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宣传股(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怒,但绝对不是因为作者,而是因为剧情——叫嚣的几人的愤怒,更像是迎合上意。  

王天风露出一抹微不可见的冷笑。  

平日里溜须拍马的你们,这一次可押错了!  

果然,戴处座一拍桌子,怒声道:“被戳到痛处了吗?”  

“要不是警卫股破坏了这起日谍偷拍案,这个故事是不是就成真了?”  

“说啊!”  

刚刚愤怒的几名中层,立马息声。  

被处座点名表扬,姚江杰心里美滋滋,但面上却极为严肃。  

看部下不再吭声,戴处长才点名道:  

“吴敬中,说说你看完这两章故事的感觉。”  

被点到的吴敬中起身,犹豫了一下后道:“处座,我觉得这个故事写的非常好。”  

戴处长追问:“好在哪里?”  

“不管是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他们都没有名字,但他们都是英雄。”吴敬中说道:  

“且他们都死了。”  

有人怒道:“都蠢死了还不够丢人吗?”  

吴敬中看都没看说话的蠢货。  

“王天风,你说说。”  

王天风起身,道:“国人会痛惜和喜欢悲情的英雄。而他们都是悲情的英雄!”  

“他们将会是人们眼中高光的英雄人物。”  

戴处长很满意王天风的回答,又一一向其他人询问,有了吴敬中和王天风的打底,其他人自然知道该怎么说,于是纷纷附和起了两人的观点。  

听完部下的回答后,戴处长示意秘书道:“李秘书,第三章和最后一章都给他们,让他们好好看看。”  

秘书将最后两章发给了办公室里的十几名中层。  

王天风接过后便缓慢翻阅了起来。  

第三章:舍生取义,百死无悔这则故事是另一个悲情英雄。  

依然没有名字,但他有个代号,名为“要离”。  

刺客不会用武器,甚至还常常对日本人点头哈腰。  

一次次点头哈腰中,他终于知道了在沈阳的一处日本机关中,有一间密级极高的屋子,日谍机关中的中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这处屋子呆一天之久。  

“要离”想尽了办法,终于在某个夜晚成功进入了这间屋子。  

这间屋子只有满墙的照片。  

一名名某神秘机关的成员,各种角度的照片挂在墙上。  

日本人发现了“要离”。  

逃,还有生路可言。  

但“要离”却没有逃,而是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这间屋子。  

满屋子的照片和底片,在“要离”生命之火的燃烧下,化为了乌有。  

看完这章故事,王天风本能的揪出了漏洞——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日本人不会蠢到将底片和照片放在同一个地方。  

但他很快就忽略了漏洞,而是闭目感受作者刻画故事的目的。  

第一章,五名无名英雄,身负使命,还未抵达却惨遭横祸。  

第二章,四名无名英雄,为重要情报挨个赴死,却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第三章,一名卧底,为销毁敌人掌握的己方照片,自杀成仁。  

很明显,对方在粉饰特务处。  

但仅仅是粉饰么?  

带着这个疑惑,王天风翻起了最后一则故事。  

第四章:云谲波诡,魑魅魍魉难逃天谴!  

故事的开头和前三章截然不同,不再是无名的壮士,也不是以卑贱伪装的卧底,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市民。  

儿女面前,他是严肃的父亲。  

邻里跟前,他是友善的邻居。  

日常生活里,他就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  

但在神秘的机关中,他却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  

一桩桩无解的案子,“要离”的失踪,沈阳日谍机关的神秘大火,在这名火眼金睛的无名者的追查下,终于发现了眉目。  

在他的追查下,神秘机关发现了门口的“眼睛”。  

抓捕、顺藤摸瓜、抓捕,幕后的日谍小组落网。  

最后,借这名普普通通的无名者之口,作者说:  

我们从事的是一个见不得光的职业,但身为黑暗行者的我们,职责却是守护世间的光明,哪里有日谍,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看完这章,王天风的脸都红了。  

作为特务处的老人,他对作者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他都不知道特务处有这么的高光!  

太特么能吹了!  

但不可否认,通过这四则独立却有联系的故事,一个高光的特务处,就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王天风按捺不住激动,站起身道:“处座!写这个故事的绝对是个人才!”  

“这人,我们得重奖!”  

其他人纷纷附和王天风的说辞,如果说第一第二章还能硬往黑特务处套的话,后面就是秦桧过来,也没法说这是黑特务处。  

这绝对是友军,大大的友军啊!  

吴敬中更是老成持重道:“处座,如果这是我们的人,我建议咱们处可以组建一个部门,专门配合他进行类似的故事宣传,一点点改变人们对我们的看法。”  

“如果不是,那我建议马上把他吸纳进咱们处里,给他一个合适的位置,让他继续进行类似的宣传。”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没有人不喜欢好名声!  

别看他们风光无限,但狗特务三个字可不是白给的,新闻界对他们向来都是喊打喊杀。  

但如果这样的故事多点,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