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快去请齐爱卿来

第三百二十一章 快去请齐爱卿来(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都要狂放许多。  

道院经历部刊载于报纸上的“天气预测”得到了证实,这于经历部弟子而言,是“大数据”技术的一次成功应验。  

而于京都百姓而言,却不那么美妙了。  

清晨。  

鬓角斑白,面容和蔼的太傅准时起床,依次穿戴了冬衣,戴上棉帽,推开屋门,皱了皱眉,发现门外积雪竟有一尺厚。  

这时候,雪停了,太阳升起,银装素裹的院子金灿灿的,一股寒风贴着地面卷过,扬起一股雪沫。  

太傅打了个寒战,呵出一口气,瞬间凝成白雾。  

“又下雪了。”老人眉头蹙起,关上了门扇,扭头看了眼孙女的房间,并未招呼她,而是自去杂物房取了一根扫帚,仔仔细细,清扫起来。  

先将门廊下的台阶扫干净,然后清出一条通往院门的路。  

做完这些,他出了院门,走出了巷子,发现隔壁的六角巷中,已经是车水马龙,摊贩们自扫门前雪,行人踩过路面,地上便化成了泥浆。  

“叮铃铃。”街上行走的马车,发出清脆的铜铃声。  

老人熟门熟路地去了早点铺子,发现今日的人少了许多,铺子老板早给他备好了吃食:“给您留了,在这吃,还是拿走。”  

太傅说道:“在这吃,再准备一份等下带走。”  

“好勒,不过今儿涨了些市价。”摊主提醒了句,云老先生自然不缺这点饭钱,但他得说清楚。  

吃食涨价了?太傅沉吟了下:“木柴贵了?”  

摊主点头,叹了口气,说道:  

“今年冬天雪下的早,又猛,近日城内木炭柴禾都在涨价,我这多亏看了报纸,提前备了一些,但这小摊能存多少?  

本就是挣个辛苦钱,街坊们觉得贵了,客人都少了好些,咱们这还是好的,在外城里,也是繁华地段,东城那边更惨,怕是都不怎么开火了…”  

许是客人少,亦或者,存了“反映情况”的心思,摊主今日格外啰嗦。  

太傅坐在凳子上,没吭声。  

吃过早餐,他将包子、油条、鸡蛋用纸包着,塞入怀中,迈步往回走。  

经过六角书屋时候,他走了进去:“今儿的报纸出来没。”  

伙计忙堆笑:“刚从书坊送过来。”  

说着,递过来一份,云老先生接了,直接翻到“市价”一栏。  

上头是最近的城中柴米油盐的价格,只瞥了一眼,老人便是眉头一跳,深深叹了口气,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个冬天,难过了。”  

皇城,午门外。  

天还没亮的时候,宫中的太监们便将上朝的路清扫了一遍。  

只是广场太大,大部分地方,还是覆盖着冰雪,从高处俯瞰,屋门通往金銮殿的路,像是一条笔直、漆黑的缎带。  

入冬后,皇帝体恤朝中大臣,将上朝的时辰往后推了许多。  

毕竟很多重臣都一把年纪,夏日还折腾的起,这天寒地冻的,搞不好直接归西…  

当然,也有皇帝本人不想起早的缘故,甚至连朝会的频率,都明显减低。  

只是昨日宫中朝各大衙门发令,今早朝会,务必出席,这让衮衮诸公们,都意识到,有大事发生。  

“杜司首。”当身穿一袭黑红锦袍,气势如刀的杜元春抵达广场时,穿青袍的御史李琦朝他打了个招呼。  

毕竟是老合作伙伴了,另外,随着时间推移,当初齐平与都察院的矛盾,也日趋缓和。  

都察院的官员们,正试图与镇抚司衙门修复关系。  

“李御史。”杜元春颔首回应。  

李琦走了过来,虽然穿着加厚的棉袍,但因为来的早了些,这时候仍旧冻的脸色发红,双手极没有风度地插在袖子里,活脱脱老农一般:  

“每到这时候,我都羡慕你们这帮修士,寒暑不侵,这隆冬时节,也不见冷。”  

杜元春笑笑,知道是寒暄话语。  

果然,二人说了几句废话,李琦忽地道:“听闻北方雪灾,今日上朝,可是为这事?”  

杜元春说道:“我哪里知道。”  

李琦翻了个白眼,心说镇抚司密谍遍布九州,才不信伱,叹息道:  

“夏天南方发了水,好不容易熬了过来,这冬日又大雪,国库才缓过来一口气,怕是又要救灾。皇陵出事,夏侯元庆又反了,前不久听闻,齐大人在越州建功,吴家也…你说今年是怎么了,这般不安生。”  

杜元春沉默,并没有接话,这一年发生的变故,的确太多,只是身为“孤臣”,他不好对此发表议论。  

以防被外人听了,拿来攻讦于他。  

这一年来…自己也“圆滑”了…他心中自嘲一笑。  

“时辰已到!”  

这时候,钟响,礼仪太监喊话,二人分开,各自依照次序入殿。  

金銮殿上。  

皇帝坐在龙椅上,一身黄袍,脸色凝重的扫过诸公。  

“入冬以来,降雪频发,中州、北境皆遭寒灾,民间乏碳,其价甚贵,百姓无碳过活,更有灾民南下,形势危急,”皇帝沉声道:  

“诸位有何良策?”  

果然!  

殿内,一名名大臣心中一沉,对于今日朝会议题,早有预料。  

毕竟多日降雪,寒灾已现,都不是瞎子,心中也各有盘算。  

“陛下,既有灾情,须及早补救,迟恐酿成大祸,臣以为,当立即出钱粮赈灾,以免事态扩大。”一名礼部官员跳出,大声道。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