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二百零二章进击的殷王李象,算计诸国以肥殷

第二百零二章进击的殷王李象,算计诸国以肥殷(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丽等国开战。”  

“身毒已经分封了两名亲王国,三个郡王国,五个公国。”  

“接下来,最适合分封的莫过于殷洲和商洲。”  

“商王虽已就封,商国却还属于一片草莽的阶段。”  

“商王毕竟是王上的嫡亲叔父,陛下的嫡亲兄弟。”  

“再怎样,陛下也不可能在商国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就贸然分封商洲。”  

“因此,臣大胆猜测此次分封宗室决然是以殷洲为主,那有些事情就可以商榷一番。”  

“依制,朝廷对于就封宗室的支持,亲王五十万人,郡王三十万人,公爵二十万人,侯爵十万人,伯爵八万人,子爵五万人,男爵三万人,这些都是大唐会承担迁徙耗费钱财的人口。”  

“除此之外,各藩国想要从大唐招揽更多的人口,就需要自己承担花销,最多不能超过一百万人。”  

对此,众人深以为然,哪怕是殷王李象为陛下亲子,也只能从大唐迁徙三百万人,这些人大多数还是党项人、吐谷浑人、羌人。  

像汉王李恪、钟离郡王李景恒都只允许他们迁徙一百万人,大多数都是士族,或者是具备一定技能的百姓,像匠人、士子、农人、牧民等等。  

否则,不加以限制,大唐拢共才四千五百万汉人,不得全被拉往各个藩国。  

最近一段时间,大宗正院已经开始有所转变,随同宗室就封的人口主要以大唐新近征服的人口为准,服用了翻译魔芋,通晓汉字、汉语,多为漠北、西海、西域、河中等地百姓。  

大量汉人通过传送阵迁徙前往其它边疆行省,从而达到大唐对当地的完全控制和治理。  

“继续。”  

李象侧耳倾听,示意道。  

“相比于从大唐迁徙人口,掠夺玛雅是最佳的选择。”  

“玛雅人本身就是资源,1400万人口,分润给诸多宗室,那可都是建国之基。”  

“再者,玛雅人同样会种植、畜牧,粮食、牲畜,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东西。”  

“我想没有一个宗室会拒绝王上伸出的橄榄枝,甚至王上可以和商王联手,陛下一定会支持您。”  

狄知逊胸有成竹的补充道。  

“寡人明白了。”  

听到这里,李象已经知道了他的想法。  

徐孝德得到了启发,建议道:“臣以为我国可以借此机会奠定疆域扩张方向。”  

“殷洲、商洲并没有完全分割,陆地上相连,只是这条路太过崎岖,大多为崇山峻岭。”  

“正如我国一开始确立发展造船业的那般,未来,海洋必然是我国同商洲来往的最佳交通方式。”  

“我国完全可以在这一次进攻玛雅的过程中,出让部分利益,从而换取与分封诸王确立边界。”  

“就像是玛雅文明所在的尤卡坦半岛,平均宽约640里,地势南高北低,北部多热带草原,南部则为热带森林,东岸陡峭,多海湾、岛屿,西岸低洼,多荒凉沙滩,极适合人族生存。”  

“必然会有藩王看中这一块地域,我们便可以拉拢他,许之以诺。”  

‘好主意!!!’  

顿时,一众殷国重臣全都意识到了这个举措的前瞻性。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殷洲大陆的广阔,更没有国家比殷国更了解这块土地,那些分封宗室更不清楚,他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定下对己方有利的边界,为子孙后代做准备。  

“寡人会先行前往九叔那里一趟,再行返回大唐。”  

面色坚定,李象做出了选择。  

大唐在各个藩国王城都建立了传送子阵,由锦衣卫派人监管,李承乾定下了一个规矩,藩国之主必要时可以动用一次传送阵,人数限制在一百以下。  

他必须要先传送到玄鸟城(商国都城),同李治达成协议,借助李治的传送机会,一并返回长安才能实现这一策略。  

“王上英明。”  

众臣纷纷表示支持。  

大洋彼岸的大唐,长安城,太极宫,两仪殿。  

“陛下。”  

“臣以前隋刘焯的《皇极历》为范本,编撰了《唐历》。”  

“请旨施行。”  

钦天监正上官澄沉声禀报道。  

“可。”  

微微颌首,李承乾允准了这一提议。  

前隋刘焯的《皇极历》是一部优秀的历法,对后世历法有重大影响,由于种种阻挠而未能颁用。  

唐高祖武德二年颁行的《戊寅元历》与之相比,可以说是垃圾,历法对于任何一个朝代都具有无法比拟的重要性,这也是他还没有登基时就让钦天监修历的原因所在。  

“钦天监正拟历有功,赐金紫光禄大夫”  

“谢陛下!”  

上官澄面色一喜,朝廷推行了文武不同的勋官制,金紫光禄大夫位列文勋第二等,仅次于开府仪同三司,享受从二品的待遇,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恩典。  

“你且自去。”  

摆了摆手,李承乾下了逐客令。  

“是。”  

上官澄连忙下去准备在全天下推行《唐历》。  

殿中只剩下一个姿容俊伟、仪表堂堂的中年人,颇具仙风道骨。  

“李淳风。”  

“你已经突破了炼气期,想来布设育灵阵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注视着中年人,李承乾淡淡道。  

数月之前,他就已经用测灵碑测过了李淳风,这家伙虽然只有地灵根,却是五行俱全,修习阵道的最佳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