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康宁帝病重(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关于康宁帝病重后的事情,宁晚君没有多问,主要与夏景说了一些结盟的事,以及青帐汗国的事情。
来到宁氏王朝的这些天,其他国家的使节也没有闲着,四处走动,想要合纵连横。
宁氏王朝的目标是燕国、陈国和鲁国这三小国,安抚它们,招揽它们,让他们帮忙看着楚国,同时不去帮助齐国。
青帐汗国和陈国的处境很相似,内部问题严重,比陈国好一些的是,北真以及周围的部族们,并没有反叛之心,只是想要争取更多利益。
这两国都不准备对外侵略,只想将水搅浑,同时保全自身。
齐国和楚国摩拳擦掌,想要大展身手,但一个被天门关堵着,一个刚丢了十拿九稳的盟友,都有些有心无力。
根据情报,楚国已经在修建栈道,准备重新开辟出一条出山的道路,而齐国,则和青帐汗国勾肩搭背,想要购买草原的马匹,组建一支强大的铁骑。
夏景听了,确定都在预料之中,放下了心。
后面的日子里,会盟按照之前的预想推进。
六国的使节为康宁帝献上了贺礼,缔约的盟书,也完美签订。
康宁帝的诉求尽数达成,不只燕国、陈国、鲁国,就连青帐汗国和齐国、楚国的盟约,也签订下来。
不过,这份盟约是否能遵守,就要看往后的局势了。
最后的晚宴上,包括夏景在内的所有皇子,也参与了宴席,夏景看向齐国使节,他们的表情僵硬。
在这场会晤里,齐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与青帐汗国的勾搭也是早就开始的事。这其实也在齐国上层的预料之中,他们派人过来,只是为了查看情况。
七国之中,现在没有内忧,兵强马壮的,只有宁国、齐国和楚国。
楚国因为地势,攻不过来,栈道一修起码十余载,短时间内就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不足为惧。
在这场宁氏王朝主导的会晤中,注定了齐国要被针对。
齐国使节又叹,宁氏王朝与所有国家接壤,本是极其不利的地形,虽然占着肥沃的土地,但要抵御四方的威胁,所以一直强的有限。
不知道这一代康宁帝是如何调度,居然一一扫除了种种隐患,以这满是缺陷的地缘,发展出如此大好的局面。
这样一个王朝,齐国想要获胜,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况且,齐国真能获胜吗?
他望着上方的康宁帝,心中叹息。
不只是齐国使节,其他国家的使节,也有着各自的忧愁,宁氏王朝的强大,对他们而言并非是件好事。
宴席的气氛因此有些冷清,不过,冷清是他们的,与康宁帝无关,康宁帝举着酒杯,灌着所有使节,喝得酩酊大醉。
这是他第一次喝醉,就算在登基那天的晚上,他都没有如此放纵。
第二日早上,所有使节离开了京城,同时带走了满满当当的货物——那是九皇子商会的商品。
每个国家的使节团,都有上百人,再加上蹭着使节团过来的六国商人,给京城带来了数千的人流,而且是消费力极强的数千人,因为他们,京城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一些。
他们一走,京城有些冷清。
康宁帝睡到中午,在一片寂静中醒来。
他睁开眼,有床帘的遮挡,床上漆黑一片,看不清天色。
他抬起手,要撩开床帘,看一看窗外的光亮,然而,不管他怎么用力,床帘纹丝不动——他根本没能抬起手来。
康宁帝不以为意,只以为是胳膊睡麻了,又换了一条胳膊,还是没能抬起来。
他有些慌了,要坐起身,腰部是有了反应,后背短暂离开了床铺,但只瞬间,就跌了回去。
“来人啊,来人啊!”
