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30章 喜得贵子

第230章 喜得贵子(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很便利吗?”  

范宝贤点头。  

范宽又说道:  

“属下在直沽办报,也经常听商人抱怨,要往来银钱于京师和直沽。”  

“所以属下就想,为什么我们大同范氏不能在直沽和京师分别设立票号呢?”  

“商人在直沽存了银钱,直沽的票号开具收据,商人凭借收据,可以在京师支取,反之亦然。”  

范宝贤低头思考起来。  

作为一个商业家族首领,范宝贤自然不会去问票号怎么赚钱这种问题。  

别人将钱存在自家票号里,这沉淀的资金就是下蛋的金鸡。  

如今京师直沽这么多赚钱的产业,随便拿钱出来投资点什么都能赚上不少。  

而且钱这个东西,就是越多越能生钱,正如同范宽所说的那样,如果这个票号真的能让往来商人都存钱在里面,那就等于大同范氏有了一座金库。  

范宝贤思考的是其他问题。  

他问道:  

“这银票如何防伪?”  

“两边票号开具的票根,都一式三联,用特殊的笺纸再签字画押盖章,其中一联用快马在京师和直沽之间递送,所有的票据要合勘才能兑银出来。”  

范宝贤又低头思考了一下,觉得范宽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京师和直沽不远,但是携带大量银钱出行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如果能兑换成银票出行,可以贴身存放,也可以避免被沿途官吏盘剥。  

范宝贤最终下了决心说道:  

“那就在直沽和京师分别创办范氏票号,先从我们范氏开始,用票号结算银钱。”  

涂泽明写给苏泽的信中,讲的也是市舶司的票号。  

苏泽只能说,登莱市舶司镇守太监张诚还真有点东西,早期的银行结算业务给他弄出来了。  

明末清代出现的票号,除了是结算机构之外,其实也承担了信用货币发行的功能。  

银票这种商票,其实也类似一种纸币。  

当然,这种民间自发的纸币问题很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明宝钞信用破产后,官方发行纸币的几次努力全都失败了。  

苏泽也没有激进到要发行纸币的地步,张诚在各地市舶司搞的这个银票,不仅仅可以节约银钱流通成本,同样可以用来吸收民间资金。  

苏泽提起笔,开始思考给涂泽明的回信。  

苏泽首先还是建议开放市舶司的票号,让民间商人也可以使用票号的功能。  

苏泽也提出了一种三联银票的防伪手段,并且使用《乐府新报》印书坊研制出的特殊油墨印刷。  

苏泽建议可以用市舶司的商船体系运输这些票据,完成异地存储的防伪工作。  

市舶司的票号,其实已经是一种银行了,如果能吸纳更多社会的资金,就能沉淀资金,成为近代的金融机构。  

苏泽放下笔,就听到门外的侍女喊道:“老爷,娘子要生了!”  

苏泽连忙站起来,他在二月初就向皇帝请假,在家陪着妻子赵令娴等着妻子生产,这会儿终于发动了。  

苏泽来到了内院外,就见到了赵家的一群女眷。  

从昨日赵令娴有了生产的征兆后,赵贞吉的妻子李氏就亲自带着一堆女眷来到了苏府。  

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后,都会派人来“陪产”,这一方面是同样是女性,可以给产妇交流生育经验,另一方面这也算是娘家人的“保险”,防止夫家利用生育来谋害自家女儿。  

当然,这个时代生孩子,本身也是过鬼门关的事情,赵家准备的稳婆开始指挥侍女们,整个后宅忙碌了起来。  

苏泽听着内宅妻子的喊声,焦急得来回踱步。  

也亏着赵令娴身体本身就不错,再加上苏泽在孕期也经常陪着她散步,不到一个时辰,就听到“哇呜”一声,紧接着赵家蓄养的稳婆就冲出来说道:  

“恭贺老爷,贺喜老爷!主母生了一个公子,母子平安!”  

听到“母子平安”,苏泽连忙从袖子里抽出一把银元,然后冲向后宅。  

推开门,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苏泽看到李氏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正在和床上的赵令娴交谈。  

见到苏泽后,李氏将这个婴儿抱到苏泽面前。  

但是苏泽想要去抱儿子,又怕自己粗手粗脚弄伤了孩子。  

李氏笑着说道:  

“没想到苏翰林也有不会的事情,老身来教你,孩子要这么抱。”  

苏泽在李氏的指导下,将孩子抱在怀里,再看看床上微笑的妻子,苏泽感觉自己和这方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  

从这一刻开始,苏泽才感觉真正融入了这方世界。  

而自己所努力改变的一起,似乎也随着婴儿的啼哭有了意义。  

二月十二日,苏泽的妻子赵氏生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得到这个消息,苏泽家门立刻热闹起来,苏泽的亲朋故旧都送上了礼物道贺。  

不过苏泽只肯接受亲朋好友的礼物,不相熟的官员送来礼物,苏泽也只是让他们留下拜帖,婉拒了他们送上门的贺礼。  

除了亲朋好友之外,朝堂上和苏泽有交往的重臣们,也纷纷送上礼物。  

其中内阁的四位阁老,除了赵贞吉和苏泽本来就是姻亲之外,剩下的三位阁老也送来了礼物。  

六部的尚书侍郎们,大小九卿衙门的主官,也派家人送上贺礼,这些礼物苏泽也不好拒绝,只能先收下来,等到机会再回礼。  

紧接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