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苏公楼建成(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这已经影响到了福建港口的利益。
仅仅福建一个省,就有漳州、泉州、福州等三个城市开港,可以说是东南地区海贸最发达的省份。
因为澎湖缉私不严,导致很多商船只是停靠澎湖,却不再前往福建。
于是就有了这份奏疏。
王家屏也喜道:
“子霖兄我愿意去澎湖。”
苏泽点头,这件事对他来说确实是不是什么难事。
因为这两个职位,也都不是竞争激烈的职位,王家屏和张位的科举名次和资历,担任这两个职位也是绰绰有余。
两人又向苏泽拜谢,接着说道:
“子霖兄,如果我们要外任,这次翰林院分房的事情,我们就不参与了。”
“翰林院分房?”
张位回道:
“子霖兄你还不知道吗?工部已经造出第一批新楼了,陛下恩旨先解决翰林和言官的租房问题,原本我们也报名的。”
苏泽这才想起来,自己提议建造新式水泥土楼还是六月份的事情,工部主事黄宗禹负责建造。
现在三个月过去了,第一批土楼竟然已经完工了。
苏泽看向罗万化,罗万化说道:
“子霖兄你实在是太忙了,前两天我还和你说过这件事,报社采风使还写了一篇文章,准备登在下一期的报纸上,你都没注意这件事。”
苏泽这才想起来,好像罗万化依稀说过这件事,但这些日自己操心北疆的事情,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苏泽想了想说道:“几位兄台,我们去看看?”
西城,烂面胡同。
烂面胡同在菜市口附近,本地有一家制作烂面的小店,因为口味不错而闻名京师。
这之后整个胡同又开了不少烂面店,因此叫做烂面胡同。
其实应该叫做烂肉面,是将煮烂的拆骨肉放入面里。
这种烂面丰俭由人,还能吃上肉,是很有名的市井小吃。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偶尔会买,租住在烂面胡同的官员更是消费主力。
有时候一碗烂面就能顶饱一整夜,也省的在家开伙了。
烂面胡同边上有一块空地,加上周围的官署房产,黄宗禹选择在这里建造了五座新式水泥土楼。
等苏泽一行人来到烂面胡同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三座水泥土楼。
工部经过验证,土楼最好的高度是四层,又经过工部的规划,一层分为四户。
北面是楼道外,东西两边各有一户,南面则塞下了两户,这样下来,一座土楼就能住上十六户人。
而五座土楼,就是足足八十户人家。
这也难怪连张位和王家屏这样的年轻翰林,都有资格能分到租房的。
“翰林院内其实也有很多老翰林租房住,但是他们不愿意搬来新式土楼。”
“为什么?”
张位苦笑说道:
“他们说土楼的高层断了地气,风水不好,住进去就别想升官了。”
王家屏也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这些老翰林长期待在翰林院,都已经魔怔了。
苏泽愣了一下,也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解释。
苏泽问道:
“这样的人多吗?”
张位摇头说道:
“不多,朝廷的政策下来了,烂面胡同的租金每年三银元,这要比烂面胡同的房租要便宜一半还多,像是我和忠伯兄这样的,家人不在京师的,还可以合租,那一年只要不到两银元,这真是陛下的德政啊!”
张位说的真心,京师住房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
高级官员还好,低级官员每年俸禄本就微薄,还要支付一大笔租金。
历代皇帝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如今在隆庆皇帝执政的时候,见到了解决的曙光。
众官员又怎么能不感恩戴德呢。
一行人又来到楼前,正巧遇到了负责工程的工部主事黄宗禹。
见到苏泽,黄宗禹十分的激动,他对着苏泽说道:
“苏翰林,下官知道您公务繁忙,本来准备正式完工请您过来,没想到您这会儿就来了。”
苏泽也看向黄宗禹,他没有穿官袍,而是套着一身匠人的衣服,三个月不见整个脸都沧桑了很多。
看样子这位工部主事不是甩手掌柜,而是每日亲力亲为泡在工地上,也难怪这么快就能完工。
“黄主事,能不能带我们参观一下?”
“这个自然,苏翰林请!”
五座新楼都已经完工,还剩下一些道路之类的配套设施,黄宗禹领着众人从北面楼梯上楼,先来了四楼的房间。
苏泽走在楼道里,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整个建筑外观上和前世的筒子楼挺像的,但内部其实和大杂院差不多。
苏泽也很快就知道,为什么工部最后只造了四层了。
因为没有管道,三层四层的生活其实是很不方便的。
没有自来水供水,卫生间更是没有了。
三层四层就已经如此不方便了,如果再建得更高,那住起来就太不舒服了。
而且为了防火,也为了冬季供暖,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碳炉。
但是碳炉子只能制作简单的食物,如果家里人口太多要每日开伙,住在这里就不太方便了。
果然,穿越前理所当然的生活,其实都蕴含了大量的技术。
新式土楼看起来像是筒子楼,但实际上要比筒子楼差多了。
也就只有王家屏张位这种,独自一人在京师做
仅仅福建一个省,就有漳州、泉州、福州等三个城市开港,可以说是东南地区海贸最发达的省份。
因为澎湖缉私不严,导致很多商船只是停靠澎湖,却不再前往福建。
于是就有了这份奏疏。
王家屏也喜道:
“子霖兄我愿意去澎湖。”
苏泽点头,这件事对他来说确实是不是什么难事。
因为这两个职位,也都不是竞争激烈的职位,王家屏和张位的科举名次和资历,担任这两个职位也是绰绰有余。
两人又向苏泽拜谢,接着说道:
“子霖兄,如果我们要外任,这次翰林院分房的事情,我们就不参与了。”
“翰林院分房?”
