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永远不死与在法的门前(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我希望我躺着不动,钱就能从天上掉下来。”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一直吃好睡好,永远不死。”
结果别林斯基似乎压根没把米哈伊尔的这些话当回事。
米哈伊尔觉得是这样,但实际上别林斯基只是表面上装作没听见,在跟自己比较亲密的朋友写信聊到米哈伊尔的时候,他有时也是略显无奈地抱怨道:
“事实上,在很多事情上你都可以完全相信米哈伊尔,他的成熟很多时候会让人完全忘了他的年纪,不过有些时候,从他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话也能让人感受到他作为年轻人轻率的一面,你瞧瞧,他有时候都会说些什么样的话,他说.
不过口是心非有时候也是米哈伊尔的一大特点,他有时候总在做着自己嘴上似乎不想做的事情,因此这点闲话就请你忘掉他吧,这封信最好也要烧掉,不然我们的后代都会知道米哈伊尔竟然还有轻率的一面了!”
虽然别林斯基为了米哈伊尔的名誉特意交代了这么一声,但他的这位朋友不知道是觉得有趣还是单纯的忘了,总之他是先把这封信给收了起来,至于之后还会不会再看,这谁也说不准。
抛开这个暂且不说,虽说别林斯基催的略微有点紧,但只是先简单讲个小故事的话,确实也没什么问题。
于是米哈伊尔故姑且就点了点头表示道:“目前这还只是一个关于法律但也不完全是法律的寓言吧,更多的内容可能还要边写边完善。”
听到米哈伊尔竟然又有新作可能要问世,在场的人除了又为米哈伊尔的速度而感到惊叹以外,也是忍不住稍稍议论了一下这个关于法律的寓言。
“关于法律?这就是米哈伊尔为什么又要去大学里学习的缘由?”
“是对法律条文的解析?还是关于一个法官的故事?亦或者干脆就是学法律的大学生的故事?”
听到别人的议论,别林斯基似乎也是想到了什么,当即就摇了摇头开口道:
“先生们,我们俄国的法律可不怎么样,即便不说那残酷的农奴制,其它方面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合理性,完全就是在为我们这个专制制度服务。至于大多数俄国人,他们也几乎没有什么法律的意识,平日里漠不关心,只有当他们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受到了伤害后,他们才想到要维护法律!
不过仔细想想,在我们这个专制传统浓厚的国家,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拥有足够的意识呢?而且有人也并不想要他们拥有,因为那样就能悄无声息地改变掉很多东西,也能悄无声息地重新解释某些东西,即便是最重大的那部分也毫不例外。”
说着说着,别林斯基也是略带嘲讽地总结道:
“要我说我们俄国的法律只有一个优点,那便是诚实!它把一切不公和残酷都赤裸裸地写在法律条文里了,没有一点遮掩,这可比欧洲有些虚伪的国家要强多了。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俄国的法律还是足够的灵活,虽然法律条文已经够残酷了,但有些人还是想着要低一点,再低一点。
比法律条文里要求的还要再低上许多,这便是我们俄国社会的常态。”
米哈伊尔:“.”
骇死我了,我这文章都还没开始念呢,怎么就快进到这一步了?
眼见别林斯基似乎有点来劲,米哈伊尔也是轻咳一声,示意自己即将开始。
见此情形,别林斯基也是慢慢平静了下来,转而准备认真倾听米哈伊尔这个关于法律的简短寓言。
很快,米哈伊尔开口念道:
“在法的门前站着一名卫士。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的门里去。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
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
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
法的大门?这是怎样的一种形容?难道法还是一种具体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直接说是法院亦或者是政府单位呢?
再就是文中那个乡下人的疑惑,其实现在也成了众人的疑惑,既然法的大门始终敞开着,法律之门又人人都可以进,那为什么得到的回答竟然只是有可能?
