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土地和人口的比例再次失衡,只不过这次变成了人多地少。”
“先秦时期,一个人对应五份地。汉唐时期,一个人对应一份地。”
“可是到了宋朝时期,就变成了两个人三个人对应一份地。”
“虽然宋朝引入占城稻改良稻种,培育出产量更高的新稻种。”
“再加上肥料等技术的革新,使得亩产大幅度提升。”
“可是亩产的增加,远远比不上人口增长速度。”
“据我家长辈推测,宋朝人均粮食产量只有八百斤,和唐朝一千五百斤相比,少了四成左右。”
“所以从宋朝开始,土地正式超过人,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财富的表现形式,也不再是控制了多少人,而是拥有多少土地。”
“这就导致,土地兼并前所未有的激烈。”
“这就是宋元乃至大明面临的情况,人比地多。”
“唐朝以前,国家只需要单纯发展农耕,就能养活所有人,就能让国家富强。”
“可是现在不行了。”
“如果风调雨顺,大家还能饥一顿饱一顿的勉强糊口。”
“但凡遇到一点风波,就会有无数人吃不上饭。”
“朝廷要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又要如何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就是当前最要紧,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朱元璋眉头紧皱,说道:“虽然咱不知道现在天下有多少人口,但想来和土地的差距应该不至于太过悬殊吧。”
马钰直接说道:“虽然没有准确数字,但目前天下总人口,应该在六千万到七千万之间。”
“眼前确实不用担心人地矛盾,完全可以模仿汉唐的制度。”
“但百年后呢?”
“按照人口增长规律推测,五十年后人口大概率就能过亿,百年后就更不敢想了。”
“到时候人地矛盾加剧,整个国家都会出现问题。”
“你不会期望百年后的子孙,来更改你制定的祖宗之法吧?”
朱元璋沉默了,他可太清楚王朝中期变法的难度了。
关键是,他也不是那种将问题留给子孙的人。
马钰说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作为君主制定律法制度的时候,必须要有长远目光。”
“有些问题我们确实没办法解决,但有些问题明明能解决,就不能将其留给后人。”
朱元璋依然没有说话,这个道理他自然懂,也非常认同。
可现在问题在这里吗?
问题是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马皇后试着想了一下也毫无头绪,但她没有为难自己,干脆的问道:
“宋朝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
她没有问元朝…因为元朝压根就没管过天下人的死活,他们只知道收税。
朱元璋也停止了思考,算了还是先听听他对宋朝的分析吧。
马钰点点头,说道:“宋朝统治者算是比较清醒的,很早就明白了要面对的问题。”
“在制度的制定之初,就做出了针对性措施。”
“土地方面就不说了,他们直接放弃了对土地的监控,允许自由交易。”
“所以宋朝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时期。”
“这堪称昏招,对大明来说,只有反面的借鉴意义。”
“相对来说,他们的人口管理制度,才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宋朝的人口管理制度,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宽。”
“因为人多地少,再把人控制在小村子里强迫他们劳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人均粮食产量降低,缴纳过赋税之后,剩下的粮食已经养不活这么多人了。”
“而且宋朝不禁土地兼并,又进一步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再把他们锁在原地,大家要么饿死,要么造反。”
“而且因为人口增多,继续维持以前的人口政策,朝廷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管理成本。”
“单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下降,却还要提高管理成本。”
“从管理学来说,这是不合理的。”
“从国家角度来说,这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宋朝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管理政策。”
“他们不再强行把人锁在一个固定地点,而是允许百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迁徙。”
“比如,他们允许失地百姓成为流民,迁徙到别的地方去讨生活。”
“甚至允许流民在大城市周围聚集,靠做工、经商养活一家人。”
“这在宋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
说到这里,马钰忽然想起自己之前说过的‘孔孟为本,管荀为用’。
就决定发散一下思维,于是说道:
“之前我说过,宋朝因为贬低管荀思想,上限比较低。”
“但因为推崇孔孟,下限是历朝历代最高的。”
“这话你们应该还记得吧?”
朱标连忙点头道:“是的,你之前确实说过此类的话。”
听到这话,朱元璋眉头再次皱了起来,你小子是不是又要拿孟子来蛐蛐咱?
马钰却没有理会他的想法,继续说道:
“那现在我就来说一说,为什么宋朝的下限是最高的。”
朱标顿时兴奋起来,这个问题之前他也在研究,但始终不得要领。
今天终于要得到确切答案了吗。
马皇后也同样露出好奇的表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