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 第一百七十七章 风靡京都的报纸

第一百七十七章 风靡京都的报纸(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信的确是从雍州发来的,准确来说,是在两州交界处。  

商队遇袭后,巡抚队伍善后,余庆通过驿站,传回京都的情报。  

所写的,除了见闻,便是齐平从那个山匪头目口中获知的信息。  

“各州府山匪横行,是有神秘江湖势力在背后搞鬼…扶持传授一个匪徒头目,某种激发气血的秘术…从而劫掠敛财…  

此秘术,与不老林的秘法有些许相似,却又并不相同…”  

捏着信函,杜元春有些惊讶。  

方才,他还在头疼此事,不想,齐平西北路上,竟也能查到线索,倒真是比养在江湖的密谍还强…  

可惜,如此人才,衙门里只有一个。  

除此之外,都是如李桐这般让自己无话可说的选手。  

“不老林…果然还是他们。”杜元春将信纸攥成一团,脸色难看。  

从打皇陵案后,他遵循皇命,愈发加强对这江湖势力的探查,如今对方这般反应,倒更像是一种“报复”。  

不…只是报复吗?还是真的需要钱财?杜元春陷入沉思。  

院子里安静下来,李桐标枪一般,杵了好一阵,见老大不说话,蹙眉道:  

“那我走?”  

杜元春方回神,烦躁道:“去吧。”  

李桐扭头走了。  

杜元春叹气,对于这个“惜字如金”、“性情耿直”的部下,也没办法,这时候,才注意到,已经到了正午。  

起身,朝衙门里饭堂走,准备用餐。  

司首有专门的小灶,但偶尔,也会与民同乐。  

走到饭堂,他突然发现,一大群锦衣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很兴奋的样子。  

杜元春好奇,迈步走近,清咳一声:“何事聚集?”  

众锦衣扭头,大惊,忙整齐拱手:“卑职见过司首!”  

杜元春点头,旋即,注意到了,人群中心,似乎是桌上的一张刻印着密集文字的,告示般大的白纸:  

“这是何物。”  

一名百户献宝般呈上:  

“大人,此物名为‘报纸’,乃是今早,城中六角书屋分铺新出的货品。  

最新的红楼,便是刊印在这报纸之上,还有许多新鲜趣闻,价格低廉,只要几文。  

据说,此物乃是齐校尉的手笔,我等正在聊这个。”  

报纸?  

杜元春一怔,接过打量,入眼处,是极醒目的《京都晨报》四字,底下,乃是对此物的简介,以及每周固定售卖时间。  

头版,是一篇开刊词,洋洋洒洒,竟是篇锦绣文章,落款果真为齐平。  

右侧…是朝廷张贴的布告内容,汇总刊印,名曰“时政要闻”。  

左侧,竟是城中近来热议的一桩风月趣谈,线索梳理,写的清楚明白,便是所谓的“京都新闻”了。  

翻开,副页,则是一个个专栏,内容各异,有实用的家庭小妙招,科举备考新书推荐,诗文刊载,文人评论…等等。  

第三版,则是最新一章的红楼,占了两三千字。  

“此物…”杜元愣住,觉得,好生新鲜。  

书院。  

艳阳高照,青坪上,书院学子们专心上课。  

雀斑女孩一副乖巧的的姿态,坐在蒲团上,混在同窗中间,耳畔是教习先生的声音,心思,却不在课上。  

只是悄悄,望着不远处,小山坡上,躺倒,四仰八叉正在晒太阳的橘猫。  

猫镇守白色的肚皮敞开,整个猫当真如人一般,舒展着,时不时,还会翻个面…  

好萌好可爱…雀斑女孩一颗心都快融化了。  

“啪!”竹子教鞭,抽打空气的声音,教习先生瞥了她一眼:  

“进学唯专,须定心凝神,方有收获。”  

女孩缩了下脖子,垂头挨训。  

忽然,王教习领着一群被拉去帮忙的学子,从山下走来,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捆开张颇大的“书籍”。  

吸引了众人目光。  

“咦,故纸楼又买书了么?今天并非每月采购的日子吧。”元周道。  

“不像,哪里有这般模样的‘书籍’?倒像是卷子…不好,莫非是要考试,这般多的试卷…”一名学子脸色发白。  

“胡说,上头写满了字的,怎会是考试答卷?”  

议论声中,上课的教习先生手持戒尺,好奇道:“这是何物。”  

王教习驻足,解释说:  

“是六先生从六角书屋订阅的‘报纸’,唔,不算书籍,但又有刊载之效,倒也说不清是个什么,反正是那齐平鼓捣出来的。”  

齐平搞的?  

学子们惊讶,前不久,故纸楼中,三先生大改布局,引入了一系列的新鲜手法。  

什么标签分类、书单推荐、借阅排行之类,便曾引起过学子热议,得知,是齐平的建议。  

反正都是些有趣是事物,当即,有胆大的学子,拿来一份,阅读起来,啧啧称奇:  

“有趣…果真没见过…齐师弟奇思妙想。”  

“咦,这里,怎的还有六先生的文章?”忽而,一人惊呼。  

众学子看去,果然发现,报纸专栏上,有大大的一块,乃是一篇“诗评”。  

洋洋洒洒,从各方面解析《竹石居赠吾师席帘》一诗,还格外提及,此诗“典故”…  

至于署名,果真便是“席帘”二字。  

“先生脸皮真…”一名学子没忍住,小声逼逼。  

心想,哪有自我吹捧的道理,还刊载出来,凑不要脸。  

忽然,大风起兮,草叶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