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无题(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她及笄了再成婚。
也就是两年后。
她现在无比期盼,这两年内大哥能打个大胜仗,然后想办法将自己救走。
事实上,皇帝突然的赐婚,最震惊的还是大明群臣。
大家怎么都想不通,这毫无征兆的,为何突然就赐婚了?
有一说一,大家一开始还以为马钰会娶个公主啥的。
怎么就把王保保的妹妹嫁给他了?
但不论大家反应如何,旨意都已经下来了,事情已经成为定局。
接下来就是送礼了。
在赐婚旨意下达的第二天,河南侯府门外就排满了送礼的队伍。
就连李善长、常遇春、汤和等顶级权贵,都派人过来送了一份贺礼。
尽管早就知道马钰圣眷正隆,在大明地位很高,可这一幕还是让阿鲁温和观音奴感到震惊。
至于马钰家就更别提了,送礼的人更多。
阿鲁温那边多是管家送礼,马钰家来的多是家主本人。
家主不在家的,就是最重要的人物过来。
即便马钰在‘生病’,这种事情也不得不亲自出面接待。
好在大家都知道他身体欠佳,坐一坐就离开了,没有多呆。
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保保此时就非常愤怒。
他打兰州久攻不克,然后被徐达以疲敌之计击败,一战损失了八万余人。
失去了黄河以南所有的土地,也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在中原的根基。
不过还好,当初他从中原退走的时候,掳走了大批百姓。
回到和林后,就将所有青壮去全部征召参军。
算上之前剩余的一万多主力,重新组建了一支七万人的军队。
然后加紧训练,准备着下一次与明军的对决。
不过他也知道,凭借自己这点人,是打不过明军的。
于是就给驻扎在应昌的至正帝送信,邀请他来和林,大家合兵一处共抗明军。
然而就在这时,谣言四起。
王保保的根基在河南山西一带,现在手中力量折损六成有余,却无法得到补充。
一旦手中军队被打光,他在大元朝廷将无立足之地。
所以他想保存实力。
邀请至正帝过去,只是为了找个替他挡箭的。
甚至还有传言,他欲借着手里最后一点力量,与明朝和谈。
非但如此,至正帝那边也有风声传出。
因为至正二十五年的事情,王保保同时得罪了皇帝和太子,两人想要夺了他的兵权报仇。
听到这些谣言,王保保当即就断定:
“是大明的离间计,我们决不能上当。”
他不光是如此安抚部下的,还写信告诉至正帝父子,自己绝无二心。
至正帝也很快给他回信,表面上夸他忠诚,却绝口不提去和林的事情,反而邀请他带兵去应昌。
王保保自然不愿意去,不是他不想和至正帝合兵一处,而是他知道应昌守不住。
只有和林,远离中原又被蒙古经营数百年,是最合适用来当做决战之地的。
明军打这里属于劳师远征。
他们就算正面打不赢明军,拖也能将明军的后勤拖垮。
他再次写信劝说至正帝。
然而越是如此,至正帝和大臣就越是怀疑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去。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皇帝给观音奴赐婚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而且赐婚对象还是皇后的侄子马钰。
马钰的名声早就已经传到了元朝君臣耳朵里,也都知道他地位特殊。
这摆明了就是拉拢啊。
关键是,朱元璋写给王保保的亲笔信,也‘意外’被至正帝的人给截获。
这下他们想不怀疑都不行了。
至正帝更不敢去和林了。
王保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谓是又惊又怒又担心。
然而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这个时候,至正帝突然驾崩了。
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在群臣的拥护下,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然而,还不等他高兴,就收到军报。
李文忠率领大军打过来了。
也就是两年后。
她现在无比期盼,这两年内大哥能打个大胜仗,然后想办法将自己救走。
事实上,皇帝突然的赐婚,最震惊的还是大明群臣。
大家怎么都想不通,这毫无征兆的,为何突然就赐婚了?
有一说一,大家一开始还以为马钰会娶个公主啥的。
怎么就把王保保的妹妹嫁给他了?
但不论大家反应如何,旨意都已经下来了,事情已经成为定局。
接下来就是送礼了。
在赐婚旨意下达的第二天,河南侯府门外就排满了送礼的队伍。
就连李善长、常遇春、汤和等顶级权贵,都派人过来送了一份贺礼。
尽管早就知道马钰圣眷正隆,在大明地位很高,可这一幕还是让阿鲁温和观音奴感到震惊。
至于马钰家就更别提了,送礼的人更多。
阿鲁温那边多是管家送礼,马钰家来的多是家主本人。
家主不在家的,就是最重要的人物过来。
即便马钰在‘生病’,这种事情也不得不亲自出面接待。
好在大家都知道他身体欠佳,坐一坐就离开了,没有多呆。
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保保此时就非常愤怒。
他打兰州久攻不克,然后被徐达以疲敌之计击败,一战损失了八万余人。
失去了黄河以南所有的土地,也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在中原的根基。
不过还好,当初他从中原退走的时候,掳走了大批百姓。
回到和林后,就将所有青壮去全部征召参军。
算上之前剩余的一万多主力,重新组建了一支七万人的军队。
然后加紧训练,准备着下一次与明军的对决。
不过他也知道,凭借自己这点人,是打不过明军的。
于是就给驻扎在应昌的至正帝送信,邀请他来和林,大家合兵一处共抗明军。
然而就在这时,谣言四起。
王保保的根基在河南山西一带,现在手中力量折损六成有余,却无法得到补充。
一旦手中军队被打光,他在大元朝廷将无立足之地。
所以他想保存实力。
邀请至正帝过去,只是为了找个替他挡箭的。
甚至还有传言,他欲借着手里最后一点力量,与明朝和谈。
非但如此,至正帝那边也有风声传出。
因为至正二十五年的事情,王保保同时得罪了皇帝和太子,两人想要夺了他的兵权报仇。
听到这些谣言,王保保当即就断定:
“是大明的离间计,我们决不能上当。”
他不光是如此安抚部下的,还写信告诉至正帝父子,自己绝无二心。
至正帝也很快给他回信,表面上夸他忠诚,却绝口不提去和林的事情,反而邀请他带兵去应昌。
王保保自然不愿意去,不是他不想和至正帝合兵一处,而是他知道应昌守不住。
只有和林,远离中原又被蒙古经营数百年,是最合适用来当做决战之地的。
明军打这里属于劳师远征。
他们就算正面打不赢明军,拖也能将明军的后勤拖垮。
他再次写信劝说至正帝。
然而越是如此,至正帝和大臣就越是怀疑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去。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皇帝给观音奴赐婚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而且赐婚对象还是皇后的侄子马钰。
马钰的名声早就已经传到了元朝君臣耳朵里,也都知道他地位特殊。
这摆明了就是拉拢啊。
关键是,朱元璋写给王保保的亲笔信,也‘意外’被至正帝的人给截获。
这下他们想不怀疑都不行了。
至正帝更不敢去和林了。
王保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谓是又惊又怒又担心。
然而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这个时候,至正帝突然驾崩了。
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在群臣的拥护下,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然而,还不等他高兴,就收到军报。
李文忠率领大军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