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 第四百九十九章弟子

第四百九十九章弟子(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向大年将两个木箱运到了船上,对钱中义交代道:“这是我在西北收来的上好黄芪和当归,劳烦兄弟帮我送到京城欧府。”  

“小事一桩!”钱中义笑了笑,一口应了下来。  

几人在城中找了一间酒楼,准备今晚一醉方休,然后向大年就要跟随王阳明去江西了,此去一别,便是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一口醇厚的绍兴黄酒滑入喉中,顿觉一股暖流自腹内升腾而起,驱散了周身的寒意。  

四人围坐一堂,大口吃肉,举杯共饮,谈笑风生,仿佛将世间的一切烦恼都抛诸脑后。  

江边小院之中,欧藏华找来了一块铁板,就开始给王阳明煎鱼烤肉,一旁放着各种香料和一些生菜。  

上好的五花肉煎得滋滋冒油,欧藏华夹起来,蘸了些孜然、麻油、细盐,用生菜叶包好,递给了王阳明。  

接着又开始包第二份,递给了站在一旁咽口水的俞大猷。  

“多谢欧大人!”俞大猷受宠若惊,连忙接过。  

王阳明尝了尝,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莴苣叶脆嫩多水,中和了肉汁和油脂,有去腻之妙,使烤肉的口感更加清爽,好吃!”  

“那师兄多吃些。”欧藏华笑着说道。  

俞大猷见此,便上前道:“欧先生,我来烤肉煎鱼吧!”  

欧藏华点了点头,交代了他几句之后,就把夹子递给了俞大猷,转而向王阳明请教起了心学。  

知行合一的理念、存良知的倡导、慎独的的思想,都让欧藏华和俞大猷听得如痴如醉。  

可惜时间有限,王阳明也无法说全,最后感慨道:“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人人可以成尧舜?”  

“对!”  

欧藏华不禁有感而发:“宇宙映我心,我心融宇宙。细微至毫末,壮阔含苍穹。世间万物,宇宙之广,皆由心念之力所引领。”  

“回溯历史,放眼今朝,人之所以能傲立于万物之巅,实为心力乃天地间之最勇锐者。”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如今自己也算有几分能力,或许可以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东西。  

一旁的王阳明听闻此言,心中亦有所触动,他细细品味着这几句话,只觉其韵味悠长,与自己的心学理论有种默契在内。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良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欧藏华与王阳明聊到了很晚,听到鸡鸣声传来,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场对话。  

第二日上午,欧藏华亲自送王阳明到码头,目送他和向大年乘船离去,才收回目光。  

一转身,就看到俞大猷顶着一副熊猫眼,神情激动的看着自己。  

“欧先生,我昨晚想了一宿,终于想明白了!”  

俞大猷向前一步,跪地抱拳道:“欧先生对小子照顾有加,小子深受感动,故而斗胆请欧先生收小子为徒!”  

欧藏华心中一喜,冲散了好友远去的伤感,开口询问道:“你要拜我为师,想在我这里学什么呢?”  

“习文、练武、研兵法、悟道理!“俞大猷虎目圆睁,神色凝重而坚定,字字铿锵有力,犹如山岳般沉稳。  

“很苦的。”  

“我吃得了苦!”  

“入我门,就要守我的规矩,你愿意?”  

“我愿意!”  

“好,”欧藏华扶起俞大猷,温和的说道:“从今日起,你便是我欧门的二弟子了。他日回京,再补上拜师之礼。”  

“是,师父!”  

俞大猷开心的笑着,接着有些好奇的问道:“师父,咱大师兄是谁啊?”  

“他叫唐顺之,今年十二岁矣。”欧藏华想起了自己的大弟子,最近一次跟他通信还是在五月份,信中除了日常的问候与学习进度的汇报之外,还提到他在那幅《哀牢山三十六字碑》之中看出了一套剑法,却不知自己领悟得对不对,就把剑谱也给寄了过来。  

欧藏华研究一阵,确认剑法无误后,才给他回了信,并告知了大弟子,自己将南下平乱,让他不用急着给自己回信。  

俞大猷听说大师兄竟然比自己小四岁,第一反应是对方一定神童,不然也不会被自家师父看重。  

欧藏华领着俞大猷往回走,同时询问道:“对了,大猷的内功,是出自少林么?”  

“是的,”俞大猷点了点头,回答道:“李师出身南少林,教了我《罗汉伏魔神功》。”  

“练得如何?”  

“倒也挺简单的,我三日就入门了。”  

欧藏华脚步一顿,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和猪的差距还大。  

过了几日,鄱阳湖水师的空船装满了物资,将要启程前往北方,欧藏华又送来了一叠家书和一箱子礼物,让钱中义帮忙送到欧府另一边,王阳明乘舟逆流而上,抵达九江之际,一连串急报接踵而至,数座县城爆发叛乱,颇有几分遍地开花的既视感。  

这些所谓的“叛乱”,实则是地方的地主与乡绅联手策动,旨在抗衡朝廷的流放政策。  

只是这些策划者们未曾料到的是,在他们还沉浸在自以为是的筹划之中时,欧藏华在为王阳明饯行的那一刻,已悄然布下一枚关键的棋子——泰宁侯·陈儒。  

欧藏华特意安排陈儒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