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57章 劫莲将至,大明复兴

第57章 劫莲将至,大明复兴(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城后方知该县知县崔映淮是前任荆道乾向朝廷举荐的廉吏,此前是候补黄山知县。  

崔映淮的廉要比那定远知县陈致远的廉务实的多,可能是捐官候补出身,崔映淮对民间疾苦了解颇多,上任怀远县后即着手救灾,虽然怀远灾情也很严重,也饿死了人,整体却要比那定远县强的太多。  

各项奏对和钱粮支出也均合赵安心意,不由当众夸了几句,次日一早赵安即到城东查看施粥情况。  

远远就见知县崔映淮带着衙门工作人员现场监督施粥,再见那粥锅均是插着一枝筷子不倒,领粥的灾民也没有哄抢埋怨的,一切看着井井有条,不禁对这崔映淮高看一眼,记在心里。  

他用人虽以团结为主,不管贪官还是污吏只要符合他利益的都用,但清廉务实的官员又哪个不喜欢呢。  

见藩台大人到来,崔映淮等人赶紧要参见行礼,赵安摆手道:“灾民为大,尔等自忙,不必因本官耽误施粥。”  

“嗻!”  

崔知县应声同一众县衙人员继续监督施粥。  

赵安则在各处棚窝查看,因灾民人数太多,怀远县在城东建了两座赈灾营,每日最多可给两万左右灾民施粥。  

县里库粮早已见底,如今是靠城中大户富商捐的粮食在维持,那崔知县更是带头号召衙门人员一日只吃一餐,好将粮食省下来给灾民。  

逛了一圈及派人密访结果都是这崔映淮是难得好官,赵安很是满意便写了条子给崔映淮,让他派人到凤阳府城先行支取两万石粮食应急。  

“眼下省里从上到下都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也是可以克服的,你这个知县只要用心救济灾民,不使灾情加重,本官这个守土官之首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把粮食给你运来!”  

说完,赵安便准备启程继续北上,无意瞥见远处有一妇人用双手提着裙底去接粥,那打粥的差役竟然看都不看就将那烫汤的粥直接打在妇人裙中,而那妇人不仅没有感到委屈,反而是一脸感激的样子。  

赵安不由皱眉来到那差役面前,也没骂这差役什么,只叫人取碗来,随后打上满满一勺粥倒入碗中,之后将碗递给妇人,这才扭头对那发愣的差役道:“若是你亲姐亲妹,你也这般打粥给她们?”  

“我”  

那差役又羞又怕,不敢抬头。  

崔知县见状也是羞愧不已,忙主动请罪道:“是下官的疏忽,回头下官让人从城中多搜集些碗来,大人放心,要是再出这种事,下官自个请辞!”  

“不关你的事,”  

赵安摇了摇头,看向手捧粥碗的妇人,看向那无数连碗都没有的灾民,轻叹一声:“都说我等为官之人是父母官,可百姓才是我等的父母啊。”  

没有斥责崔知县,也没有鞭打这小吏,因为能活人就是大功,细节疏忽在所难免。  

离开怀远县后,赵安下一个目的地是安徽最北边的宿州,途经一大镇时,当地也在组织施粥,但赵安派出的密访人员却发现有个小吏将赈粥米袋底部戳洞,令米粒漏入私囊,再以掺水之粥分与灾民。  

赵安不动声色,命那负责施粥的小吏重煮二十锅,待铁釜烧红时突然喝问这小吏:“你可知这锅中煮的是什么?”  

“小人,”  

小吏被吓的不敢答话。  

赵安怒不可遏竟上前猛的将这小吏推入滚沸的粥锅,厉声道:“煮的是尔等贪墨之胆!”  

又查出当地粮商郑某与这小吏勾结盗卖赈灾米不算,还将霉米掺入赈粮。  

当下提那粮商郑某过来,得知和自己勾结的小吏被活活烫死,郑某吓的当场瘫软。  

“既是要发米财,便叫尔吃米吃到死!”  

犹不解恨的赵安命将郑某与霉米同埋于地窖,仅露郑某头部在外,令其口嚼霉米直至呕血而亡。  

在给老太爷的奏折中,赵安亦将这两件事如实上报,文末写道:“治灾如治疽,必剜腐肉而新肌可生。”  

至宿州,赵安照旧让百里云龙等人先去密访宿州救灾情况,但百里云龙却带回一个极其严重的消息,那就是宿州城外的灾民私底下都在唱一首民间小调。  

“民间小调?”  

赵安一怔,都什么时候了灾民还有心思唱小调?  

问百里云龙灾民们唱的是什么。  

百里云龙迟疑了下,还是如实道:“他们唱的是,是什么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来了.自从来了鞑子兵,十年倒有九年荒。先有高原蒙古匪,后有满洲鞑子帮。烧杀抢掠和奸淫,汉家儿女遭了殃.”  

唱到这,百里云龙实在是不敢再唱下去,因为灾民们唱的这小调分明就是对大清不满,要造大清反。  

赵安却是神色不变:“接着唱啊。”  

“啊?”  

百里云龙无奈只好继续唱道:“一般人家卖儿女,无儿无女去逃荒;编个小曲诉苦难,满洲鞑子不让唱。清兵强迫把词改,要骂祖宗心发凉。凤阳花鼓传四方,一代明主泪流淌。”  

唱完,却见少君饶有兴趣道:“噢,我知道了,这是凤阳花鼓戏。”  

是凤阳花鼓戏,不过赵安听过的是另一个版本。  

准确说,凤阳花鼓戏有三个版本,一是明朝的歌颂版,一个是清朝的抹黑版,还有一个就是赵安现在听到的不满版(白莲版)。  

不过赵安前世传唱度最高的是抹黑版,因为这是清朝官方修订版,或者说鼓励传唱版,因为这版对朱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