有了决断。
小孩子才做选择,两边他都要。
总督的补偿,必须争取利益最大化,重点锁定葵涌,葵涌太大抢下一块就好了。
至于将军澳,既然现在无人问津,那正是“四海贸易”这类影子公司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低调收购,分散产权,秘密持有。
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风险?几乎为零。
只需要耐心和时间去孵化这颗“金蛋”。
思路捋顺了,何雨柱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阿浪那边,结果是秘书接的,阿浪跑工地了。
何雨柱挂断后,又打了阿浪的呼机(60年代就有了),这小子现在经常在外面跑打电话不一定能找到人,所以配了,其他几个人也有。
“铃铃铃”
“阿浪。”
“老板!有什么吩咐?”
“你来我这里一趟。”
“好,我马上过去。”
一个小时后,阿浪赶到了何雨柱的家,进了书房后。
“你先坐。”
“好,老板。”
“两件事。”
“第一,总督府承诺的‘补偿’,你去跟进。我们不要别的就要地,目标是葵涌集装箱码头招标地块,具体怎么谈,你把握分寸,底线是必须拿到一块地,靠不靠近九龙塘无所谓。还有我们不参与招标,既然是补偿那总要给优惠吧。记住,这不是纯商业谈判,要利用好舆论和总督在媒体前的承诺。”
“葵涌?!老板英明!我明白了,我回去后就组织人手去实地调研,准备好所有材料,就去拉上媒体一起去总督府工务司和地政总署。保证把声势造足,把补偿落到实处!”
“嗯。第二件事,也重要。”
“您说!”
“立刻开始对将军澳地区所有可用土地,特别是临海、水深条件好的地块的收购计划。动作可以不快,要保证不引起别人注意,尤其是怡和,不要用黄河实业,你下面的那些公司可以发挥发挥作用了。价格可以适当宽松,但产权必须清晰干净。这件事,只能交给最信任的人去做,出了问题我找你。”
“将军澳?”阿浪愣了一下,显然对这个偏远地方的价值有些不解。
“对,将军澳!”
“老板,这地方可不大好搞啊,尤其是那些种地的。”
“办法你自己想。”
“我们不是有别的地空着,能不能?”
“可以,但是你可别傻到跟人家一呎换一呎!”
“怎么可能,我多起几栋楼,用屋换啊,他们没地种租楼下店铺做生意咯。”
“不错,有长进。”
“老板,我也有难题需要你帮我解决啊!”
“说吧,你小子可是很少提困难的。”
“我缺人啊!”
“你不是招了不少人?”
“我缺高端的人才啊,就像您刚才交代的两件事情,如果有个人能分担一下,效率就快很多,不一定非要是我的下属,他要是足够厉害,我给他当下属也行。”
何雨柱微微蹙眉。
“我可没研究,一个在工务规划署工作的朋友,喝多了抱怨过几句。他说将军澳那片地方,看似荒凉偏僻,但水深条件好得惊人,只是碍于现在的技术限制和主要航运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一直没被重视开发。至于葵涌,你也知道,政府正大力推动集装箱运输,那里的招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何雨柱心中了然。
奥利安的朋友无意间透露的信息,印证了他模糊记忆中的价值点。
将军澳——未来的新市镇和重要工业/物流基地,尤其是那深水岸线的潜力,在1970年确实是被低估的宝藏。
而葵涌,作为未来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之一,此时的地价虽然已被炒起,但对比其长远价值和未来几十年带来的物流控制力,现在的投入绝对是超值的。
“眼光不错。”何雨柱赞了一句,“这位朋友,方便引荐一下吗?或许能多聊聊香江未来的规划方向。”
奥利安沉吟了一下:“人倒是没问题,不过…何,他跟我一样是个英国人,现在只是个中级职员,而且人很谨慎。我去帮你问问吧,他不一定愿意。”