毫无疑问,这则寓言依旧短小精悍,寥寥几笔便已经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思考和猜测。
即便已经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但这则寓言接下来的发展,还是让众人大吃一惊:
“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一直吃好睡好,永远不死。”
结果别林斯基似乎压根没把米哈伊尔的这些话当回事。
米哈伊尔觉得是这样,但实际上别林斯基只是表面上装作没听见,在跟自己比较亲密的朋友写信聊到米哈伊尔的时候,他有时也是略显无奈地抱怨道:
“事实上,在很多事情上你都可以完全相信米哈伊尔,他的成熟很多时候会让人完全忘了他的年纪,不过有些时候,从他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话也能让人感受到他作为年轻人轻率的一面,你瞧瞧,他有时候都会说些什么样的话,他说.
不过口是心非有时候也是米哈伊尔的一大特点,他有时候总在做着自己嘴上似乎不想做的事情,因此这点闲话就请你忘掉他吧,这封信最好也要烧掉,不然我们的后代都会知道米哈伊尔竟然还有轻率的一面了!”
虽然别林斯基为了米哈伊尔的名誉特意交代了这么一声,但他的这位朋友不知道是觉得有趣还是单纯的忘了,总之他是先把这封信给收了起来,至于之后还会不会再看,这谁也说不准。
抛开这个暂且不说,虽说别林斯基催的略微有点紧,但只是先简单讲个小故事的话,确实也没什么问题。
于是米哈伊尔故姑且就点了点头表示道:“目前这还只是一个关于法律但也不完全是法律的寓言吧,更多的内容可能还要边写边完善。”
听到米哈伊尔竟然又有新作可能要问世,在场的人除了又为米哈伊尔的速度而感到惊叹以外,也是忍不住稍稍议论了一下这个关于法律的寓言。
“关于法律?这就是米哈伊尔为什么又要去大学里学习的缘由?”
“是对法律条文的解析?还是关于一个法官的故事?亦或者干脆就是学法律的大学生的故事?”
听到别人的议论,别林斯基似乎也是想到了什么,当即就摇了摇头开口道:
“先生们,我们俄国的法律可不怎么样,即便不说那残酷的农奴制,其它方面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合理性,完全就是在为我们这个专制制度服务。至于大多数俄国人,他们也几乎没有什么法律的意识,平日里漠不关心,只有当他们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受到了伤害后,他们才想到要维护法律!
不过仔细想想,在我们这个专制传统浓厚的国家,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拥有足够的意识呢?而且有人也并不想要他们拥有,因为那样就能悄无声息地改变掉很多东西,也能悄无声息地重新解释某些东西,即便是最重大的那部分也毫不例外。”
说着说着,别林斯基也是略带嘲讽地总结道:
“要我说我们俄国的法律只有一个优点,那便是诚实!它把一切不公和残酷都赤裸裸地写在法律条文里了,没有一点遮掩,这可比欧洲有些虚伪的国家要强多了。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俄国的法律还是足够的灵活,虽然法律条文已经够残酷了,但有些人还是想着要低一点,再低一点。
比法律条文里要求的还要再低上许多,这便是我们俄国社会的常态。”
米哈伊尔:“.”
骇死我了,我这文章都还没开始念呢,怎么就快进到这一步了?
眼见别林斯基似乎有点来劲,米哈伊尔也是轻咳一声,示意自己即将开始。
见此情形,别林斯基也是慢慢平静了下来,转而准备认真倾听米哈伊尔这个关于法律的简短寓言。
很快,米哈伊尔开口念道:
“在法的门前站着一名卫士。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的门里去。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
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
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
法的大门?这是怎样的一种形容?难道法还是一种具体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直接说是法院亦或者是政府单位呢?
再就是文中那个乡下人的疑惑,其实现在也成了众人的疑惑,既然法的大门始终敞开着,法律之门又人人都可以进,那为什么得到的回答竟然只是有可能?
毫无疑问,这则寓言依旧短小精悍,寥寥几笔便已经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思考和猜测。
即便已经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但这则寓言接下来的发展,还是让众人大吃一惊:
“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