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51、每行价值十个法郎

151、每行价值十个法郎(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去,后脚那些闻讯而来的出版商们就已经散了个七七八八,甚至说连看一眼对方带过来的稿子的兴趣都没有。  

如此荒唐的事情,根本不值得让人浪费多余的精力,更何况对于巴黎的报纸来说,一部好的连载,几乎是能够决定报纸的存亡的!  

如此重要的位置,指望那些大作家们都未必靠谱,更何况还是一个外国人。  

简直就是疯了!  

这样一来,巴黎的出版商们别说是争抢这部长篇了,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嘲笑起那位外国作家的不自量力。  

而一些早就对那位俄国作家之前的成功感到嫉妒和不满的作家,直接就在有的圈子里宣称:  

“倘若署名仲马先生著的作品每行值五法郎,署名一位无名之辈著的作品每行值七十五生丁,那么我估计这位竟然想在法国的报纸上连载的先生,他写的东西每行应该只值十生丁,就这样或许都没有哪家报纸会要!”  

坦白说,对于像这样的声音,屠格涅夫尽管有所预料,但确实想不到来自同行的否定竟然会如此凶猛。  

关于这件事,或许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米哈伊尔上次那些作品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而一位外国作家都能在巴黎成功,那岂不是说明了巴黎很多做着文学梦的人连一位外国人都不如?  

如此一来,或许真的是激起了巴黎的部分作家们的排外心理。  

而面对如此多的否定,正常来说性情温和且不算太坚强的屠格涅夫早就开始玉玉了,甚至说会开始怀疑手上的稿子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但是转念一想,你们这些家伙,这可是米哈伊尔的稿子啊!  

而且我可是连着看了两三遍都还在为书中的一些奇思妙想感到惊奇,像这样的稿子,但凡有人认真看过就一定会给出积极的评价,又怎么能在还没看的情况下就进行如此武断的评判呢?!  

当然,硬要说的话屠格涅夫倒是也能理解巴黎这些先生们的心理,倘若他是一位法国的作家,大概也会觉得这件事是如此的荒唐但既然是米哈伊尔,那就没办法了。  

总之在巴黎的社交圈子里混迹了一阵之后,尽管并未收到什么良好的反馈,但是屠格涅夫也并不灰心,而是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行动了起来。  

当务之急除了是找一些愿意好好看好好判断的报纸编辑以外,更重要的或许还是要得到一些权威人士的支持,毕竟屠格涅夫这次来也并非是将这部长篇发到报纸上就万事大吉了,最好还是要为这样的一部连载争取到一个还不错的价格,否则的话那未免也太吃亏了。  

那么在巴黎,在报纸上连载这一块最为权威的人是谁呢?  

估计巴黎的大部分作家都会给出同一个名字:亚历山大·仲马。  

只是像这位大作家的话,屠格涅夫上次来并未去拜访过,而想跟这样的大作家搭上线并且得到对方的帮助那肯定是不容易的,正当有点头疼的屠格涅夫开始思考通过哪些沙龙哪些人才能跟对方搭上线的时候,有人却是率先找上了他。  

差不多就是在跟那位仲马有点关系的一位先生的沙龙上,正当屠格涅夫开启社交和忍辱负重模式跟人家攀交情的时候,一位自称是仲马先生家的仆人突然出现然后找上了屠格涅夫,接着便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堆的话。  

大致总结起来就是仲马先生听到这件事后很是好奇,不过由于他有一些事情暂时有点走不开,所以便让仆人来借那位俄国作家的长篇一观,然后非常抱歉是以这样的方式.  

老实说,对方的这番话几乎让屠格涅夫认为对方就是骗子,毕竟在这年头的巴黎,骗子这种东西可太常见了。  

所以这种人是干什么,专门来骗稿子的?  

而还不等屠格涅夫质疑对方,他倒是先从这场沙龙上那位跟仲马有点关系的先生的脸上看到了惊愕,发现这点后,屠格涅夫的心跳顿时就快了几分,等跟这位先生确定了这位仆人的身份后,屠格涅夫差点直接就是一个起跳。  

好啊!  

之前的发表看来还是有用的,至少知名度是打出去一点了!  

否则怎么可能直接引起巴黎这种大作家的关注?  

再就是对于屠格涅夫来说,他这次是来吹牛逼的,能不当孙子那是真的不想当,眼下既然能直接一步到位,那么他便无需再同一波又一波的人攀交情外带请客吃饭了。  

于是在反应过来后,屠格涅夫当即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拿出一份稿子交给了这位仆人。  

接着便是好几天都没有消息,但尽管如此,屠格涅夫依旧对米哈伊尔保持着信心,甚至说等这位仲马先生终于邀请屠格涅夫上门做客的时候,即便对方在口信中并未给出任何意见和看法,但屠格涅夫还是直接在一些人面前“不小心”透露了这件事,一时之间也是引得不少人关注着屠格涅夫去大仲马家里做客的这一天。  

而为了能了解到一手消息,不少人也是直接选择了在这一天去拜访仲马先生,因此等这一天真正到来了之后,大仲马家一时之间竟然分外热闹。  

正因如此,当屠格涅夫应邀来到大仲马家中的时候,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这样的时刻真的到来了,他还是难免感到有些紧张。  

不过倘若是米哈伊尔亲自过来的话,想必他压根就不会把这种场合当一回事,甚至说即便那位仲马先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米哈伊尔估计也只会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