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五十九章 雍正新政带来的变化

第一百五十九章 雍正新政带来的变化(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年羹尧听后怔在了原地。  

过了一会儿后,他突然双手握拳,重重锤在了书案边沿。  

粗大的手指开始抖动个不停。  

接着,一颗汗珠,跌落在书案上,那道写给雍正,但半天都不知道如何落字的奏折上,且晕染了开来。  

他仿佛在这一刻,才知道,他面对的是一个怎样可怕而心机深沉的帝王!  

“杀人诛心?”  

年羹尧情不自禁地呵呵一笑。  

“他这是有多恨我?”  

年羹尧接着又问了一句。  

随后,年羹尧摇头:“我就没想到他会这么恨我!”  

说着。  

年羹尧惨笑了一下。  

他仿佛已经看见,百官逼皇帝杀他时,雍正暗地里得意一笑的样子。  

“年羹尧接旨!”  

这时,外面又来了钦差。  

年羹尧只得出门设案跪听。  

“为君难、为臣不易这话,曾于尔面谕过,尔竟丝毫不放心上,不知以爱养百姓之心,惟恐一夫不获其所,而尔负委任之恩,逞其凶残之性,草菅人命,毒害无辜,以致多人受尔酷刑残害而无命!”  

“著散秩大臣拉锡将尔锁拏回京,严究质审!”  

当拉锡念完这旨后,年羹尧没说什么,只老老实实地接了旨。  

因为,雍正在旨意里说的是事实,真拿他害民的事怪他,他也的确该死,而雍正要做出非常爱民的样子,他自然也不能说雍正没资格爱民。  

而接着,年羹尧在到达苏州时,江苏巡抚李卫见了他,且说:“年羹尧,我奉上谕来告诉你,你若有什么话,可通过我转奏,皇上不会再见你了。”  

“没什么可说的。”  

年羹尧回答后就转身离开了,他的确什么都不想说了,无论是求饶,还是表功,或者说,表达愤恨,对他而言都没有意义。  

入秋后。  

雨突然就下的频繁了,凉意也从红叶黄花中浸透出来。  

因天气变得凉爽,已虚岁十五的弘历在七月的时候,得了一个任务,出京巡视河道修葺工程。  

弘历清楚,雍正突然安排他这个任务,既是想让他看看因为摊丁入亩新政导致增加的大量逃佃百姓,在以修河为名的以工代赈中到底过的如何,也是因为他要准备处死年羹尧,所以他这个四阿哥就不适合待在京师。  

总之,只要四阿哥出京,朝中必有权贵被诛。  

弘历来的地方是京郊永定河段。  

永定河是一条喜怒不定的河,经常变换河道,常有“小黄河”之称,所以需要经常修理。  

雍正要以工代赈,消弭摊丁入亩新政带来的副作用,那第一个要进行以工代赈的工程,自然就会是永定河。  

因为他离京师太近了!  

而且,许多皇庄、王庄、旗田都在这里。  

弘历自己被赏的几处王庄也都在这一带。  

铜钱是个好东西。  

他比铁稀有易加工,又不如金银贵重。  

当雍正拨下大量铜钱作为治河河工工钱时,官吏们克扣难度大量增加,就算扛一大包铜钱回去,也值不了几两银子,还更容易被发现。  

甚至,还不如发实物粮食好克扣,因为粮食可以借口发霉虫蛀报损耗,而从中克扣。  

许多地方官贪墨常平仓的粮食,就是用这种手段,以粮食发霉为名,低价卖给与自己勾结好的商人,而从中赚取差价。  

当然!  

雍正朝的官吏也不敢太贪,毕竟老四爷查到贪污是真抄家砍头,主打的一个“刻薄寡恩”,敢在雍正朝大肆克扣,那纯粹就是百岁老人吃砒霜——嫌命长。  

所以,弘历能够看见,从宛平城到永定河西岸的长辛店,这一段六七里的沿河地带,多了不少商铺与摊贩点。  

有疏浚河道与巩固堤坝的河工,刚从官府手里拿到铜钱,就转身进了沿河开设的暗窑与赌场里,也有稍微节俭点的,去了茶楼,只叫了一点茴香豆,喝着大碗茶,听着说书人讲话本,而以作歇息。  

“且说,曹操急了,命曹洪、徐晃带一万兵兵发潼关…”  

弘历也看得出来,不少商贩在这里应该是赚了不少铜钱钱。  

有沿街开铺子的当地商贩,就正吃着咸菜滚豆腐,听着不远处茶楼传来的讲书声,悠哉乐哉的晃着脑袋。  

可谓是过着皇帝老子不及吾的生活。  

“这么多人聚集于此,粮价怎么样?”  

弘历也因此担心起了当地的粮食够不够,问着来见他的直隶总督蔡珽。  

原直隶总督李维钧因为是年羹尧同党已经被锁拿进京,所以原四川巡抚蔡珽成了新的直隶总督。  

蔡珽回答说:“奴才以水灾修河为名,请旨直接截留漕米转售,以压民间抬价粮商,故现米价还维持在一斤十二文左右,比丰年涨了两文。”  

蔡珽是汉军正白旗人,所以在弘历面前以奴才自称,以示自己与皇家的关系比一般汉人要更近。  

弘历点了点头,心想这蔡珽也算是能吏,知道截留漕米、平抑粮价,做事倒是不死板。  

据他所知,汉军旗的能人不少,如现已身陷囹圄的年羹尧,这与顺治朝就开始设立八旗官学有关。  

可以说,满清从入主中原开始,就没打算像蒙元一样整包税制,把基层统治权下放,而是一直在为提高自己的统治力,而培养自己的人才。  

“修河工程完成后,这么多逃佃百姓,你打算怎么处理?”  

弘历又问起蔡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