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烽火1937 > 第33章 后退一步为家国

第33章 后退一步为家国(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仅仅就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电话线的两头连通着两种截然不同情绪的主体。  

刚爽了一波的孙毅和火烧眉毛的二连连长谷川宁。  

小日本子要冲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寻找了“各种理由”要求过界。  

从“要前往天津不愿绕行,希望我军放行”、“有相关政要需要借用车站过界迎接,希望我军配合”到此时此刻的无端枪响。  

频繁的闹事终于在今天彻底点燃了219团部里的每一个人,团长孙毅先是来回踱步,后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接过竹石清手里的电话向着那头大吼:“一步都不许退!”  

因伪军事件被喊出去了溜了两个空圈的三营长怀着一肚子的怨气回来正要发牢骚,就听见了关于“鬼子要冲卡”的只言片语,奔走的浑身是汗的三营长此刻也是脾气火爆,把刚刚解散的部队又喊了回来:  

“他妈的小日本子,三营全体集合,列队,目标丰台车站!今儿他妈的非弄死几个小鬼子不可!”  

挂了电话之后,孙毅抓起刚刚撂在桌上的盒子枪,一出团部三营已经全员做好了出发准备。  

“三营长!”孙毅似乎将所有的愤恨此刻全部倾注于这句号令,一时间声震左右。  

“到!”  

“即刻支援丰台车站!”  

“是!”  

竹石清跟在孙毅身侧,朝着丰台急行军而去,由于二连驻守车站,此时前往支援的三营仅仅只是两个连队的兵力,除了负责留守任务的团直属警卫排,219团可以算是倾巢而出。  

此刻的丰台车站笼罩在怪异的气氛之下,原本就剑拔弩张的双方此刻集齐了能调动的所有官兵,黑洞洞的枪口互相瞄准着,但又都关着保险。  

日军小队长挥舞着一把弯刀,站在站台的北端,嘴里骂骂咧咧地吆喝着南端的中国军队放行。  

二连长谷川宁亲自顶在了阵列的最前方,面容凝重的他死死地盯着对面的小队长,手里的驳壳枪直直地瞄着小队长的脑袋。  

丰台车站的特殊统辖属性导致了中日双方都无法利用这段铁路作任何军备和后勤上的运输,而四组铁轨并列的轨道区更像是一个鸿沟,划明了中日之间在华北的界限。  

这场对峙十分消耗双方的体力,盯了许久,两军眼睛都看的有些酸涩,正午的太阳垂直地落在每个兵士的帽檐之上,互相对视着的,是一个个冷峻的黑面。  

在僵持之下,对方并不愿给予谷川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让不让行,小队长一挥手,引着一队日本兵直接跳下半米高的站台,踏上铁轨沿线,向前跃了几步,下一刻就要翻上南侧平台。  

谷川宁的额间与后背已被汗水浸湿,紧绷的神经使得他近乎有些呼吸困难,面对日本人的无端挑衅,无论如何他都无法下达开枪的命令,眼前的日本人向站台僭越,犹如簇拥着的黄皮丧尸。  

孙毅下的命令是一步都不能退。  

谷川宁深吸一口气,率先一步踏至站边,抬起黑皮军靴就往准备翻上站台的鬼子肩背上踩了一脚,那鬼子当即疼的“嗷嗷”乱叫,攀登的身体随即失去了重心,朝后倒在了铁轨上,要不是身后的背包挡了一下,恐怕脊椎就要断在这了。  

“弟兄们,把鬼子赶下去!”  

谷川宁眼神坚毅,终于是下达了驱逐令,对面的鬼子小队长见状可谓是怒不可遏,当场变脸,亲自挥舞着长刀跳下车站,嘴里呜咧呜咧地唤着不许后退。  

日军的枪上挂着明晃晃的刺刀,对准台上的士兵腿就刺,很快就挑伤了好几个战士的小腿。  

在刺刀的挥舞下,二连战士开始后退,第一个鬼子已经翻了上来,其次便是第二个...第三个...  

谷川宁见事态控制不住,下令肉搏,自己率先一个箭步往前撞去,就把两个鬼子顶下了车站,其余战士纷纷效仿,硬生生凭借身躯又将闯上来的鬼子推了下去。  

双方拉锯之间,谷川宁和鬼子队长的底线试探也愈演愈烈。  

日本人动刀了,但谷川宁并不允许战士们真的用冷兵器打伤鬼子,以防落人口舌,但日军的挑衅越发猖狂,若是变本加厉,全线冲卡,南侧的站台是顶不出去的。  

“老谷!”  

一筹莫展之际,孙毅的声音从侧边的进口处传来,三营的其他官兵列队赶到。  

方文坚步子最快,冲上去一个飞踢就把一个日本兵蹬了下去,随即站住台口,吓得正在靠近的几个鬼子当即停下。  

“围起来,围起来!”孙毅双手一挥,上百名士兵一哄而散,齐刷刷将枪口对准了每一个鬼子,场面顿时陷入了寂静,缠斗的双方缓缓拉开了距离。  

鬼子队长并没有因为人数的悬殊收敛其跋扈的态度,嘴里呜咧半天也听不出在说什么,但一定是骂人的话。  

“他妈的叽叽咕咕什么呢。”孙毅持着驳壳枪的右手无语地蹭了蹭脑袋,“赶紧给我滚,滚回你们那边去,否则别怪我给你们吃枪子!”  

竹石清站在孙毅的斜后方,谷川宁的身边,这场闹剧被他尽收眼帘,不禁思量着明泉在出发之前关于平津地区态势的介绍。  

自己被派来二十九军正是因为日军在多地的挑衅行为的次数陡增,俨然已经形成了有规律、有组织的“行动计划”,有了九一八的前车之鉴,中方对此已经是敏感至极。  

频繁的挑衅隐藏着的终极目的就是开战。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