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 第7章张氏接头风格

第7章张氏接头风格(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战俘营里面的气氛诡异了起来。  

随着几个分区的设立以及大特务张世豪执掌战俘营,斗争经验丰富的党员们,都知道接下来可能要面对大特务的疾风骤雨了。  

数名地下党的同志秘密举行了一次会议,在会议上他们分析了张世豪的所作所为后得出结论:  

1、张世豪会想尽办法揪出我党的重要干部,接下来的斗争中,一定要确保重要干部的安全,不能让张世豪得逞。  

2、根据外边传来的情报,我党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背负将士,且苏北的同志们手里还有军统最看重的军火,国民党顽固派最终肯定是会将他们释放的——以张世豪的为人,一定会在这个时间段内,想尽一切办法安插卧底、策反我们的干部。  

前者,必须要做好保密工作,后者,则需要全员注意。  

故会议得出结论:  

“接下来同志们一定要团结起来,一定要注意他的行为,不要让他有机可乘!”  

“一定要严防他在我们之中安插卧底,一定要严防死守!”  

防火防盗防张世豪。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所有的防备都是多余的。  

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无巧不水嘛。  

卢耀辉突然间带来的一份,打乱了张安平所有的暗自谋画,也让张安平陷入了两难之中。  

“张长官,这是安徽铜陵站发来的电报。”  

接过卢耀辉交来的电报,张安平快速的看了起来。  

电报上称,铜陵站在铜陵县发现了数名可疑分子要渡江,遂上前检查。  

对方向军统成员开火,双方交火后,仅有两人跳江后生死不知,其余四人全部被杀,从行李中他们发现了一些文件和书籍,根据这些文件推测,跳江的两人中可能有一名是中共的炸药专家。  

而根据其他文件显示,对方是八路军派至新四军的炸药专家,并且一共有五人。  

随后铜陵站对最近被俘人员展开审讯,有人称他亲眼看到专家组的一名成员被俘,根据对方描述的时间和地点,情报站确定该名专家已被遣送至三战区司令部驻地。  

因此向监察处发来电报,希望监察处能在俘虏中找出这名专家,并从其口中撬出其他专家的信息。  

看着这份情报,张安平露出一抹微笑:“我要查的大鱼还没找出来,铜陵站倒是先送来了一份贺礼。”  

“张长官出马,定当手到擒来!”卢耀辉拍了一记马屁,随后扯了一通闲话后离开。  

他的这话在他看来倒也不算马屁,以张安平的能力,在俘虏中找一个中共的专家,手到擒来是理所当然之事。  

但这却也正是问题之所在。  

以原时空举例,郑耀先为什么会遭到戴春风的怀疑?戴春风死后,毛仁凤对老郑也是各种怀疑?  

原因很简单,以“鬼子六”的能力,接连出差错,实在是太可疑了。  

抓曾墨怡,72人的名单在他眼皮子底下失踪、延安方面又将72人全部抓获;  

抓了叛徒吴福,结果吴福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纵火铅笔活活烧死。  

这对于大名鼎鼎的军统老六来说,是不可能出现的失误,但偏偏全都出现了。  

这也是老郑在解放战争后期隐姓埋名的原因。  

此刻摆在张安平面前的难题亦是如此。  

大名鼎鼎的张世豪,揪不出一个中共的炸药专家?说出去有人信吗?  

可是,专家组是钱大姐专门发来的保护名单中的重要成员啊!  

诚然,以张安平的重要性,他可以将专家交出去,他如此做,也不会让钱大姐生气,因为二者取其重,张安平保护自己无疑是最正确的——但这根本不符合张安平的性子。  

他不可能将自己的同志“交”出去!  

“得想个合适的法子…”  

他轻声嘀咕。  

战俘营的分区已经建设完毕,张安平便开始在战俘营中“晃荡”,经过他一天的晃荡后,战俘营内的人被他分成了四个部分。  

一号营地关押的单纯的新四军战士;  

二号营地关押的则是家属和不重要的文职;  

三号营地关押的则是重点“照顾”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新四军营级以上军官和政工人员;  

四号营地关押的则是张安平挑选出来的人。  

自此以后,四个营地相互间断绝了联系。  

这种专业的方式,让跟随张安平“学习”的军统特工们暗暗钦佩——分成四个区,将各种人群分割,继而进行渗透,绝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张安平在分人的时候,故意将需要保护的对象隐匿于二号营地。  

如果没有铜陵站的情报,张安平就可以等着国共谈判后将这些被捕的同志释放了,可铜陵站的情报却如一把悬在头顶利剑,让张安平在没有彻底解决前,心始终不能放下。  

他思来想去,决定以“卧底”的方式,将这名专家保护起来——就是揪出对方、在表演之后,让对方以假投降的方式过关。  

这是下下策,本不在他的考虑之中,毕竟炸药专家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假投降这种方式,非专业人士“玩不转”。  

可他思索过的其他几种方式都不太适合,最上策的方式是诈死。  

可炸药专家的性质决定他们不能“消失”,即便安全过关后被自己人团团保护起来,可一旦情报泄露,源头很容易查到是自己。  

这种手尾,张安平不敢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