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够狠(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有冤的报冤。”
有了三人的榜样,大家心中的顾虑少了许多,不少人想要报仇。
然而却都忌惮的看了看周围的明军。
张麟欣全程看着陈兆云的操作,眼睛里充满了欣赏。
这个少年别看年龄不大,人是真聪明。
拉着大家一起下水,那就是族老逼反了所有人。
他不但不用背负罪名,还能落个快意恩仇的名声。
关键是,他那一句朝廷来解救大家了。
既解释了明军攻打陈家堡的原因,也帮明军正了名。
如今陈家堡大部分百姓,都认为明军此举是正义的,是在解救他们。
那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这个行为都会变得充满正义。
虽然有没有正义名分都无所谓,但谁都希望名正言顺不是吗。
真是没想到,这最底层竟然还能培养出如此灵性的人才。
这一刻张麟不禁生出了爱才之心。
之后他下令全军后撤,将舞台留给陈氏百姓自己选择。
然后陈家堡所有族长、族老,全部被底层百姓处死。
类似的事情,在岭南地区普遍展开。
在廖永忠的全力打击下,坞堡体系彻底瓦解,大批宗族势力被连根拔起。
而在江南其他地区,则是围绕倒卖皇城建材案为中心,对豪强势力展开了打击。
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有超过两百多豪族被抄家。
此事引起的震动是非常巨大的。
但因为朝廷占据着大义名分,大家最多也就是觉得手段太狠,反对的声音倒并不是很大。
很快各种案卷信息汇总到应天。
朱樉作为锦衣卫此案的实际负责人,自然是能接触到全面材料的。
他能看到,也就意味着马钰也能看到。
只看查抄出的钱粮,就让他对豪族的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元末乱世饿死那么多人,可这些豪族每一家都藏有数万斤粮食。
其他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名下拥有的土地动辄数百顷,上千顷的都不在少数。
“看吧,元末饿死人不是粮食总量不够,而是分配端出了问题。”
“事实上除了东汉末年这种极端天气,历朝历代饿死人,都不是粮食总量不够,而是分配出了问题。”
“这一点,大明要引以为戒啊。”
朱樉摆摆手,不在意的道:“这事儿你别和我说,我懒得操那个心。”
“哎,只能看卷宗,不能亲自去抄家,太不爽了。”
马钰很是无奈,这小子越来越惫懒了。
继续看卷宗,当他看到陈氏信息的时候,心中也不禁长叹一声。
恐怕此时的人,还不知道这个陈氏意味着什么。
就这么说吧,二十一世纪初全国姓陈的有五千五百万人左右。
其中一千多万,都出自那个陈氏。
也就是说,五个姓陈的就有一个出自那一家。
什么南张北孔,和这个家族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说他是中国家族之冠一点都不夸张。
事实上,从北宋开始,朝廷就有意的分拆这个家族,只是越拆他们就越强大。
从一支演变成了好几百支。
马钰觉得,大明也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拆。
而且还得想个更好的拆分办法,将他们真正的拆分开来,而不是形式上的拆。
具体怎么做,目前他还没有头绪,等后面再说吧。
继续往下看,他又发现了一个感兴趣的地方。
仔细翻阅之后,对朱樉说道:“这个叫陈兆云的是个人才,你不妨将他弄过来,咱们亲自考察一下。”
朱樉接过卷子翻看了一下,也有些惊讶的道:
“这小子,够狠也够聪明,不错不错。”
“回头我就写信给张麟,把他要过来。”
有了三人的榜样,大家心中的顾虑少了许多,不少人想要报仇。
然而却都忌惮的看了看周围的明军。
张麟欣全程看着陈兆云的操作,眼睛里充满了欣赏。
这个少年别看年龄不大,人是真聪明。
拉着大家一起下水,那就是族老逼反了所有人。
他不但不用背负罪名,还能落个快意恩仇的名声。
关键是,他那一句朝廷来解救大家了。
既解释了明军攻打陈家堡的原因,也帮明军正了名。
如今陈家堡大部分百姓,都认为明军此举是正义的,是在解救他们。
那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这个行为都会变得充满正义。
虽然有没有正义名分都无所谓,但谁都希望名正言顺不是吗。
真是没想到,这最底层竟然还能培养出如此灵性的人才。
这一刻张麟不禁生出了爱才之心。
之后他下令全军后撤,将舞台留给陈氏百姓自己选择。
然后陈家堡所有族长、族老,全部被底层百姓处死。
类似的事情,在岭南地区普遍展开。
在廖永忠的全力打击下,坞堡体系彻底瓦解,大批宗族势力被连根拔起。
而在江南其他地区,则是围绕倒卖皇城建材案为中心,对豪强势力展开了打击。
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有超过两百多豪族被抄家。
此事引起的震动是非常巨大的。
但因为朝廷占据着大义名分,大家最多也就是觉得手段太狠,反对的声音倒并不是很大。
很快各种案卷信息汇总到应天。
朱樉作为锦衣卫此案的实际负责人,自然是能接触到全面材料的。
他能看到,也就意味着马钰也能看到。
只看查抄出的钱粮,就让他对豪族的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元末乱世饿死那么多人,可这些豪族每一家都藏有数万斤粮食。
其他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名下拥有的土地动辄数百顷,上千顷的都不在少数。
“看吧,元末饿死人不是粮食总量不够,而是分配端出了问题。”
“事实上除了东汉末年这种极端天气,历朝历代饿死人,都不是粮食总量不够,而是分配出了问题。”
“这一点,大明要引以为戒啊。”
朱樉摆摆手,不在意的道:“这事儿你别和我说,我懒得操那个心。”
“哎,只能看卷宗,不能亲自去抄家,太不爽了。”
马钰很是无奈,这小子越来越惫懒了。
继续看卷宗,当他看到陈氏信息的时候,心中也不禁长叹一声。
恐怕此时的人,还不知道这个陈氏意味着什么。
就这么说吧,二十一世纪初全国姓陈的有五千五百万人左右。
其中一千多万,都出自那个陈氏。
也就是说,五个姓陈的就有一个出自那一家。
什么南张北孔,和这个家族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说他是中国家族之冠一点都不夸张。
事实上,从北宋开始,朝廷就有意的分拆这个家族,只是越拆他们就越强大。
从一支演变成了好几百支。
马钰觉得,大明也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拆。
而且还得想个更好的拆分办法,将他们真正的拆分开来,而不是形式上的拆。
具体怎么做,目前他还没有头绪,等后面再说吧。
继续往下看,他又发现了一个感兴趣的地方。
仔细翻阅之后,对朱樉说道:“这个叫陈兆云的是个人才,你不妨将他弄过来,咱们亲自考察一下。”
朱樉接过卷子翻看了一下,也有些惊讶的道:
“这小子,够狠也够聪明,不错不错。”
“回头我就写信给张麟,把他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