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算术天才

第一百五十五章 算术天才(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这也并不怕对方派去三两个人手敷衍,都是关中的郡,低头不见抬头见,要互相帮助,人情往来都知道分寸。  

渭南郡也不会向内史郡要粮食,现在关中的人都知道,渭南是现在关中最富有的一个郡,渭南郡也看不上这么一点钱。  

吩咐完这些事,叔孙通就要开始今天的教书,作坊可以不开工,天寒地冻不影响教书。  

叔孙通要给三百个较为年长的少年人教书,他们以六十人为一班,每天轮流上课。  

这三百个少年人就是下一批就要东出的支教夫子。  

自这八百年的列国纷争以来,公子扶苏说过,这天下的书籍足够多了。  

按照公子扶苏的说法,现在需要将这些书籍收为己用,用纸张将这些书重新都写一遍,而后教给世人。  

用公子的话来说,书籍是固有的,教书的夫子是不一样的,比起书籍更在乎教书的夫子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要从孩子蒙学开始,就要给他们教授思想品德,树立更好的品德观。  

叔孙通知道,公子极其看重这方面,因此才会有老秦人的故事。  

今天这堂课所讲的是越王勾践的故事。  

这个故事叔孙通已讲了很多遍了,今天又讲了一遍。  

当听完课的孩子们都离开之后,又有人送来了书信,书信是从西北送来的。  

叔孙通最看重的一个弟子,也就是公子高。  

这一年来,公子高一直在编写史书。  

公子高希望用竹简与石刻来撰写史书,纸张是好用,但竹简与石刻能够更好的保存书籍。  

公子高是一个守旧的孩子,他依旧用小篆书写着。  

年复一年的教书,让叔孙通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讲课之前都要喝一碗茶水。  

皇帝去了骊山过冬,扶苏则要留在咸阳城内,继续主持着国事。  

闲暇之余,扶苏就想着造浑天仪。  

古人对星空思考有数千年了,浑天仪是人类天文历史上的最大的转折点。  

当年阴阳家邹衍用管子的残篇,《宙合》一篇,将天与地进行了阐述,当年齐国建设了观星台,有了七衡六间之说。  

扶苏想要将现在的天文理论扩展到日月与五大行星,再增加子午线。  

咸阳宫内保留着从齐国带来的玉衡组件,但扶苏不喜玉衡组件使用的烦琐计算过程。  

最好,还是想着用现在的青铜器,重新造一个浑天仪。  

北伐之后的第三年,今年过去的平静,按照公子扶苏施行的二十四节气,现在过了冬至,该是小寒。  

关中的气候依旧严寒,又下了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咸阳城。  

小公子衡坐在父亲身边,他的目光看着眼前的书,他还不识字,只知道这个是书,他的目光满是好奇,好奇为何父亲如此痴迷看书。  

放在扶苏面前的有两卷书,这两卷书分别是秦火算书,周髀算经。  

看了许久,扶苏揉着眉间放松着眼睛,张苍不需要借用浑天仪,只是用算数就算出了日转一度是三百六十五日,月行每一天,十三点一九度。  

而这在根据浑天仪算法的测算中,误差仅仅只有零点一度。  

对此,扶苏是知道答案的,自己可以从答案开始反推。  

可是对张苍来说,他不借用浑天仪这种运算工具,而是仅仅通过手中的笔的运算,就能将天文算到这种地步,其数学水平高得令人发指。  

这个张苍,真是一个不得了的天才。  

扶苏在一卷书的外封皮上写了两个字,这两字就是九章。  

扶苏最早看到九章这卷书时,那是在很多很多年前,那时的九章数学还够精进,它应该再完善一些。  

请:llskw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