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 第201章八一三起义(7)(驴车战神上线前)

第201章八一三起义(7)(驴车战神上线前)(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松室良孝是很了解军统的。  

早在特务处还是密查组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个情报机构,这也是他能掌握戴春风动向的缘由。  

现在,当军统行动的情报汇总到他手上以后,松室良孝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一次的对手,是一名“新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了解军统。  

军统的高层,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像这一次这般的大规模行动,他从中看不见任何一个“熟悉”的军统高层的风格——这种集情报和行动为一体的规模化行动,其实是军统的弱项,除了横空出世、逆天的张世豪外,目前的军统,他熟知的人中,绝没有这样的人才!  

从九一八事变后,松室良孝就在暗中观察着特务处。  

在松室良孝的眼中,特务处更擅长的是情报搜集,就连策反其实都很一般。  

倒是七七事变、淞沪会战以后,特务处快速成长了起来。  

但除了上海,各占领区内的特务处、现在的军统成员,行事还是很一般——情报方面做的还行,但行动方面,真的没什么出色的地方。  

尤其是在上海军统的衬托下。  

松室良孝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触的全都是这种对手。  

但现在在上海,他遇到的这个对手就表现的很奇怪了——除了张世豪外,军统,居然又出了一个“大师”?  

他是不是大师,得看特高课和76号那边的情况!  

如果能在帝国军队的眼皮子底下完成撤离,那这个对手,毫无疑问就是绝对的大师!  

一个仅次于张世豪的大师!  

松室良孝正想着呢,手下就传来了情报:  

“机关长,宪兵司令部传来消息,宪兵的两个中队分三路支援至极司菲尔路76号时候,抵抗分子已经撤离!”  

“他们和随后赶来的帝国军队包围了作战区域附近,现在正在展开大规模的搜查,他们保证一定会将抵抗分子堵在包围圈内的!”  

“保证?”松室良孝冷笑,他根本不看好能将这一批抵抗分子围堵——以往的多次事实证明,抵抗分子手里拥有极多的隐蔽地道,除非掘地三尺,否则结果只有一个:  

抵抗分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消失!  

“这个对手,现在他手里应该是无人可用了。”  

“虽然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但能声东击西、暗度陈仓的在我眼皮子底下做出这么多的动作,倒也是当得起大师的称呼…”  

他正在脑海中研究对手,秘书却急匆匆的跑来:  

“机关长,出事了!出大事了!”  

松室良孝不满的看着这个新选的秘书:  

“什么事?”  

“造(暴)反(动)了!”  

“好多工厂的工人,造(暴)反(动)了!”  

刚才还在暗中吐槽秘书经不起事的松室良孝,失色的惊呼:  

“什么?”  

辛亥革命以后,民族企业虽然不断出现,但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倒是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力东顾,倒是让稚嫩的民族企业,在这段黄金时期大肆发展了起来。  

但战争的硝烟过后,民族企业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国民政府尽管取代了北洋政府,但国家的大门依然是肆无忌惮的敞开着,面对着列强倾销式、野蛮式的经济掠夺,没有真正做到国家独立的国民政府,并不能保护好这些嫩芽。  

中国本国的工业,就这么艰辛的熬着。  

然后,中日间的全面战争,爆发了!  

战争为政治服务,政治又为经济考虑——占领了上海的日本人,肆无忌惮的对中国稚嫩的工业发起了“镇压”。  

要么,工厂卖给日本人,要么,在不正当的竞争中,彻底的倒闭!  

淞沪会战时候听劝的那些工厂主拖家带口的离开了这个是非地,但更多的工厂主却无法舍弃他们的坛坛罐罐,只能被动的承受着。  

近一年多的时间,无数的工厂不得不卖给日本人或者倒毙,剩下的也在更艰难的熬着。  

工厂主如此,里面的工人,又能好到哪里去?  

工厂倒闭,他们只能去日资工厂——他们能吃苦,但日资工厂中,他们拼命的吃苦,却依然难以养家。  

工厂未倒闭,他们艰难的陪着工厂主熬着,纵然是再仁义的工厂主,在利润疯狂下降甚至不得不赔本的艰难时段,只能、不得不砍工人的工资。  

中华民族是最吃苦耐劳的民族,但当吃尽了苦头却依然看不见希望的时候,他们…能如何?  

曾经,有人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于是,他们掀起了埋葬大秦的浪潮。  

而现在,这些身为亡国奴的工人,在历经了快一年的绝望后,终于再次面对起了两千多年前前辈的选择:  

熬下去,是死,反抗,还是死,都是死,那不如…痛痛快快的反抗!  

于是,三十九家工厂的一千四百余名工人,在这一刻,发出了愤怒的咆哮!  

策动工厂工人起义,张安平早在七七起义之前便筹备过,当时还借助过地下党的手。  

不过当时的张安平就打算在八一三这日闹出大动静,所以他又做了一手的准备:  

利用上海室、特二区,走工厂主路线,为二次的起义做准备。  

这一次的起义准备,相比第一次反倒是更容易。  

因为七七起义就是个最好的范例,前者有完美的撤离范例,以此为例,发动起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