惊呼声传遍了整个养心殿。
夏景听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翌日晚上。
虽然在开始时慌乱了一阵,但康宁帝很快冷静下来,与徐忠德一起,将事情保密。
他们只传唤了两个太医,那两个太医,都被康宁帝留在了养心殿。
经过针灸,康宁帝恢复了一些行动能力,能自己翻身了,但别说起床,就连批阅折子都做不到。
让康宁帝痛恨的,手指的颤抖好了,但两只手掌完全不动了。
太医做了各项检查,翻阅了所有医典,都未能找到病因,也没有解决方法。
此刻,康宁帝的心中还抱有希望,只是出于谨慎,没有公开病情,只说感染了风寒,拒绝了所有人的访问。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不忘批改折子,处理政务,由一个小太监来充当他的手。
颐和宫里,柔妃以为机会来了,让宁高祥亲自煮了药,送到养心殿里,探望康宁帝。
徐忠德拦住了他,他大闹一番,一副不顾自己被传染,也要照顾父皇的孝顺模样。
然后不出意外,遭了康宁帝的斥责,康宁帝趁机停了他的课,让他这些天不用过来养心殿。
宁高祥面如死灰,死活想不通自己哪里出了差错,遭了父皇的厌倦。
夏景听闻这件事,摇摇头,这宁高祥真会选择时候。
他出宫,将这件事告诉了宁知行和宁守绪,三人哑然,钦佩宁高祥的大胆。
同时,宁知行和宁守绪的心也有些冷。
他们没想到,这事件的爆发比他们预想中的还要快那么多。
他们更没想到,康宁帝的决策是如此的正确,也是如此的绝情
来到宁氏王朝的这些天,其他国家的使节也没有闲着,四处走动,想要合纵连横。
宁氏王朝的目标是燕国、陈国和鲁国这三小国,安抚它们,招揽它们,让他们帮忙看着楚国,同时不去帮助齐国。
青帐汗国和陈国的处境很相似,内部问题严重,比陈国好一些的是,北真以及周围的部族们,并没有反叛之心,只是想要争取更多利益。
这两国都不准备对外侵略,只想将水搅浑,同时保全自身。
齐国和楚国摩拳擦掌,想要大展身手,但一个被天门关堵着,一个刚丢了十拿九稳的盟友,都有些有心无力。
根据情报,楚国已经在修建栈道,准备重新开辟出一条出山的道路,而齐国,则和青帐汗国勾肩搭背,想要购买草原的马匹,组建一支强大的铁骑。
夏景听了,确定都在预料之中,放下了心。
后面的日子里,会盟按照之前的预想推进。
六国的使节为康宁帝献上了贺礼,缔约的盟书,也完美签订。
康宁帝的诉求尽数达成,不只燕国、陈国、鲁国,就连青帐汗国和齐国、楚国的盟约,也签订下来。
不过,这份盟约是否能遵守,就要看往后的局势了。
最后的晚宴上,包括夏景在内的所有皇子,也参与了宴席,夏景看向齐国使节,他们的表情僵硬。
在这场会晤里,齐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与青帐汗国的勾搭也是早就开始的事。这其实也在齐国上层的预料之中,他们派人过来,只是为了查看情况。
七国之中,现在没有内忧,兵强马壮的,只有宁国、齐国和楚国。
楚国因为地势,攻不过来,栈道一修起码十余载,短时间内就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不足为惧。
在这场宁氏王朝主导的会晤中,注定了齐国要被针对。
齐国使节又叹,宁氏王朝与所有国家接壤,本是极其不利的地形,虽然占着肥沃的土地,但要抵御四方的威胁,所以一直强的有限。
不知道这一代康宁帝是如何调度,居然一一扫除了种种隐患,以这满是缺陷的地缘,发展出如此大好的局面。
这样一个王朝,齐国想要获胜,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况且,齐国真能获胜吗?
他望着上方的康宁帝,心中叹息。
不只是齐国使节,其他国家的使节,也有着各自的忧愁,宁氏王朝的强大,对他们而言并非是件好事。
宴席的气氛因此有些冷清,不过,冷清是他们的,与康宁帝无关,康宁帝举着酒杯,灌着所有使节,喝得酩酊大醉。
这是他第一次喝醉,就算在登基那天的晚上,他都没有如此放纵。
第二日早上,所有使节离开了京城,同时带走了满满当当的货物——那是九皇子商会的商品。
每个国家的使节团,都有上百人,再加上蹭着使节团过来的六国商人,给京城带来了数千的人流,而且是消费力极强的数千人,因为他们,京城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一些。
他们一走,京城有些冷清。
康宁帝睡到中午,在一片寂静中醒来。
他睁开眼,有床帘的遮挡,床上漆黑一片,看不清天色。
他抬起手,要撩开床帘,看一看窗外的光亮,然而,不管他怎么用力,床帘纹丝不动——他根本没能抬起手来。
康宁帝不以为意,只以为是胳膊睡麻了,又换了一条胳膊,还是没能抬起来。
他有些慌了,要坐起身,腰部是有了反应,后背短暂离开了床铺,但只瞬间,就跌了回去。
“来人啊,来人啊!”
惊呼声传遍了整个养心殿。
夏景听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翌日晚上。
虽然在开始时慌乱了一阵,但康宁帝很快冷静下来,与徐忠德一起,将事情保密。
他们只传唤了两个太医,那两个太医,都被康宁帝留在了养心殿。
经过针灸,康宁帝恢复了一些行动能力,能自己翻身了,但别说起床,就连批阅折子都做不到。
让康宁帝痛恨的,手指的颤抖好了,但两只手掌完全不动了。
太医做了各项检查,翻阅了所有医典,都未能找到病因,也没有解决方法。
此刻,康宁帝的心中还抱有希望,只是出于谨慎,没有公开病情,只说感染了风寒,拒绝了所有人的访问。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不忘批改折子,处理政务,由一个小太监来充当他的手。
颐和宫里,柔妃以为机会来了,让宁高祥亲自煮了药,送到养心殿里,探望康宁帝。
徐忠德拦住了他,他大闹一番,一副不顾自己被传染,也要照顾父皇的孝顺模样。
然后不出意外,遭了康宁帝的斥责,康宁帝趁机停了他的课,让他这些天不用过来养心殿。
宁高祥面如死灰,死活想不通自己哪里出了差错,遭了父皇的厌倦。
夏景听闻这件事,摇摇头,这宁高祥真会选择时候。
他出宫,将这件事告诉了宁知行和宁守绪,三人哑然,钦佩宁高祥的大胆。
同时,宁知行和宁守绪的心也有些冷。
他们没想到,这事件的爆发比他们预想中的还要快那么多。
他们更没想到,康宁帝的决策是如此的正确,也是如此的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