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45章 赵剃头

第45章 赵剃头(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乾隆十三年以前,清廷没有规定巡抚必须节制布政、按察。  

由此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一旦巡抚和布政、按察就某件事出现重大分歧时,作为一省最高长官的巡抚无法在制度上压制布政、按察,迫使这两位省级大员按他的意愿做事。  

雍正年间,李卫任浙江巡抚时推行“摊丁入亩”遭乡绅抵制,浙江按察使阳奉阴违,布政使也持观望态度,使得浙江的摊丁入亩工作难以进行。  

李卫无奈只得密折请雍正将布政、按察调离,这才使浙江的摊丁入亩得以进行。  

到了老太爷登基,省里大员的矛盾愈发突出,这才明文规定布政、按察必须受巡抚节制。  

由此巡抚也才成为事实上的封疆大吏,作为一省之长的布政使也渐渐沦为巡抚的属官,等到了晚清时期布政使的权力甚至都削弱到类似财政厅长的角色。  

只不过赵安觉得就算他不配合朱珪的工作,老太爷也不会将他调离,因为将他这个被摘参的粮道提拔为代理藩台,本身就说明老太爷对朱珪已经很不满意。  

朱珪在老太爷那里有了“前科”,因此赵安只要在职权范围内有理有节的“不合作”,朱珪是拿他这个代理藩台没有办法的。  

何况赵安不仅仅是代理一省之长,事实上他还是安徽的粮食厅长、财政厅长,另外还有安徽一半军权。  

完全能跟朱珪分庭抗礼的存在。  

诚然,朱珪作为巡抚可以干预安徽重大财政决策,但他这个“用钱的”巡抚批的条子必须得赵安这个“管钱的”总账会计签字同意才行。  

没有赵安的签字,任何人都别想从安徽的藩司大库拿走一文钱!  

赵安唯一弱于朱珪的地方就是人事任免权,按清廷的制度布政使有考核、举荐州县官员的权力,但巡抚却掌握最终奏报权。  

也就是朱珪不配合的话,赵安是无法保荐官员担任六品以上职务的。  

很明显,赵安如果拿财政卡朱珪,朱珪一定会拿人事卡赵安。  

这就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府院之争。  

安徽缩小版。  

赵安的目的是借助这次救灾防乱“去代转正”,然后同前几年江苏官场一样把个不合群的巡抚排挤走,使安徽彻底为他所有。  

如此,自是不可能一上来就跟朱珪对着干,得温水煮青蛙。  

先利用朱珪的团练办法把安徽的团练控制在手,再利用救灾防乱把安徽“不老实”的官员拿下,尔后再与粮商、盐商等“财阀”势力合作,于安徽实际架空朱珪这个巡抚。  

最后则借助某事,或无中生有某事,集中安徽官绅力量炮轰朱珪,让朱珪自个卷铺盖走人。  

总之,一步步来,急不得,一年两年都可以。  

反正白莲起义还有三年时间。  

朱珪是清流名臣不假,赵安这个豆腐青天也不是虚的,但赵安胜过朱珪的地方就是他这个清官是可以跟贪官合作的,即能统战大多数官员。  

不像朱珪,非黑即白。  

滁州作为紧邻大城市江宁的中灾区情况相对较好,越往北,情况就越严重。  

时已五月,老天爷仍旧不肯下雨,烈日炙烤下淮北龟裂的土地如同老人干枯的皮肤,有些地方的土地旱到缝隙能容纳一个人的手掌。  

用触目惊心已经难以形容,一路过来,只要有村镇赵安必定下车查看,所见水井都已见底,一些村民为了获得维持生命的饮用水,只能跪在干涸的河床上往下挖泥,但挖出的却是带着腥臭味的黑泥。  

运气好若是能挖出一个有积水的淤泥坑,很快就会被渴极了的村民喝光,一些抢不到水的村民甚至还会互相殴打。  

老的骂、小的哭,年轻的打.  

赵安无法阻止这一切,因为他这个藩台大人给不了村民活命的水。  

此类场景也不是个例,而是整个淮北大地到处都在上演的场景。  

他又能阻止多少呢。  

由于所见甚是骇人,赵安稍稍改变了行程,不是直接前往凤阳府城,而是先“巡视”一下凤阳府下辖的几个县。  

不通知地方,直接过去看。  

开始走的都是官道,情况虽也不容乐观,但看着还能坚持,不时还能看到当地官绅在组织百姓自救。  

但很快,赵安下令不走官道,改走当地小道,因为他意识到官道两侧的村镇情况未必就是灾情的真实一面,因为地方官们为了地方形象以及自己的官声政绩,很有可能对官道两侧村镇进行了“照顾式”的包装,如此就令上面下来视察的大官们看不到真实情况。  

而且官道也是眼下救灾的唯一通道,距离官道近的居民点相对也是容易获取救灾物资的。  

且官道两侧居住的村民经济条件也是相对要好一些的。  

事实果然如赵安所料,远离官道的村镇情况惨不忍睹,途中看到的饥民形同鬼魅,个个衣衫骨瘦如柴,两眼深凹,两颊皮肉下垂,如同丧尸。  

这些饥民除非马上得到粮食,否则最多三五日肯定会暴毙。  

此类饥民于历史上也有个专用名词,即“饿殍”。  

若不是赵安一行有上百人,且一看就是官府的人,恐怕早有饥民要冒险过来抢掠他们携带的粮食了。  

救灾的措施已经颁布,粮食也正在往灾区输送,但这都需要时间。  

除了了解情况,赵安什么也做不了。  

心中却是对朱珪愈发恨起来,如果朱珪去年就重视安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