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只会蹭热度啊! > 第322章 大溃败

第322章 大溃败(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这部耗资2.3亿的“东方史诗”,彻底悲剧了!  

电影试图复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悲剧内核,却将故事背景生硬嫁接至五代十国的宫廷。  

章怡饰演的皇后在权谋与情欲间挣扎,葛辉的帝王咆哮着西方戏剧腔的台词,而华丽的宫殿布景下,角色们披着唐制服饰跳起现代舞。  

这种“中西合璧”的野心最终沦为一场美学灾难——影评人辛辣嘲讽:“像用华夏著名瓷器装牛排,既糟蹋了青花,又冷落了牛肉。”  

更致命的是电影对商业与艺术的撕裂。为凸显“思想深度”,梁小刚删改了原剧本中所有直白的冲突戏份,导致权谋线支离破碎;  

而为讨好市场,又强塞进香艳沐浴戏和慢镜头打斗。  

观众在豆瓣打出5.8分:“以为要看大片升级版的《秦》,结果端上来一锅《秦》混《哈姆雷特》的夹生饭。”  

首周后,院线紧急将排片从75砍至35。华盛兄弟股价应声暴跌,张忠雷在董事会上暴怒摔杯:“2.3亿拍出个四不像!早知不如投给周总的《恶魔骑士》!”  

而梁小刚面对媒体追问时,仍固执宣称“观众需要时间理解先锋美学”,却被网友扒出电影中“原创”镜头大量“借鉴”日本著名导演泽明《乱世》的构图…  

这场溃败像一面照妖镜,暴露出华夏大片时代的虚火,当资本迷信“大导演大投资大票房”的公式时,却忘了电影最朴素的真理:再贵的龙袍,也裹不住空洞的故事…  

第二周过后,《王之盛宴》仅收获3500万人民币票房,总票房勉强达到1.35亿。  

这部影片的惨败彻底打乱了三大院线乃至整个华夏院线市场的布局——原本院线方预留优质档期期待《王之盛宴》创造佳绩,再为8月重头戏《菊花台》铺路,以此奠定华夏电影工业化的基础。  

然而现实远比预期残酷,影片上座率已暴跌至25,市场表现彻底崩盘…  

而仅仅才过半个月!  

院线方彻底坐不住了。  

暑期档过半,《王之盛宴》的惨败让整个市场陷入低迷,各大影院经理的电话被打爆,股东们盯着每日暴跌的票房报表,急得火烧眉毛。  

“李导,《菊花台》必须提前上!现在市场需要救场!”华影国际的副总亲自飞到天娱独立办公室里,近乎恳求地拦住李正涛。  

“对啊李导,再拖下去暑期档就废了!”天娱的邓百川也罕见下场施压,甚至暗示可以追加千万宣传费。  

然而,李正涛只是摇头。  

他盯着剪辑台上的胶片,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八月上映,一天都不能提前。”  

“可市场等不了啊!”  

“市场需要的是好电影,不是急救药。”李正涛推开会议室窗户,指着楼下《王之盛宴》的巨幅海报——那上面“东方史诗”四个烫金大字正在烈日下剥落,“宣传没到位,观众没准备好,仓促上映只会重蹈覆辙。”  

他转身盯着所有人,眼神锐利:“要么等,要么换档,但我的电影,绝不将就。”  

“但是暑期档正是赚钱的黄金时期啊,这个时候.”  

“我不同意提前上映!这部电影的档期已经和投资方达成共识,我有最终决定权。如果强行提前上映,我将拒绝参与所有宣传活动!”  

因李正涛的拒绝,院线方没有任何办法。  

7月15日,院线方紧急调整排片策略,将《王之盛宴》的场次大幅缩减,转而推出《夏日恋歌》《江湖夜雨》等五部国产电影填补档期空白。然而这些仓促上马的影片要么是积压多年的文艺片,要么是低成本喜剧,宣传几乎为零。  

首日上座率不足三成,《夏日恋歌》导演在路演现场面没多少人的影厅当场怅然若失。  

短短一周内,五部新片总票房不足2000万,最惨的《北漂往事》单日票房仅17万元。  

影院经理们看着冷清的暑期档,终于意识到这个七月,华夏电影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  

海外电影倒是不少,但问题是,现在是国产电影保护月,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文规定,但你若是敢上映海外电影,这不是打相关部门的脸吗?  

而就在这个时候…  

急得团团转的院线方,听到了炫世娱乐传出来的消息。  

一部名为《功夫篮球》,由周阳提过一嘴创意的青春电影,似乎刚刚剪辑完…  

这一刻,他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第一时间拨通了周阳的电话…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