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乾夜天子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圣眷浓厚

第三百一十七章 圣眷浓厚(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东华剑仙摇了摇头:“劫雷之中所蕴含的鸿蒙紫气终究是有限的,并不足以完全拔除我体内的黄道之气。”  

“不过…终究是让我多活了四年。”  

他看向赵祈安,拱手一拜,郑重其事道:“这份恩情,东华铭记于心,将来必有报答。”  

这个承诺,虽然看似空泛,但对方若是东华剑仙,这个承诺便已是极重。  

一位阳剑仙的报答,或许会在不久之后的将来,给予赵祈安极大的帮助。  

不过现在来说,这还只是一句空话,赵祈安献上法门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  

“此次你献法有功,让朕想想,该给你什么奖励才好…”  

天武皇手拄着下巴,似在沉吟。  

至于之前他说过若是赵祈安有办法解决黄道之气,就将龙椅宝座让给他坐坐这件事…  

天武皇暂时选择了遗忘。  

殿上其他人,包括赵祈安在内,也只当做这话从未被说过。  

天武皇思索了片刻,说道:“你如今已是子爵之位,朕便封你为海青县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三世降一等…”  

听上去,赵祈安的爵位仅仅只是提升了一等,从原本的“县子”提升到了“县伯”的程度。  

在这京都城的上流社会中,县伯也仅仅只能算是刚刚跨越了权贵的门槛,依旧属于最为底层的一类贵族。  

大乾朝的爵位,并不是很值钱,毕竟朝廷开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赵祈安所在的宗正寺里头,就很难找出几个爵位比赵祈安低的,就连赵祈安手底下的几名主簿,都有好几位比他爵位还高的。  

但大乾国的贵族,却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名誉”勋贵,空有爵位名头,却没有该有的待遇,且不可世袭罔替。  

而另一种,便是拥有实权的“实权”勋贵,拥有食邑,爵位也能传给子嗣。  

赵祈安原本的子爵之位,就是第一种。  

而如今天武皇封赏的伯爵之位,却是第二种。  

最为重要的是,按照如今的大乾律令,爵位世袭罔替,一世降一等。  

但天武皇为赵祈安开了特例,特许他爵位世袭罔替,三世降一等。  

也就是说,赵祈安的儿子依旧是海青伯,孙子也是,唯有到了重孙才会降为海青子爵。  

食邑千户,这本该是郡侯的待遇,但这一次直接封给了赵祈安,足可见皇恩深厚。  

可天武皇的奖赏并不仅仅于此。  

“另赐万金,赐绯袍、银鱼袋…”  

他说到这儿,停顿片刻,看向赵祈安问道:“你如今是何官职来着?”  

一旁的五侯千岁替赵祈安答了:“陛下,驸马爷乃是宗正寺正六品寺丞官身。”  

天武皇沉吟了起来。  

他有心想给赵祈安升官,但这官也不是那么好升的。  

赵祈安毕竟不是科举出身,若是强行安排进六部五府这些要职之中,恐怕满朝文武皆会强烈反对…  

天武皇光是想想,都觉得麻烦,更何况他既然已经许给了赵祈安一个须弥山的位置,也不希望他被世俗职务所牵累。  

思索片刻后,他开口道:“国师既然看重你,你身边那位‘剑鬼’亦是王旗供奉…朕许你兼巡天监兵曹参军一职,官升一品,为五品正职,如何?”  

所谓兼职,其实只是虚职,并无什么实权。  

巡天监的兵曹参军,也只是从六品的文职,赵祈安就算顶着这官衔去巡天监,估计都没人搭理他。  

不过兼着其他部堂的职务,从而提升官品,这也是大乾朝朝堂上常有的操作。  

赵祈安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作揖下拜:“臣无意见,全凭陛下作主。”  

也就在这时,一直没开口说话的东华剑仙却是突然插了一句道:“陛下此番封赏,是不是小气了一些?”  

他这一句话,分明便是为赵祈安讨功!  

赵祈安心中不由感慨,东华前辈是个讲究人,也不枉费他主动进献法门。  

其实天武皇这番封赏,若是旁人眼中,那是天大的封赏。  

即便是天子,如此封赏宠臣,也势必要顶着朝堂诸公不小的压力。  

可在殿中众人眼中,天武皇这点封赏和赵祈安立下的功劳相比,确实是不值一提。  

这一道法门…意味着数位至强者的性命得到了延续!  

这份功劳,不会比大皇子平定南境要小!  

天武皇闻言有些好笑,看向赵祈安道:“你莫觉得朕小气,朕给你的这些封赏,其实不值一提,真正的好处…还得等你到了须弥山,朕只能保证绝不会让你失望。”  

赵祈安躬身道:“陛下恩赐已是丰厚,臣感激涕零,不敢多求。”  

“不老实…”  

天武皇轻啧了几声,嘟囔般的低语了一句,,随后想了想道:“那朕再赐你一物,算作补偿…”  

下一刻,他神色一肃,喝声道:“赵祈安接旨!”  

赵祈安撩袍跪下:“臣在。”  

与此同时,京郊皇陵,太庙之内。  

庙内正中央,立着一尊雕像。  

身披帝王铠、手持天子剑,头戴一顶包裹着半张脸的银白头盔,腰间挂着镇国大印。  

这雕像,乃是大乾朝开国皇帝归元皇之雕像。  

在归元皇的雕像后头,左右立着两排常年不灭的红烛,正当中一个香案上摆放着一个个灵位,上头无不书写天子庙号。  

而在殿中,百官列在两排,大宗伯姬礼元立于雕像之前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