“明白,不强求,我只不过觉得他的眼光真的不错,想认识一下,聊聊而已。”
“好!保持联系,万事小心。”奥利安叮嘱了一句,挂断了电话。
将军澳:这是长远布局的暗子。现在拿地成本低,开发压力小,可以秘密囤积,静待时机。深水岸线是未来的战略资源,无论是自建码头发展物流,还是作为与政府谈判的筹码,都价值巨大。更重要的是,那里远离当前的核心纷争区域(港岛、九龙),便于低调运作,不易引起怡和及其背后势力的过度警觉。
葵涌:这是切入当下香江经济命脉的关键跳板。集装箱运输代表着未来的贸易主流,控制一个码头的份额,就等于扼住了部分物流的咽喉。虽然竞争激烈,地价高昂,但这是阳谋,是摆在明面上的战场。拿下它,不仅能带来稳定丰厚的收益,更能极大地提升黄河集团在香江乃至东南亚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与怡和在码头物流上的对抗,将从被动的“被卡脖子”,转变为主动的“争夺枢纽”。而且,参与这种级别的政府招标,本身就是一种实力和地位的宣示。
两个地块的开发跟当下的实际情况结合了一下,何雨柱就有了决断。
小孩子才做选择,两边他都要。
总督的补偿,必须争取利益最大化,重点锁定葵涌,葵涌太大抢下一块就好了。
至于将军澳,既然现在无人问津,那正是“四海贸易”这类影子公司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低调收购,分散产权,秘密持有。
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风险?几乎为零。
只需要耐心和时间去孵化这颗“金蛋”。
思路捋顺了,何雨柱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阿浪那边,结果是秘书接的,阿浪跑工地了。
何雨柱挂断后,又打了阿浪的呼机(60年代就有了),这小子现在经常在外面跑打电话不一定能找到人,所以配了,其他几个人也有。
“铃铃铃”
“阿浪。”
“老板!有什么吩咐?”
“你来我这里一趟。”
“好,我马上过去。”
一个小时后,阿浪赶到了何雨柱的家,进了书房后。
“你先坐。”
“好,老板。”
“两件事。”
“第一,总督府承诺的‘补偿’,你去跟进。我们不要别的就要地,目标是葵涌集装箱码头招标地块,具体怎么谈,你把握分寸,底线是必须拿到一块地,靠不靠近九龙塘无所谓。还有我们不参与招标,既然是补偿那总要给优惠吧。记住,这不是纯商业谈判,要利用好舆论和总督在媒体前的承诺。”
“葵涌?!老板英明!我明白了,我回去后就组织人手去实地调研,准备好所有材料,就去拉上媒体一起去总督府工务司和地政总署。保证把声势造足,把补偿落到实处!”
“嗯。第二件事,也重要。”
“您说!”
“立刻开始对将军澳地区所有可用土地,特别是临海、水深条件好的地块的收购计划。动作可以不快,要保证不引起别人注意,尤其是怡和,不要用黄河实业,你下面的那些公司可以发挥发挥作用了。价格可以适当宽松,但产权必须清晰干净。这件事,只能交给最信任的人去做,出了问题我找你。”
“将军澳?”阿浪愣了一下,显然对这个偏远地方的价值有些不解。
“对,将军澳!”
“老板,这地方可不大好搞啊,尤其是那些种地的。”
“办法你自己想。”
“我们不是有别的地空着,能不能?”
“可以,但是你可别傻到跟人家一呎换一呎!”
“怎么可能,我多起几栋楼,用屋换啊,他们没地种租楼下店铺做生意咯。”
“不错,有长进。”
“老板,我也有难题需要你帮我解决啊!”
“说吧,你小子可是很少提困难的。”
“我缺人啊!”
“你不是招了不少人?”
“我缺高端的人才啊,就像您刚才交代的两件事情,如果有个人能分担一下,效率就快很多,不一定非要是我的下属,他要是足够厉害,我给他当下属也行。”
何雨柱微微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