张位回道:
“子霖兄你还不知道吗?工部已经造出第一批新楼了,陛下恩旨先解决翰林和言官的租房问题,原本我们也报名的。”
苏泽这才想起来,自己提议建造新式水泥土楼还是六月份的事情,工部主事黄宗禹负责建造。
现在三个月过去了,第一批土楼竟然已经完工了。
苏泽看向罗万化,罗万化说道:
“子霖兄你实在是太忙了,前两天我还和你说过这件事,报社采风使还写了一篇文章,准备登在下一期的报纸上,你都没注意这件事。”
苏泽这才想起来,好像罗万化依稀说过这件事,但这些日自己操心北疆的事情,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苏泽想了想说道:“几位兄台,我们去看看?”
西城,烂面胡同。
烂面胡同在菜市口附近,本地有一家制作烂面的小店,因为口味不错而闻名京师。
这之后整个胡同又开了不少烂面店,因此叫做烂面胡同。
其实应该叫做烂肉面,是将煮烂的拆骨肉放入面里。
这种烂面丰俭由人,还能吃上肉,是很有名的市井小吃。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偶尔会买,租住在烂面胡同的官员更是消费主力。
有时候一碗烂面就能顶饱一整夜,也省的在家开伙了。
烂面胡同边上有一块空地,加上周围的官署房产,黄宗禹选择在这里建造了五座新式水泥土楼。
等苏泽一行人来到烂面胡同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三座水泥土楼。
工部经过验证,土楼最好的高度是四层,又经过工部的规划,一层分为四户。
北面是楼道外,东西两边各有一户,南面则塞下了两户,这样下来,一座土楼就能住上十六户人。
而五座土楼,就是足足八十户人家。
这也难怪连张位和王家屏这样的年轻翰林,都有资格能分到租房的。
“翰林院内其实也有很多老翰林租房住,但是他们不愿意搬来新式土楼。”
“为什么?”
张位苦笑说道:
“他们说土楼的高层断了地气,风水不好,住进去就别想升官了。”
王家屏也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这些老翰林长期待在翰林院,都已经魔怔了。
苏泽愣了一下,也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解释。
苏泽问道:
“这样的人多吗?”
张位摇头说道:
“不多,朝廷的政策下来了,烂面胡同的租金每年三银元,这要比烂面胡同的房租要便宜一半还多,像是我和忠伯兄这样的,家人不在京师的,还可以合租,那一年只要不到两银元,这真是陛下的德政啊!”
张位说的真心,京师住房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
高级官员还好,低级官员每年俸禄本就微薄,还要支付一大笔租金。
历代皇帝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如今在隆庆皇帝执政的时候,见到了解决的曙光。
众官员又怎么能不感恩戴德呢。
一行人又来到楼前,正巧遇到了负责工程的工部主事黄宗禹。
见到苏泽,黄宗禹十分的激动,他对着苏泽说道:
“苏翰林,下官知道您公务繁忙,本来准备正式完工请您过来,没想到您这会儿就来了。”
苏泽也看向黄宗禹,他没有穿官袍,而是套着一身匠人的衣服,三个月不见整个脸都沧桑了很多。
看样子这位工部主事不是甩手掌柜,而是每日亲力亲为泡在工地上,也难怪这么快就能完工。
“黄主事,能不能带我们参观一下?”
“这个自然,苏翰林请!”
五座新楼都已经完工,还剩下一些道路之类的配套设施,黄宗禹领着众人从北面楼梯上楼,先来了四楼的房间。
苏泽走在楼道里,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整个建筑外观上和前世的筒子楼挺像的,但内部其实和大杂院差不多。
苏泽也很快就知道,为什么工部最后只造了四层了。
因为没有管道,三层四层的生活其实是很不方便的。
没有自来水供水,卫生间更是没有了。
三层四层就已经如此不方便了,如果再建得更高,那住起来就太不舒服了。
而且为了防火,也为了冬季供暖,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碳炉。
但是碳炉子只能制作简单的食物,如果家里人口太多要每日开伙,住在这里就不太方便了。
果然,穿越前理所当然的生活,其实都蕴含了大量的技术。
新式土楼看起来像是筒子楼,但实际上要比筒子楼差多了。
也就只有王家屏张位这种,独自一人在京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