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 第14章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

第14章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由新民日报改版而成的南京民报,一直连载着蓝星动物国的故事。  

(咳咳咳,其实是狗作者写着写着,把新民日报记成了南京民报。)  

因为新奇的写作手法、诙谐的语言、对世界局势的明确认知,让连载的蓝星动物国故事受到了各界的追捧——故事中对世界局势、中日局势的判断,靠谱程度可比中央日报强几十倍。  

九月四日,新一期的南京民报刊发。  

这一期的连载的蓝星动物国,则讲述的是龙鹫国和脚盆鸡长达十年的战争。  

十年?  

当读者们看到这个年限后,纷纷恼火的大骂蓝星动物国的作者——中日在上海拼尽全力大战,怎么可能会持续十年!  

但当他们深入阅读这个故事后,却纷纷陷入了深思。  

蓝星动物国的狗作者很小心的在故事中写道:  

龙鹫国曾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打算,借助约翰牛、高卢鸡和鹰酱等强大动物国的干预,结束越打越大的魔都之战,为龙鹫国的发展争取时间。  

但龙鹫国错判了世界的局势,约翰牛之辈对脚盆鸡的制约能力极差,本身又打着发战争财的小算盘,所以没有得到联合国的帮助。  

而且龙鹫国因为决心不坚的缘故,在魔都之战期间,并没有全面的转移工业体系。  

大战之后脚盆鸡飞速掠地,致使许多工厂被脚盆鸡利用,这才有了十年之久的战争。  

狗作者在故事中写道,龙鹫国之所以能坚持十年,是因为在战争中有一个稳固后方的原因,也是因为脚盆鸡攻占了龙鹫国大片领土不断分兵所致。  

而这个稳固的后方便是山城。  

山城之所以能成为稳固的大后方,原因有二:  

1、山城地处西南地区,四周有险峻的高山江河纵横,地势易守难攻,易于防守。  

2、山城处于大江上游,可以控制大江航运,对于物资运输和战争动员非常重要。  

狗作者在文章中不断的哀叹,如果龙鹫国能在魔都之战时期,将工业体系向山城全面搬离,这场大战也不会持续十年之久。  

读者的敏感度自然是不容小觑的。  

很多读者马上在看连载的时候,就意识到所谓的山城,就是重庆。  

有人对狗作者的言论不屑一顾,甚至斥责其为汉奸,因为狗作者虽然没有明说魔都之战的结果,但十年之战、大片国土快速沦陷已经说明了问题。  

但也有人对狗作者的这番话奉为圭臬,因为按照以往连载故事中的情节印证,这狗作者的很多论点都得到了证实。  

比方说狗作者之前在脚盆鸡国和龙鹫国的战事明确写过,说脚盆鸡在某种意义上,更希望以蚕食的方式占领龙鹫,而龙鹫国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后,终究会放弃幻想,背水一战。  

但不管怎么说,新连载的故事,在第二天便在新闻界上了头条,或贬或褒,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上海这边本来就在组织搬迁,一些游移不定的工厂主在看完新闻界的头条后,觉得狗作者说的有理:  

龙鹫国的国都无险可守,沦陷是必然结局,脚盆鸡在魔都掀起大战,赢了以后必然是要夺取三百公里外的金陵,搬迁至金陵不靠谱,还不如直接去山城。  

蓝星动物国最新一章的效果出乎张安平预料的好。  

钱大姐那边,原本只组织了不到百余家工厂的搬迁,新一期的动物国之后,要内迁的工厂直接增加了一半。  

就连国民政府那边都受到了影响,原本要内迁到湖北的几个军工厂,直接改到了重庆。  

一时间长江上船流量大的惊人。  

在蓝星动物国的影响力扩充之际,张安平的名字又一次传到了大队长的耳中。  

这一次,不是因为张安平干掉了多少日谍,而是因为狙击手。  

淞沪之战,从一开始国民政府这边就打的艰难。  

最初的计划是在日军增援之前,解决上海的日军。  

但直到日军援兵赶来,淞沪战场上也没有彻底的如愿——原因很多,但和国军最初时候投入的兵力有限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当时国军投入的兵力,也就是日军的二倍,在火力不占优且己方还是攻方的情况下,二倍兵力确确实实有点少了。  

所以最初的进攻阶段,国军整体表现不亮眼。  

但在不亮眼中,却有极少的士兵,以优异、亮眼的表现,多次进入了国军高层的法眼。  

没错,就是狙击手!  

87师、保安总团都有狙击手,这些狙击手在大的战略方面没什么用,但具体到一场战斗中,他们的战绩亮瞎所有人的眼睛。  

日军士兵的射击水准极高,对射中如87师、88师这样的精锐部队,面对日军也都不占优。  

可狙击手的出现却能在局部战场改变这种局面,据87师报告,在初期的作战中,所部30名狙击手,杀敌总数字堪比一个团。  

一个德械团多少人?狙击手才几个人!  

而在之后的战斗中,保安总团所属的狙击手,也创造了惊人的战绩,这样惊人的表现在诸兵种的衬托中,简直是鹤立鸡群。  

当高层听到上海还有一期数百名狙击手能投入战场后,二话不说便将其分散进前线各部队,在观察两日后,立马便将其战绩报送给了大队长。  

这才有了大队长再度听到张安平(张世豪)之名之事。  

短短几日内多次听到这个名字,且每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