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119章 为何秦要统一度量衡

第119章 为何秦要统一度量衡(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便现在他也非常的震撼。  

他爹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机构,挑选了能工巧匠研究大型蒸汽机。  

只是到现在依然没有什么收获,反倒是出了几次事故,伤了不少人。  

马钰继续说道:“实用性的蒸汽机非常庞大,一辆就要几万乃至几十万斤。”  

“如果零部件损坏,难道还要找工匠,现场量身打造一个出来吗?”  

“真要这么做,那将是一场灾难。”  

“如果采用了标准化,每一个零件都有固定的规格。”  

“那么就可以提前制作很多零部件备用,损坏了直接替换掉就可以了。”  

朱标眼睛一亮,说道:“就和更换车轴一样,是吧?”  

马钰点头道:“对,就和更换车轴一样。”  

“秦朝的流水线生产法虽然失传了,但他们留下的很多规矩,还在被大家使用。”  

“比如车轴,你可以去调查一下,现在的车轴规格只有固定的那几种。”  

“只要车的型号一样,车轴都可以通用,这就是标准化带来的便利。”  

朱标长叹一声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没想到一个度量衡关系竟如此重大。”  

“大明要想快速发展,必须要统一度量。”  

“虽然初期会带来一些不便,但这都是变革的阵痛,撑过去就是惠及万民。”  

马钰鼓励道:“大明的礼法制度还没确立,修改度量衡的反对声会小很多。”  

“且天下才刚刚一统,百姓还未真正安定下来,修改度量衡对他们的影响也会小很多。”  

“错过这个时间再想改,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朱标点头说道:“好,回去我就和我爹说一下此事,尽快将新的度量衡确定。”  

马钰说道:“别急,你想好怎么改了吗?”  

朱标疑惑的道:“不是有现成的吗?重新确立一下标准不就可以了吗?”  

马钰不禁摇头道:“刚才我不是说过吗,现在的标准是有问题的啊。”  

“一斤十六两,一里一百八十丈,计算太麻烦了。”  

朱标这才想起这一茬,说道:  

“嗐,被你东绕西绕的,把这一茬给忘了。”  

“你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吧,别再绕了。”  

马钰也不禁笑了起来,说道:“我也不想绕啊,这不是为了说服你吗。”  

然后他正色道:“重量单位比较好改,一斤的总重量不变,但十六两改成十两。”  

“一石从一百二十斤,改成一百斤。”  

“十进制是最便于计算的,这一点你应该明白。”  

朱标点点头,表示了认同:“还有吗。”  

马钰接着说道:“再说说长度单位,这个需要改动的就很大了。”  

“我建议将之前的长度单位废除,重新发明一套独属于大明的单位。”  

朱标不解的道:“为什么?”  

马钰解释道:“民间已经习惯了现在的标准。”  

“就算朝廷规定了新标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依然会大量使用旧标准。”  

“但现在民间关于尺的长度,已经有不知道多少种了。”  

“就算是专业的人员,都不一定能搞懂有多少种,普通百姓就更加的糊涂了。”  

“如果朝廷再制定一个新标准,依然叫以前的名字,很容易和以前的标准混淆。”  

“不但起不到规范作用,反而会让大家更迷茫。”  

旧的标准叫尺,新标准还叫尺,叫着叫着就混淆了。  

“直接将现有的标准废掉,启用全新的标准,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而且采用全新的名字和标准,也便于宣传。  

直接告诉百姓,以前的标准废掉了不能用了。  

然后再告诉他们,新标准是什么样子的。  

朱标微微点头道:“有道理,你对新标准有什么想法吗?”  

马钰说道:“古人以粟米的直径为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十粒粟米连接在一起就是一寸。”  

“我们就效仿古人,也以粟米的直径为标准。”  

“一千粒粟米连在一起的长度,作为基本长度单位,命名为米。”  

“将米等切成十份,是分米;分米切割成十份,是厘米;厘米切割成十份是毫米…”  

“里的长度倒是不用变,我计算过一里恰好是五百米左右。”  

长度单位变了,顺带的面积、体积等单位,自然也要变。  

马钰就引入了米、平方米、立方米,升、千升等等。  

并且他还引入了标准物的概念。  

“比如朝廷制作一把特殊的尺子,天下所有的尺子都必须以它为标准,以减少误差。”  

“这把尺子就保存在皇宫,然后以这个尺子为基准,打造更多标准尺发放给各府县。”  

“各府县再以标准尺,制作更多的尺子发给民间,一步步普及…”  

“白金硬度足够、耐腐蚀、不易变形,我觉得最适合用来制作标准物。”  

朱标见他说的头头是道,就知道他定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关键朱标自己也觉得,这么一改好像更加直观了。  

米、寸米、厘米、毫米等,递进关系非常明显,比尺、丈、里等简单易懂。  

到这里,他已经比较倾向于马钰的方案了。  

“事关重大,等回宫后我就和我爹商议,看他是什么意见吧。”  

“不过我觉得他肯定会同意的。”  

毕竟这也算是文治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