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104章 代天行道

第104章 代天行道(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的圣贤。  

即便是儒家独大的时代,他的地位依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思想依然被认可。  

可以说,马钰直接用老子的思想,来为君权和礼法做背书。  

这比原创思想更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  

以至于他都忘了两人间的隔阂,大笑道:  

“好好好,这个诠释实在太好了,咱非常喜欢。”  

马皇后和朱标也是大喜,这个解释出乎意料,但又合情合理。  

朱标更是说道:“之前表弟说,公权和民权是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  

“新思想既保证了公权力,又进一步发展了民权。”  

“可谓是巨大的进步。”  

马皇后亦颔首道:“是啊,代天行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只有皇帝才能制定礼法,保护百姓的利益。”  

“百姓也只有拥护君主,才能让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  

“钰儿的新思想,让两者进一步的结合在一起,实在太完美了。”  

朱元璋也连连点头,这也是他心中所想啊。  

马钰笑而不语。  

公权和民权是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  

在现阶段,皇权确实代表了公权力,然而能代表公权力的并非只有皇权。  

这就是马钰埋下的伏笔。  

还有另外一个更加致命的伏笔,就是天赋人权。  

一旦人权意识觉醒,有些事情就会失去控制。  

原本的世界,在大明开历史倒车的情况下,明末都发展出了虚君思想。  

这一世有了他的插手,提前搞出了天赋人权概念。  

虽然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可以合理推测一二。  

虚君思想必然会出现,甚至会更进一步。  

到时候就算依然会保留君主制,但彼时的君主,也必然不同于现在的皇帝了。  

这就是马钰在新思想体系内,留下的两个伏笔。  

不过这个伏笔短时间是不会爆发的。  

毕竟事物不是一蹴而就的,思想的发展需要时间去酝酿。  

而且还需要物资方面的支撑,否则任何思想都是空中楼阁。  

现在的生产力,显然是不足以支撑过于先进的思想的。  

根据马钰的估测,大明现在就开始发展生产力,那么一两年百后物资方面应该就足以支撑更先进思想了。  

只是那会儿他骨头都凉了,也看不到了。  

不过无所谓,种子已经埋下,未来…  

相信后人。  

接着马钰又将墨家、儒家等学说,关于天赋君权的思想都讲了一遍,并表示这些东西都会融入新思想中去。  

“新思想并不会与先贤思想进行割裂,是在继承他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再发展得来的。”  

“即便是心学和理学的优点,也一样会吸收进来。”  

“可以说,与其说新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不如说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汇总梳理和创新。”  

朱元璋连连夸赞道:“难怪你敢夸口可以压倒理学和心学,咱现在对你们也同样充满了信心。”  

理学和心学自然也有天赋君权的思想,可是他们有马钰论证的这么细致,这么深入吗?  

没有。  

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个‘代天行道’,朱元璋就觉得自己必须支持马钰的思想。  

马皇后和朱标就更不用提了。  

事实上,从刚才马钰提出‘代天行道’概念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决定支持了。  

不过也就在这时,马钰话锋一转道:  

“陛下先不要高兴,接下来说点你或许不喜欢听的。”  

朱元璋笑道:“咱就知道你小子是先礼后兵,有什么不好听的尽管说。”  

“咱也让你看看,什么叫帝王胸怀。”  

马钰做好了所有准备,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朱元璋也同样如此,一年多的交流,他知道马钰在想什么。  

不说别的,就关于《孟子》,两人就有很大的分歧。  

马钰的新思想里,肯定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所以他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但还是那句话,马钰只要认可皇权合法性,别的都是可以协商的。  

现在马钰用‘代天行道’满足了他的需求,他自然也不介意听一些难听话。  

马钰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却也能看得出,他确实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于是就放心的说道:“天至公无私,既然赋予了你权利,也会给你相应的义务。”  

“即便是君主,也有君主的任务。”  

“那么天交给君主的任务是什么?”  

“国泰民安、民富国强、勤政爱民…”  

“新思想也会论证这方面的内容,到时候你可不要生气。”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果然如咱所想的那般。”  

“不就是民水君舟吗,放心的去写。”  

“咱依然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也不会再如之前那般去禁止。”  

马钰眉头一挑,诧异的道:“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一年您成长了许多啊。”  

在场四人都敏锐的注意到了,马钰用了敬语。  

这是自他们相识以来第一次。  

马皇后、朱标是何等的惊喜就不说了。  

朱元璋更多的还是诧异,宁愿死都放不下心中的成见。  

今天却因为咱同意让君主承担‘责任’,就用了敬语。  

这小子…倒也称得上的表里如一了。  

当然,他内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