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7章 欢迎加入小贷党

第7章 欢迎加入小贷党(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廉有廉的好处,贪有贪的好处。  

廉吏于民有益,贪吏于赵安有利。  

赵安是要窃夺老太爷家产改朝换代的,如此,似乎用贪吏要比廉吏更有效果。  

因为廉则无把柄。  

无把柄,又如何驱使这廉吏做那谋逆之事呢。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邪的道理。  

偏赵安要走的是廉吏眼中的邪路,这就天然矛盾。  

想让一个清廉奉公的传统士大夫抛弃忠君爱国理念跟着造反,难度不是一般大,毕竟满清占领中国已有一百余年。  

一百多年的各种阉割洗脑包括频发的文狱大案,导致这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读书人深信紫气东来就是华夏的政治正确。  

反清,则是最大的不正确。  

一些地方这种正确到了何种程度呢?  

连学宫里的孔夫子都剃发留了辫子!  

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甚至不知唐宋元明,只知有清。  

赵安前世尚有满清都亡了上百年还有不少人为这个王朝唱赞歌,誓死维护这个异族侵略政权,一听到谁说满清不好就给人扣破坏帽子,况眼下是满清实实在在的殖民时代。  

越是清官,对这个理念就越是笃信。  

满清国初所谓四大廉吏的于成龙、彭鹏、张伯行、田文镜哪个不是对清廷忠心耿耿。  

自古以来,清官绑定的就是忠臣二字。  

所以,指望清官造反跟母猪上树差不多。  

除非赵安从娃娃抓起,培养扶持一批反当下政治正确的储备人材,否则,他很难利用清廉官吏挖老太爷墙角。  

哪怕再欣赏这些清官,旧朝未灭新朝未立前都无法用之。  

没办法,双方根本对立!  

贪官则不然。  

贪官的道德天然具有灵活性,时高时低,而低的时候占多数。  

于贪官而言,利益第一,其它第二。  

虽然贪官也有忠臣,但大多数贪官与忠臣二字是绝缘的,否则也不会一到王朝末年大量官员投降。  

贪官首先顾的是自家利益,其次才是国家利益。  

前明末期便是如此。  

顺来降顺、清来降清。  

代表人物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世家的曲阜孔府。  

所以贪官只要有把柄落在赵安这个顶头上司手中,赵安就能很顺利的驱使他们做事,也极易引导这帮贪官一步一步走向“不归路”。  

等到这帮贪官发现自己上了赵大人反清贼船时,为了自保,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一头走到黑。  

因为那个时候再揭发的话已经迟了。  

反亦死,不反亦死,不如反一下试试,说不定赵大人真能黄袍加身呢。  

这便是使廉不如使贪的道理。  

既然不可能把安徽粮食系统的官吏全部拿下换上自己人,赵安自是选择发挥贪吏的主动性,把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拉上船。  

仅事实而言,这就是明显的妥协。  

然而对贪吏的妥协与赵安给自己打造的清官人设并不矛盾。  

我不阻止你们贪,但我这个道台大人可以不贪。  

或者说,赵安可以把所谓的贪变成一个制度上让你们正当光明享受的待遇。  

只要你享受这个待遇,那你就得替本官做事。  

等把这帮贪官的价值挖掘干净,咱们再议一议退休的问题便是。  

“要继续深挖,加大力度!”  

赵安给清吏司新的指示,就是继续在单位内部开展揭发运动,除了作为省直的粮道衙门,接下来范围还要扩至所有下属单位和业务管理对象。  

争取半年内将粮食系统所有工作人员过一遍,如果有必要的话把与粮食系统打交道的商人也过一遍。  

同样采取分别谈话的保密式办法。  

人性这块,让你主动交待问题你多半死扛不交待,但让你交待同事的问题,又替你保密,就没几个死鸭子了。  

同时,被揭发的官员挨个到清吏司接受审查,将揭发材料与他们对质,要求这些官员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写下悔罪认罪书。  

悔罪认罪书说白了就是这帮人的把柄。  

谁不听招呼,整理卷宗移送按察使司蹲号子去。  

谁听招呼,粮食系统内上升通道就无条件对你敞开,优秀员工、年度杰出官员等荣誉称号,赵安可以无限量批发出来。  

反正粮食系统他说了算。  

清吏司是赵安新设机构,主事的韩、肖二人是他从扬州带来的漕帮子弟,自然一切都以少君为中心。  

即使韩、肖二位秀才不知道少君为何说使廉不如使贪,但只要能帮少君做事,二位秀才表现还是十分积极的。  

另外两个秀才被赵安分别派在了衙门内部两个“科室”熟悉情况,百里云龙带来的一众护卫也被安排为衙役,均享受粮道衙门的正式工待遇。  

等岳父丁太他们过来后,赵安就要设立类似府堂一样的办事机构,通过这个办公室机构将粮道衙门的权力集中到一处。  

想要半年内把安徽粮食系统过一遍,光靠韩、肖二人肯定不够。  

赵安的办法是从“过关”的小吏中挑人充实清吏司,从上而下清,一边清一边充实人手,确保清吏司这个新设机构成为粮道系统的“尚方宝剑”。  

不能过关的则移送法办,该革职的革职,该送进去的送进去。  

第一个过来写悔罪认罪书的是通判郑符阳,来时两眼圈黑的跟大熊猫似的,胡碴子都长了许多,可见昨天夜里肯定没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