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清妖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禄,你个小天才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禄,你个小天才(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多的教室,你借读生再多又有什么用。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苏州府学位于苏州城的黄金地段,周边全是密密麻麻的商铺,一块空地都没有!  

“学位房跟府学借读名额绑定的话,那这房子就必须建在府学边上,且一盖起码得几百间,这得多少地皮?那些商家又皆是逐利之人,岂肯搬离原址?若用强,必民怨沸腾,故而学生以为这事得不偿失,还请大人三思!”  

作为心腹幕僚,吕先生必须提醒恩主这件事潜在的巨大风险。  

苏州可不是扬州,不仅是省城所在,还有织造衙门,真为了盖学区房大规模逼迫百姓让地,肯定会让自家恩主的风评一落千丈。  

苏州要注意影响,江宁那边难道就不要注意了?  

得更注意!  

常州、松江也有很多退休官员在老家居住,朝中江南籍的官员也多,这些人的意见都是要重视的。  

总之,强力推进学位房建设不可取。  

别最后钱没挣到,反倒把顶戴弄没了。  

起码在江南几府不可取,江北倒是可以做做。  

只这样一来,收入就要少许多。  

赵安在边上默默听着,没开口说话,事实上他确实疏忽了吕先生所说的两点。  

之前他在扬州府学外面是打着教育名义腾空租户改建宿舍,而不是把房子扒了,这才没什么阻力,更没什么影响。  

你真的大规模动迁看看?  

有的是扯皮官司等着你。  

“先生所言甚是,本抚是有些考虑不周了。”  

抚台大人摇了摇头,看向赵安不无遗憾道:“赵委员的主意是好,但如吕先生所言真做起来却难,本抚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使本省士绅对本抚皆有怨言。”  

“大人,其实不必这么麻烦的。”  

赵安屁股微抬。  

“噢,赵委员有何良策?”  

刚被浇息了兴奋劲的抚台大人兴趣立马又恢复了点。  

“原址无法修建学位房的府学,只要抚台大人不反对,下官这个督学委员可以将这些府学迁到人少地多的地段,如此自是不费什么周章。”  

说完,赵安的屁股又微微落了点下去,始终保持那种恰到好处的卑恭。  

挺难为他的。  

“嗯?”  

抚台大人和吕先生都被这一大胆想法惊呆:迁校?  

“对啊,可以将府学和文庙迁走啊!”  

抚台大人一脸怎么他就想不到这好主意的样子。  

吕先生则是眉头微皱,开口依旧反对:“赵委员说的府学搬迁怕是不行,无故擅动文脉,不管是地方还是朝中必定有人反对,皇上那里怕也不会同意。”  

这一说,抚台大人的脸色顿时又凝住。  

赵安却道:“我大清到本朝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各地府学虽是历朝文脉留存之地,但多在城中热闹繁华所在,一来学子不得清净,二来道路也是拥堵,不利城中格局”  

什么意思呢?  

打着舒缓城市交通,还学生朗朗读书环境名义迁校。  

抚台大人脸色瞬间再次舒缓下来,他的巡抚衙门离府学不远,府学那边一放学周边“交通”堵塞情况就相当严重,加上小摊小贩穿梭其中,那路就更加难走。  

有时连官员的轿子和马车都得靠边停。  

如果把府学和文庙迁到别的地方去,无疑将极大改善“交通难”的问题。  

但这却不是赵安提出迁校的最重要理由,他还有一个杀手锏。  

“据下官所知,本省府学皆为前明旧校留存至今,虽说前明已亡百余年,但民间复明之心仍是不绝学子入府学读书定会知晓府学过去,又见碑刻楹联尽是前明年号,学子日日都见,很难不会心生怀念前明之心。”  

说到这,赵安顿了一顿,续道:“下官听闻当年圣祖爷平定三藩时,云南就查出府学藏有永历伪朝典籍,圣祖即命云南学宫全部迁新址重新,旧学宫改作义仓或衙署。  

有此先例在,我江苏完全可以照搬,新建学宫一律仿盛京式样,远离旧城碑林,明伦堂悬《圣谕十六条》,再立本朝名臣牌位,斩断前明于本朝教化之影响.“  

简而言之,赵安的意思以消除明朝在大清教育体系的任何痕迹为搬校的最大理由,有这个大义在,谁敢反对?  

老太爷知道了都得叫好,因为这是老太爷毕生从事的工作。  

只是老太爷光考虑表面文字,没考虑把根断掉。  

“妙,妙,妙啊!”  

抚台大人又起身了,仍是不受控制的起身,没办法,赵委员这个小天才太他妈的天才了。  

把个挣钱的买卖硬包装为大清千年教化做贡献的大好事,还极其准确命中皇上的命门,皇上一高兴,说不定过完年孙中堂就不用来两江了。  

这缺德事赵安也不想干的,可要不把府学搬出来,他的借读也不好搞。  

吕先生怎么看这事?  

怎么看这事不知道,但看赵委员的眼神却是很亮,但吕先生又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先搬哪座府学。  

“就先搬苏州!”  

抚台大人一锤定音,苏州府学作为江南诸学之冠必须得为全省府学打个样。  

苏州都搬了,其它学校不搬的话,那就是不给巡抚大人面子。  

作为幕僚,吕先生见恩主心意已决,便就具体事项提出问题。  

其认为府学搬迁容易,但搬到新地方肯定会让师生感到不方便,周边设施如果不齐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