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一百二十七章晋王扮猪吃老虎,打了鸡血的李泰

第一百二十七章晋王扮猪吃老虎,打了鸡血的李泰(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稚奴。”  

“你这是做什么?”  

晋王府中,长孙无忌充满了压迫感的目光落在李治身上,大声质问道。  

“是啊,殿下。”  

“东宫提出来的建议,您为何要同意。”  

“原本只是东宫和吴王一方,只要我们与魏王不同意,陛下自然不会允准。”  

此时此刻,褚遂良同样也感到很无语。  

关陇门阀只知道他们支持晋王上位,却不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晋王自作主张。  

这样一站出来,就像是太子、吴王、晋王三方逼宫,魏王党羽反而做出了最符合他们利益的选择。  

总而言之,他们这些人平白给太子助力,一点好处没落到,等于白打工。  

“舅父。”  

一如往常,李治小脸依旧一副怯懦模样,弱弱道:“我娶亲那日是嫂嫂在张罗,我”  

‘唉!!!’  

见状,长孙无忌、褚遂良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这倒霉孩子纯粹就是想帮一把东宫还人情。  

“稚奴。”  

看着李治,长孙无忌苦口婆心道:“你是晋王,你是陛下嫡子。”  

“普天之下有资格坐上那张皇位的除了太子、魏王,就只有你了。”  

“太子行事癫狂不羁,魏王迂腐,受山东士族摆布,他们上位,那这天下还有希望吗?”  

“唯一的希望就在你身上,这次就算了,下次你要做什么,提前跟我商量。”  

“还望殿下多听赵国公之言。”  

褚遂良直接帮腔,完全没有将李治看作是一个成人,一个亲王、皇子。  

“舅父。”  

“我错了,我下一次不会了。”  

李治有些自责的低下了头。  

“天也不早了。”  

“我和登善须得去应对诸王回京之事。”  

“就此告辞。”  

说话间,长孙无忌完全没有等李治回答,径直同褚遂良走出了晋王府。  

“他们怎么敢?”  

注视着二人远去的身影,晋王司马李敬玄义愤填膺。  

“呵呵!”  

李治抬起头,俊雅的面庞上不负方才怯懦,有得只是沉稳和坚毅,柔和的眼眸中彷佛星空般幽暗深邃,让人根本分不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  

“赵国公、长史越来越不把殿下放在眼里。”  

“看来,关陇门阀的力量已经开始有所转变,他们急了”  

“殿下猜的不错,有些人正在下注,有些人还在观望,朝局的变化与天下情势息息相关。”  

“太子看似游离在外,实则东宫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平灭薛延陀,收草原为己用,只此一条便足以让太子名留青史,盖压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  

“于大唐而言,边疆将领、朝中文臣何尝对太子不是崇敬有加。”  

角落处走出来的李义府始终一副阴恻恻的表情,如同隐匿在阴影中的毒蛇一般伺机而动。  

“这才哪到哪。”  

回到了正殿主位上,李治神态悠闲的端起一杯清茶,笑着说道:“赵国公、褚先生以为本王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打着本王的旗号拉拢朝臣,聚集关陇门阀之人。”  

“殊不知,没了本王这个由头,这满朝文武有几人会听从他们的话。”  

“夺嫡之争,本王是文德皇后亲出嫡子,可不只是一个令人摆布的傀儡。”  

李敬玄、李义府不由得望着李治。  

“若本王今日不站出来,大兄何以知晓我和四兄并非一类人。”  

“尽管大兄迟迟未曾露面,但这长安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曾脱离他的控制。”  

“东宫的动作难道只是偶然,本王不这么认为。”  

微微一笑,李治展露出了一名帝王之子的气度和谋略,似幼龙般啼鸣。  

“臣赞同殿下之言。”  

李义府拱手说道:“朝堂所谓的夺嫡之争只是一个遮掩幌子,太子与陛下较量,这才是事实。”  

“吴王为何出现在殿上,一度逼得魏王束手无策,以至于殿下才会出现。”  

“山东士族、关陇门阀、江南士族,这便是三颗棋子,天下庶族同样是一颗棋子。”  

“就目前来看,陛下以山东士族、关陇门阀为棋子,太子以江南士族、天下庶族为棋子,二者无所谓谁占据上风,只是太子完全看穿了陛下的手段,径直跳出了这方棋盘。”  

“与其说陛下失去了分寸,倒不如说是太子把世家门阀全部算计在了其中。”  

“这一点从江陵萧氏三方下注来看,足可见太子英明决断。”  

“殿下,江陵萧氏嫡女”  

李敬玄有些拿不准。  

“要,为何不要?”  

“江陵萧氏可是兰陵萧氏主支,单单有关陇门阀的支持,本王还不足以站稳脚跟。”  

“他们若是进来了,那该着急的反倒是赵国公、褚先生。”  

耸了耸肩,李治故作调侃的说了句。  

“殿下睿智。”  

李义府、李敬玄对视了一眼,显然是赞同李治这一行为。  

为君者自然不能为臣下所摆布,关陇门阀又如何,要不是晋王羽翼未丰,何至于一直以孱弱面貌示人,引入另一股支持势力恰恰是维持平衡的最佳手段。  

“司马。”  

“本王叮嘱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就在这时,李治询问了声。  

“禀殿下。”  

晋王司马李敬玄表情一肃,正色道:“依唐制,亲王傅一人,从三品;谘议参军一人,正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