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一百九十八章汉国建立,雄心勃勃的李恪

第一百九十八章汉国建立,雄心勃勃的李恪(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无疑是绝对的压制。  

文成公主李雪雁给亲弟弟提供的支持中包括了吐蕃人,来自吐蕃大相禄东赞的人情投资,这可比李恪的后续支持更加方便,毕竟,吐蕃、泥婆罗毗邻身毒。  

“安阳郡公。”  

“不知南蛮都督府可否?”  

李景恒目光中满是期冀的看着秦怀道。  

秦怀道摇了摇头,拒绝道:“非是不愿,而是不能。”  

“陛下有旨,延边都督府若有闲暇,自可给予分封宗室一定帮助。”  

“只是南蛮都督府已经接到了圣旨,原昆州刺史爨弘达被授予了南中将军一职,临时统御南中五万郡兵、县兵,协助进攻六诏、骠国、阿拉干。”  

“殿下在身毒东部立国之时,末将要扫平天南障碍。”  

“那汉王?”  

李景恒有些不甘心的询问起了李恪。  

“恐怕葱岭都督府无力支持汉王,河中、康居两大都护府正在聚兵准备对大食发起进攻。”  

“葱岭都督府的五万葱岭军不仅要维持住治下,还要派遣一部分前往吐火罗,镇压当地。”  

秦怀道给了他一个确切的答复。  

顿时,李景恒哑口无言。  

“南蛮都督府已经打通了通往身毒东部的通道,殿下可以率本部五千护卫兵临迦摩缕波国都。”  

“如此一来,迦摩缕波国群龙无首,必然为殿下逐个击破。”  

虽然秦怀道不能直接为其提供援助,却还是给了一个方略,算是结一份善缘。  

“多谢安阳郡公。”  

李景恒脸上露出了一抹感激之色。  

贞观十七年,五月末,大唐开始了分封,汉王李恪、钟离郡王李景恒各领五千护卫从长安经传送阵直达葱岭都督府、南蛮都督府。  

六月初一,汉王李恪亲率五千王府护卫精骑,长驱直入迦湿弥罗国,一举攻破了其国都拨逻勿逻布逻城(今克什米尔的斯利那加),以左卫将程处默、右卫将李崇晦各领一千骑全取迦湿弥罗国全境。  

“王上。”  

汉王傅崔虞喜气洋洋的禀报道:“迦湿弥罗国方八百余里,人口百二十万,盛产水稻。”  

“国中囤积的粮食足以数百万人吃用一年,还有大量耕牛、马匹。”  

“只是匠作技术有些简陋,只能打造一些粗犷的铁器,不过,当地有金、银、铜、铁矿。”  

“好。”  

汉王李恪直拍掌叫好。  

迦湿弥罗国是身毒西北部三国之中最弱的存在,收获如此之多,可见身毒富庶如斯。  

“王上。”  

“臣斗胆谏言。”  

“迦湿弥罗国位于身毒河上游东岸的喀布尔河谷地、兴都库什山脉南麓。”  

“西经开伯尔山口即吐火罗各部,北邻葱岭都督府。”  

“南部即犍陀罗、信德国,东部是戒日王朝,易守难攻。”  

“汉国应立都于此,即可开国建制,以彰吾大唐之风。”  

汉王少傅王弘让郑重建议道。  

“臣等附议。”  

王弘直、谢瑜、谢曜、沈智渊、陆敦信等汉王核心班底无一例外,全都赞同这一提议。  

大唐给予汉国的帮助仅限于五十万人,这五十万人分批通过传送阵,要耗费1000枚中品灵石,重点是灵石只掌握在内务府,也就是说,他们想要得到都不可能。  

接下来,江南士族、淮南士族要源源不断的为汉国输血,必须经过葱岭都督府,或从河湟行省经象雄,或从河湟行省经西域行省,这两条路可都不近,最快需要三个月,慢则一年半载,这还得是配齐了马匹的情况,要是步行,把自己累死恐怕都不可能走到。  

因而,汉国国都设立在距离葱岭都督府最近的地方是最符合发展需求的,背靠大树好乘凉。  

“可有选址?”  

李恪直接问道。  

“有。”  

汉王司马王弘直赶忙掏出了地图,这是葱岭都督府亲自派人测绘所制迦湿弥罗国全图,上面标准了地形地貌、城池等等,一应俱全,已经用朱砂标注出了一个地点。  

“王上请看。”  

“这里背依高峻的大雪山(喜马拉雅山),面向宽阔的身毒河大平原,东侧是秀丽的拉瓦尔湖,西侧是一片开阔的河谷地带,群山起伏,湖水清澈。”  

“如若在此定都,修筑道路,东可进吐火罗,西能达戒日王朝,南沿身毒河直至海,北抵葱岭城。”  

王弘直指着地图上一个显目的地方,阐述道。  

不只是他,其它人同样知晓这一规划,确切来说,这是他们共同的决策。  

“司马以为修筑王都需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何时竣工?”  

接着,李恪问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王上。”  

“我们需要大唐的工匠、水泥。”  

“有工匠烧制砖瓦、水泥,只需要动用十万人,日夜兼程,不出半年就可以落成。”  

“而且,臣说的是仿效长安,建有99坊,内外城郭、宫殿的大城。”  

王弘直连忙补充道。  

根据大宗正院的法制,长安为108坊,亲王国都只允许建99坊,郡王国都90坊,公国都81坊,侯国都72坊,伯国都63坊,子国都54坊、男国都45坊。  

“可。”  

沉思之后,李恪开口道:“即日起,开国建制,新的国都取名为未央城。”  

“未央城尚未竣工之前,以拨逻勿逻布逻城更名为上林城,暂为国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