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18章 两江第一能吏

第18章 两江第一能吏(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情接待。  

从头到尾脸上笑容不绝。  

咨询结束,那书办竟拿出一张表格让几人“打分”,说十分最高,一分最低。  

“分数越高,说明几位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分数越低,则说明几位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那样我们就要改进,争取下回让几位非常满意。”  

总督大人给了娄老师一个眼神,娄老师立即在这表上填上拾字,意思非常满意。  

原以为这样就行了,未想那书办又要娄老师留下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说回头上面会抽查回访,确保打分真实有效。  

总之,听的总督大人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那赵有禄竟能想到这些约束属吏的手段来。  

别说,效果很好。  

搁从前百姓到衙门办事,第一步先递门包,第二步再递纸笔费,交两次钱后才能给办事。办事过程中百姓也都是跟受气小媳妇似的在那粗气都不敢喘,一切都由书办小吏说了算。  

现在,真正做到官民一家亲,光这个办事态度就值得学习。  

若天下所有衙门都如江安粮道衙门这般做事,百姓再苦他也不会怨官府,如此,又怎么可能受那白莲邪教蛊惑与朝廷为敌呢。  

下意识的,总督大人便想将粮道衙门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用以整顿两江地界越来越坏的吏治。  

出来后,总督大人又被值房门口边上挂的小木牌吸引住。  

木牌上没写什么字,就贴了五朵看着好像笑脸似的小标签。  

再看其它值房,有贴三朵的,有贴四朵的。  

还有一间一朵没贴。  

不禁觉得奇怪,好奇过去一探究竟,人还未走近,就听里面有人在训斥:“道台大人再三要求微笑服务群众,你们为何不照此办理?  

你们是对道台大人的规定抵触,还是对群众有什么不满?再这样下去,不说你们这个月的绩效能不能拿到手,我看你们这差事也不用干了.”  

凑近一看,三名书办满脸通红的站在那低头认错,接着不约而同大声背诵起来:“食公俸之人当思百姓不易.”  

前后大约不到百字,句句围绕百姓二字,句句不离百姓二字,听的总督大人头皮都要发麻。  

这比抓十个百个贪官都更让人触及心灵。  

“老师,你看那?”  

娄老师伸手指向远处的粮道大堂,那边有一些百姓正在围观什么,蛮热闹的。  

“去看看。”  

总督大人当即移步,到了地方不由怔住,原来是那大堂内摆了一口铁棺材。  

棺材上赫然刻有“贪官污吏,誓不共戴天!”九个大字。  

围观百姓们站在一条红布拉的“警戒线”外无不唏嘘,都说新来的粮道大人是难得的清官,安徽百姓有福了。  

总督大人微微点头,却不见那赵有禄身影,便让娄老师叫住一衙役询问,结果衙役告知今天是粮道为民日,所以道台大人出去为民做事了。  

“不知赵大人如何为民做事?”  

“你们来时看到衙门附近那条臭水沟了吗?”  

衙役指了指外面,笑道:“我们赵大人就在那臭水沟带头清淤呢。”  

“噢?”  

娄老师震惊,因为他跟赵安“分手”才一个时辰,这小子就跑去清淤?  

是未卜先知料到总督大人来暗访,还是那小子真就把为百姓做实事当成为官准则?  

否则,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就干上了?  

当下将情况告知总督大人。  

“堂堂四品官带头清淤?”  

总督大人的两名护卫发出质疑,怀疑这位赵粮道多半是装装样子搏取名声的,说不定就在那出个场,压根没干活。  

娄老师没吭声,因为也吃不准。  

“是不是,看了便知。”  

总督大人轻笑一声,于好奇心驱使下带着三人前往清淤现场。  

赵安不是神仙哪知道前脚走,后脚总督大人就来暗访,送走娄老师后就来参加清淤了,因为今天不仅是粮道为民日,也是臭水沟改造工程的启动日。  

江宁府和上元县相关官员来了不少,围观的百姓也特别多,如此绝佳演出机会,赵安怎么可能不利用呢。  

到地方二话不说卷起裤腿,拎起下属准备好的铁铲在江宁府、上元县一干官吏吃惊目光中带头跳进臭水沟,踩着那齐膝深的污水一铲一铲将淤泥铲出堆进竹筐中。  

此时虽春暖花开,温度相对还是很低,赤着双腿站在满是腐臭的淤泥中,那滋味可想而知。  

然而,赵安自始至终都没有皱眉,也不是挖几铲就让属下代劳,而是如一头孜孜不倦的老黄牛般默默干活。  

不去看江宁府官员惊的快掉下巴的神情,也不去看岸上围观百姓激动的目光,就是默默干活。  

也从不去想现场的焦点在哪。  

因为,焦点就是身穿黄马褂的他。  

江宁府和上元县的官员被赵安这架势弄的尴尬了,跳下去一块干有损体统,不下去站在岸上又似乎说不过去。  

现场除了上元县组织的民夫外,还有不少居于臭水沟附近的居民自发参加清淤,赵安的带头作用令得现场“干群”关系极为融洽,干劲十足。  

“大人,百姓们都在朝您竖大拇指,说您是这江宁城最爱百姓的好官。”  

负责挑泥的百里云龙偷偷给少君汇报了下舆论热点。  

“嗳,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值百姓如此夸赞,再说我做这些事也不是为了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