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统治京都诗坛的一天

第一百二十二章 统治京都诗坛的一天(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夜色渐深,桃川河,主楼船上,诗会气氛推向高潮。  

歌舞声中,一份份诗词经由小厮传递,在诸多文坛评委间流转,众人交头接耳,品评议论。  

时而,有人起身,抑扬顿挫,朗诵一番,引得满堂彩。  

按照往年的经验,这个时候,憋了一年的才子们,大多已将佳作抛出,再往后,虽然诗会还会持续到后半夜。  

但文坛的诸多重量级人物,年岁大多不小,熬不得夜,故而,该发的,这时候大概都发表了。  

“今年诗会,比较去岁,水准有所提升,看来,也是得了新式刻印法的力,京都文风渐盛,好事一桩啊。”  

身披华袍,俊朗的景亲王笑道。  

“陛下推广此法,乃万民之福。”很快,引得一众文人吹捧。  

“时候不早了,诸位当品评诗魁,呵呵,若是拖的太晚,回家少不得被儿孙唠叨。”一名长者笑呵呵说。  

引得哄笑。  

高平策旗帜鲜明,仍旧推举楮知行的桃花诗。  

其余大儒,也各自提名了几首,凑了几份上佳的,若无意外,今日的魁首,便出自其中了。  

“六先生,你中意哪首?”一人看向席帘。  

后者精神烨烨,毫无倦色,却是有些心不在焉,事实上,不少人都注意到了这点。  

席帘此人,最好诗词,按照大家往日印象,今日必当是最活跃的,可不知为何,今日的六先生,始终不在状态。  

“那金风楼,似乎呈送的诗词不多。”席帘忽然说。  

众人一怔,一人笑道:  

“的确。老夫记得,去岁诗会,金风楼出了几首好的,今年嘛…大抵是因那花魁的缘故,少了些助力。”  

“是了,若是没记错,今年,倒是那怡情院最好。”又一人说。  

六大青楼缘何参加盛会?  

一来是礼部命令,二来,也是扬名的机会,若是诗魁出自哪家,其名声,自然大噪。  

座中,羽扇纶巾的高平策隐隐有些不安,催促道:  

“诸位快些评选吧。”  

然而就在这时候,不远处,金风楼船上,忽而有些骚乱。  

两艘船,本身相距也不远,加上灯火璀璨,隐约可见,船上侍女张贴什么。  

船舱里,参与诗会的读书人们走上甲板,围拢惊呼,引为奇观。  

“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有大儒好奇。  

接着,便见一艘艘小船,自那边驶来,青衣小厮挥舞纸张,靠近主船。  

“唔,看来是出了好诗。”国子监老祭酒袁梅笑道。  

伸手,接过了那呈送来的诗词,低头看去,心中想着,该如何评点几句。  

片刻后,却竟口中低喃,皱起眉头,引得众人乃至于舞女那边都望过来。  

“袁祭酒,此文如何?莫要卖关子。”旁边有人催促。  

身为国子监祭酒,袁梅的学问自然不俗,闻言抬起头来,略一停顿,瞥了面带笑容,一副世外高人的席帘一眼,笑了起来:  

“这首嘛…竟也是占了桃花诗题的。”  

说着,老祭酒起身,手捧纸张,轻声念诵: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老祭酒吟诵时,座中,便已经安静了下来,待短短四句念完,却无人说话了。  

前后四句,描绘了两个场景,彼此映照,却生出无限的怅惘来。  

尤其,是那简单文字里,蕴含的意境,去年今日,桃花依旧盛开,而那令诗人心心念念的“人面”,却已不知何处去了。  

“好诗…”一名大儒眸子亮起:“好诗啊,方才我等还说,金风楼表现平庸,这便奇峰突起,冒出一首。”  

“妙啊,此诗自然浑成,清澈醇美,回味无穷。倒是比那楮知行的,要高出一大截来。”又一名文人赞叹,问道:  

“是何人所做?”  

袁梅笑着将纸张递给他,后者一扫,惊讶道:“齐平…”  

是那个校尉…书院弟子…众人立即醒悟。  

看向微笑不语的席帘,心中大骂,原来在这等着。  

“呵呵,此桃花诗一出,诗魁之位,却是不好说了。”景王笑道。  

高平策闻言,坐不住了,正要出言,忽而,便见又一名小厮奔来:“金风楼齐公子新作…”  

报错了?  

袁梅挥手道:“我等已看过了。勿要重复呈送。”  

小厮却喘着气:“是新的!新的!”  

还有一首?  

席帘再无淡定,手一招,捞入纸张,吟诵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咦,是首咏春的,但也沾了句桃花。  

水准一如既往的高超,高平策噎住,有这两首,诗魁之位,怕是…  

“金风楼齐公子新作…”这时,又有来报。  

最近的儒生眼疾手快,一把抢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唔,这首…倒是与今夜情景吻合了,恩,准确来说,是诗会结束后的戏码。  

梅开三度,绝杀!  

然而没等众人回过神,第四个又来报,这下,袁梅终于忍不住了,一把拉住那小厮,问道:  

“那齐平,究竟作了几首?怎竟接二连三?”  

后者神情兴奋,道:  

“回大人,好多,好多呢,整个金风楼船,都挂满了,怕是有一百余首,皆乃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