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美食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 第158章 笔削春秋,辨真画符

第158章 笔削春秋,辨真画符(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人脸上,出现了食物词条?  

这是何等惊悚之事!  

陈叙耳听着刘西一声声如泣如诉的讲述,一边定睛去看他脸上的词条:  

千丝假面,药蛊入体,吞噬真脸,而后吐丝织成假面。  

此物活体剥下,炙煅后焚成灰烬,生灵服食将达成言不由衷效果。学会谎言,习惯谎言。  

真是稀奇古怪的词条。  

陈叙顿时心有所思,谎言?  

他一边回想刘西此前讲述。  

又听刘西语带哭腔道:“那夜下了场大雨,雨水将掩埋我的新土给冲开大半。  

我凭着一腔怨愤与不甘敲开了那薄棺的盖子,从棺材里艰难爬了出来。  

你们问我为何不在当地报官,我告诉你们,我报官了啊!  

我岂有不报官之理?  

可是,当官府将我那狠心的义子与恶妻一并传唤到公堂时,他们却一口咬定我不是我!  

对,我不是我…可我如果不是我,我又成了谁?”  

他开始颠三倒四,犹如疯癫乱语。  

正当众人听得稀里糊涂,甚至有人急道:“什么叫你不是你?你莫不是发了癔症罢?”  

刘西忽然手一颤,他高举的手臂向下落了三分。  

那一枚奇异的古砚迎着阳光烟气渐浓,刘西晃了晃脑袋,忽然怒声道:  

“谁发癔症?我没有!我真是刘西,我只是…我只是被换了张脸!”  

他又哭起来道:“我只是被换了张脸啊,我没有了我原来的脸。我虽是从棺材里爬了出来,可整个广德县,却无一人认得我。  

他们不承认我是刘西,还给我扣上了一个私挖他人坟墓的罪名。  

那贼子反而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反制我,他拿着我的染坊、我的钱财,雇佣了一帮闲汉四处追我。  

将我追得逃出了广德县,将我追得无处可去,求告无门。  

我当真是没有办法了,听闻栖鹤山盛会,这才拼了最后一番力气,特来相求。  

听闻诸位都是大德高才,求诸位救一救小人罢。呜呜呜…”  

他最后哭得伏在地上,手上的砚台也半靠草地,映着天上的阳光荡漾出一片云雾般的烟气。  

有人反应过来,顿时发出惊呼:“古砚,这古砚又生变化了。怎会如此?此人只是诉苦求解,为何古砚也会有变?”  

惊呼声起时,一道道视线纷纷投向那蒸腾的烟气。  

只见烟气如水墨流动,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逐渐形成了山水一般的虚影纹路。  

周拙不由低声道:“山水虚影又现,竟与此前韦松以真气激发时极为相似。莫非,此人误打误撞,才是真正碰到了古砚谜题解开的方向?”  

眼看山水波纹逐渐清晰,那纹路却流淌着,又第二次变化形态。  

这一次,但见所有山川虚影尽数在阳光下流淌融化。  

而后,化作了一轮升高的圆环。  

圆环映照日光,高高悬停在刘西头顶,便好似是一颗缩小版的太阳,恰于此刻将光芒笼罩刘西。  

刘西也呆了,他手捧古砚,跪在地上仰起头看着上方高悬的圆环。  

愣愣说:“这、这又是什么?”  

他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在场所有人也都看得一头雾水。  

忽然,人群中有一年轻人惊呼道:“你们再瞧,这圆环上有纹路,我知道了,古砚谜题,必然便在这纹路之上!”  

“好生奇怪,圆环上的纹路为何如此扭曲?  

明明前后相连,却又总是互相偏离,看得久了我居然觉得眼晕…”  

周拙也觉得眼晕,他睁大眼睛,调动丹田中一口气息,想要催动目力仔细看清那些纹路的衔接方向。  

他总觉得,自己若是能够理清楚这些纹路的衔接原理,或许就能解开此古砚谜题。  

周拙终究也是一时一地之天才,虽然他口口声声谦逊说自己不擅解谜。在同辈学子拿陈叙与他相比时,他也主动自谦,退步相和。  

但既是年少成名,又自来超卓出众,周拙又岂能没有自己的骄傲?  

他当真不想超越陈叙吗?  

不,他想!  

“山川地理…”周拙口中喃喃道,“此图似与鲁班书中某些纹样十分相似,又以山水解形。  

我修炼时神思静定,冥想天地之际偶尔似曾于梦中见过同类纹样。  

我原以为那不过是我修炼过度,神思错乱,原来不是…  

这、这些纹路中究竟蕴含有怎样的秘密?”  

他不由自主站起了身,心潮涌动,情绪激越。  

周拙有种预感,只要自己能够解开此时圆环纹路中的秘密,自己的养气修为必能突飞猛进。  

读书可以开辟文海,而养气却能延年益寿,更甚至是从另一种层面碰触到天地道意。  

陈叙《侠客行》中的那位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而他周拙若能于此时此刻领悟那古砚中奇异纹路的秘密,日后又何尝不能“千里不留行”?  

周拙丹田中真气运转越来越疾速,大脑同时在飞速转动,脸上有腾腾热气冒出,面颊开始泛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一颗颗往下滴落。  

他已完全沉浸在此时古砚密文的解析中,未曾注意到在场与他情况相近的,此时还有十数人。  

而这十数人,无不是云江府中一等一的杰出人物。  

譬如崔云麒,就在古砚上方烟气升腾、凝成圆环与密文时,那一刻他的反应其实比起周拙还要更激动。  

崔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