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宋文豪 > 第188章三峡秋望

第188章三峡秋望(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他心中震撼难言,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力。  

客船冲出夔门,江流稍缓,但两岸依旧是连绵不绝的绝壁。  

船行不久,眼前豁然展开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到巫峡了。  

两岸的山峰不再如夔门那般赤裸狰狞,而是披上了浓郁的秋装。  

苍翠的松柏间杂着火红的枫、金黄的楸、深褐的栎,层层迭迭,如同一幅巨大的、色彩斑斓的织锦铺展在陡峭的山体上。  

而云雾,才是巫峡的灵魂。  

洁白的云带缠绕在半山腰,时而聚拢成团,时而飘散如纱,将那些形态各异的峰峦装点得如同仙境。  

江水也开始变得碧绿深邃,宛如流动的翡翠一般可人,倒映着两岸的斑斓秋色和变幻的云影。  

偶尔,一声悠长凄清的猿啼从云雾缭绕的密林深处传来,划破峡谷的寂静,应和着船工摇橹的“吱呀”声和桨叶破水的“哗啦”声,平添几分空灵寂寥。  

陆北顾凝望着眼前这恍如世外的景致,心头萦绕着那千古名句。  

良久,他方才轻声叹道:“郦道元诚不我欺不到此地,又怎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诗,其中哀婉,竟是如此真切。”  

“云霞蒸蔚,江山如画,岂能无诗?”  

崔文璟深吸了一口带着水雾的空气,神情沉醉而怅然,仿佛这人间仙境已涤尽了他胸中屡试不第的郁结,只余下对这造化的无限感怀。  

他望向陆北顾,眼中带着邀请之意:“贤弟,此等天地大观在前,你我何不效仿古人,临风一咏?”  

陆北顾含笑拱手:“崔兄诗才卓然,理当先请。”  

崔文璟略一沉吟,目光扫过那云雾缭绕的千峰与脚下奔流的碧水,胸中块垒化作释然之句,朗声吟道。  

“《赴京过夔门有感》  

万里长江一苇通,峦连旷野走蟠龙。  

惊瞻雾锁巫山峙,骇睹涛崩夔峡洪。  

鸥鹭栖机汀渚畔,风帆劈浪海天中。  

此身已寄烟波外,何必蓬莱觅旧踪?”  

其声清越,在峡谷间隐隐回荡,诗中既有对壮阔江山的惊叹,亦透出历经险阻后的怅惘。  

“好一句‘此身已寄烟波外,何必蓬莱觅旧踪’!”陆北顾赞道。  

而与人到中年屡试不第的崔文璟不同,少年一副青衫磊落、眼中有光的模样,他过三峡时看到的不是烟波浩渺的怅惘,而是天地壮阔的豪情。  

此时,陆北顾胸中豪气顿生。  

他摘下腰间葫芦,虽无酒,亦仰头畅饮一口清水。  

“那我便也和一首《三峡秋望》!”  

他凭栏而立,对着那万仞青山与奔流大江,朗声应和。  

“金乌乍跃白盐巅,霜枫尽染赤崖烟。  

年少气吞巴蜀水,舟轻欲破楚荆关。  

云开巫峡千帆竞,浪涌瞿塘万马旋。  

此去汴梁摘星斗,不教秋色老江天!”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纵情长啸而出,声震峡谷,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同样三峡行舟的情景,陆北顾一句“云开巫峡千帆竞,浪涌瞿塘万马旋”,前半句以无数舟船乘风破浪的场景,暗喻天下英才竞相前行的壮阔场面,后半句写的是瞿塘峡的惊涛骇浪在此刻就如同冲锋陷阵的战马一般气势磅礴,以喻其不畏前路险阻。  

可以说,他诗句中那股少年投身时代大潮的激情无畏,与崔文璟诗中鸥鹭忘机的闲适、风帆破浪的孤寂,甚至见苍茫空阔而生退意,截然相反。  

而心中生出了怅惘之情的崔文璟,似乎也被他的豪情所感染,振奋言道:“你我此行,正好一睹这大宋的万里锦绣,与那煌煌天阙!”  

客船如离弦之箭,顺流疾驰,载着两位士子驶向荆湖。  

前程万里,山水迢迢。  

第二卷《少年游》,结卷。  

请:badaoge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