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伙想不想当官?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伙想不想当官?(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准确说,不知道福长安那小子为何看上他,难道就因为他是和中堂的狗腿子?  

外边怎么议论,赵安管不了,也没兴趣管,这几天除了忙着分打非的赃,就是在走前把扬州这边的事给安排妥当。  

首先就是府学接班人的事,为此特地给老太爷上了一道折子。  

除了将自己担任扬州府学教授以来扬州教育事业取得的突破成就聊表一番后,就是提出自己蒙皇恩升任江安粮道,那么按规矩当辞去扬州府学教授一职,故向朝廷推荐现任府学学正马副校长接任自己的教授一职。  

理由当然是马副校长工作负责,办事认真,对于府学革新各项事宜推动积极,是一个可以大胆提拔、放手任用的干实事官员。  

在老丁提醒下,赵安又在折子中请示自己既任江安粮道,原有江苏督学委员、巡漕御史两个兼职朝廷是打算撤去,还是继续保留。  

老丁估计孙女婿的巡漕御史职务多半是要撤消的,因为粮道本身就是督粮职责,无须再加御史兼衔。  

分析江苏督学委员这个职务朝廷可能会保留,毕竟和珅还指着他在江苏全省推广借读,而江宁府的教育产业经济价值并不弱于苏州,充分挖掘的话能给内务府带来不少收入。  

就算要撤,也得等赵安把江宁的教育完全商业化后,这会撤了那赵安作为安徽的官就没资格插手江苏教育界的事。  

赵安认可老丁的分析,折子写完就交折差快马送京,之后将自己有意请岳父到江宁帮自己处理庶务的事给说了。  

因过年原因,没把叔丈人丁平抽大烟的事跟婉清说,打算临走时再说这事,省得大过年的丁家再闹的鸡飞狗跳。  

“你高升粮道,身边是得有信得过的人帮忙才好,你赵家那头又没什么人,只能我丁家出人了。”  

老丁欣然同意长子一家跟孙女婿去江宁上任,这不仅表明丁、赵两家是牢不可分的盟友,也能顺便给长子谋个编制。  

粮道衙门是正四品单位,丁太也有秀才功名,不能直接任官,当个典吏是没问题的。  

女婿是粮道一把手,过个一两年不经考核直接举荐岳父为官不是手拿把掐么。  

如果不是小儿子执意要走科举正道,老丁肯定也让小儿子走这条官场捷径。  

为了让孙女婿跟长子一家到了江宁后能够尽快适应下来,老丁又主动提出可以再派几个老家人跟他们一块去。  

“多谢祖父!”  

赵安自是求之不得,顺便将负责贩盐的兴隆号两个小伙伴跟老丁说了,请老丁这个县尊大人能够多照看他们,毕竟包、杨二人以前没做过生意,有老丁这个县尊出面做他们的“保护伞”,哪怕一开始小打小闹都行。  

主要是把路子摸熟,把贩盐的道道搞清楚,等赵安在江宁站稳脚跟再投入资源做大做强。  

孙女婿的事就是他丁家的事,老丁没有不应的道理,说不成自个从户房和三班找几个精明的去兴隆号帮衬包、杨二人。  

江湖上的事由漕帮负责解决,官面上的事由老丁这个县尊解决。  

赵安没有意见,让老丁今年一定要把水利工程搞起来,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弄个烂尾工程在那,因为这关系抚台大人对他的举荐。  

“孙儿这江安粮道是安徽的官,虽驻江宁,但江苏的事孙儿恐怕有心无力,祖父这边要多与府台大人走动,省里几台衙门该打点的一定要打点到位,万不可小气。”  

老丁手里有笔款子,倒是无须赵安给他留钱,兴隆号和咸丰行一旦办起来大量社会资金就会朝“小贷党”集中,老丁届时需要用钱直接内部转账即可。  

老宋那里,赵安意思仍是到四月份吏部小捐名单出来后花钱买一个正印实缺,不走巡抚大人路子,也不走和珅、福长安的线。  

原因是赵安已经被外人视为和珅狗腿子,如今又和福长安搭上线,巡抚福崧那边更是关系极近,属于脚踏三只船。  

如此,老宋没必要再搭谁的线,直接硬碰硬拿钱砸就是。  

又请老丁等县衙开印后把巡检司那边清理一下,他打算调些漕帮得力的属下充实巡检司,如此就能以官方名义先训练一批骨干。  

巡检是九品官职,所辖的巡兵多的二三百人,少的只有几十人。  

通常是用于缉私查盗,官府有事仅凭衙役无法压制或维持时就会出动巡检司的巡兵,若巡兵和衙役都不顶用,那就只能出动驻军。  

类似地方保安部队。  

甘泉县是人口大县,所辖巡检司有巡兵二百五十人,赵安意思保持原有花名册不变的情况私自增加一百人,形成三百五十人的编制。  

一应开支由“小贷党”自行解决,反正本来巡检司的开支也是县太爷承担,不占用清廷的“军费”。  

只有刀把子才能对付催收的道理,老丁自是明白,二话没说就把这事当成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来办。  

安排完这些事,赵安又抽空去了漕帮,告知丁九等人自己将往江宁任职的事,众人听后自是一番恭贺。  

“我打算带些人去江宁,要不然到了那边没个使唤的人可不行。”  

赵安将包括百里云龙、庄迎九、任朝阳等在内的二十人名单开给丁九,又叫丁九举荐几个有秀才、童生功名的帮众跟他一起去江宁。  

这是打算用自己人替换掉粮道衙门原有的办事人员,把粮道衙门打造成一个据点。  

另外则是让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