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 第二百三十四章 齐平: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第二百三十四章 齐平: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什么?”朱红大门口,齐平怀疑自己听差了,他求证一般问道:“殿下让我进去?”  

侍卫委婉道:“不让。”  

齐平茫然,困惑不解,想了想,又问道:“是不方便?有客人?”  

侍卫摇头:“没有,就是不见。”  

“…”齐平沉默,抓耳挠腮想不通道理,想追问,侍卫做出送客的动作,他只好一头雾水地离开。  

女人心海底针…总不会是月事来了,所以心情不好吧…齐平想不通,无奈扭头朝东宫方向赶去。  

华清宫,书房内。  

穿着素白宫裙,眸如秋水含烟的长公主坐在桌旁,翻看着一册书籍。  

这时候,外头女官走到门口,轻声道:“齐大人走了。”  

“恩。”长公主淡淡道,仿佛并不在意,过了几息,才状若随意道:“出宫了?”  

女官答:“没。朝东宫方向去了。”  

长公主点头,知道对方领了新的差事,说道:  

“陛下敢给,他还真敢接,这般独自一人去东宫,免不了被那些大儒刁难。  

东宫讲读官都是科举走出来的读书人,个顶个的高傲,知晓他一个没科举过的武官要给太子授课,大概要气死。”  

女官笑了下,说:“殿下知道这一茬,怎么没提醒齐大人?”  

长公主手捧书卷,淡淡道:“提醒他作甚。”  

说着,挥了挥手,女官躬身退下,知道殿下专心看书时,不喜欢身边有人。  

可是她想着,殿下捧了这么久的书,怎么也都没翻一页。  

果然,等人走了,永宁丢下书卷,拉开抽屉,瞥见那一颗散发璀璨光芒的星珠,她捏起,随手朝院子里丢去。  

然后继续捧起书卷看了起来。  

却怎么都读不进去。  

过了好一会,又起身捡了回来。  

所谓“东宫”,自然不是名字即是这个,而是一整片为太子配备的官署衙门。  

齐平身为“东宫讲读”,隶属于“詹事府”下。  

所谓詹事府,也即照顾太子一应生活所需的内务衙门,当他抵达詹事府,通报后。  

很快的,有一名年轻官员迎出来,笑道:  

“齐大人,您来的倒是早。  

齐平笑道:“陛下有命,不敢怠慢,本官初次来这里,不知该如何授课?”  

年轻官员道:  

“太子授课在文华堂那边,教授文学的先生也在附近,我带您先认认门,之后便是与那边先生商议,安排时间。”  

齐平很客气:“有劳了。”  

两人说着话,朝文华堂方向走去,路上,年轻官员为他简单讲解了下这边规矩。  

齐平认真听着,全当长见识了。  

在凉国,太子名义上的老师是“东宫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  

辅助官为少师、少傅、少保,正二品。  

不过这些大多沦为虚衔了,属于荣誉称号,顶多偶尔来一次。  

具体的教学任务还是压在讲读官身上。  

而这些人,也几乎都是名儒,正统的读书人,相比之下,齐平就是个另类…奇葩,丢进去格格不入。  

齐平觉得,这也是皇帝对他的授课要求格外宽松的原因之一。  

不多时,两人走入一座大院。  

山石草木,亭台楼阁应有尽有,环境清幽,还有一泓清泉,颇为雅致。  

院落中,有一排静室,秋风袭来,翠竹摇曳,隐约可见房屋中人影。  

“这里头,便是讲读先生们所在了,您的事已提早告知过了,我便不送了。”年轻官员道。  

这是让我自己问嘛,怎么感觉你要溜…齐平想着,微笑颔首:  

“多谢。”  

等人走了,齐平才迈步沿着长廊向前,来到了门口位置,发现门半开着,他克制住敲门的冲动,一眼扫过去。  

屋内有五名先生,最年轻的一个估计都奔着五六十岁去了…都是穿着文士袍服的老学究,胡子一把长,一人有一张桌子,散落摆放。  

周围有些书架,书柜之类,墙上垂着字画。  

倒是与上辈子学校里的老师办公室也没啥区别。  

“咳,晚辈齐平,是陛下新任的讲读官,见过各位先生。”齐平姿态放的很低。  

虽然大家都是讲读官,但他实在太年轻。  

闻言,几位老先生抬头望来,脸上没什么笑容,其中四个只扫了一眼,便垂下头去。  

只有一个看起来地位稍高一点讲读官淡淡道:  

“知道了。”  

好冷淡啊…齐平想着,看向那开口的一人:  

“敢问先生,晚辈坐哪?何时能见太子?”  

置奇差,几乎处于房屋死角,上头还摆放着不少杂物,凌乱不堪:  

“坐那吧,太子在读书,你等着便是。”  

齐平抿了下嘴唇,笑道:“多谢。”  

说着,他便迈步走过去,撸起袖子,认真地将笔墨书卷等杂物一点点收拾好,放在架子上,又找来抹布,擦干净桌椅。  

整个过程一丝不苟。  

房间里五名先生低头忙碌,却也是偷眼看着他,见这少年一声不吭,闷头打扫,彼此对视一眼,神情微异。  

对于齐平这位新讲读,他们无疑是不喜的,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出身。  

帝国规矩,太子讲读从来都是正统科举读书人,而且还要是优中选优,一甲进士打底,状元都不算什么,这里存在着明显的鄙视链。  

而齐平这个新讲读,就太过分了,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