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衡山名宿开始笑傲武侠 > 第四百八十二章超级大瓜

第四百八十二章超级大瓜(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于南昌起兵,集兵万人,杀都江西巡抚孙燧、按察司副使许逵,仅仅几日时间,便攻陷九江、南康、安庆等地。  

伴随着起兵的是宁王书写的举兵檄文,在有心之人的推动侠,很快便传遍江南。  

一时间长江南北、黄河上下都在吃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瓜。  

欧藏华看到举兵檄文时,整个人都惊呆了,宁王这老小子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词语之凶悖,千古未有。  

前半段指斥正德皇帝是无道昏君,倒行逆施,遭到全国的反对巴拉巴拉的倒还好,属于常规操作。  

但后半段就生猛了,他居然否认正德皇帝是朱氏子孙,而是外姓民子冒充的。  

所以,朱厚照根本没有资格做大明天子!  

而宁王朱宸濠之所以抓住这个问题攻击正德皇帝,就是因为有传言正德皇帝不是孝宗的张皇后所生的长子,而是郑旺之女郑金莲所生的“都人之子”。  

而宁王朱宸濠搞出来的版本更进一步,直接说朱厚照是从民间抱养来冒充皇子的孩子,压根不是孝宗血脉。  

其实宁王这话是没道理的,张太后不是不能怀孕,孝宗虽然蠢.纯粹,却也绝对不会容忍冒充皇子之事来。  

关键是正德皇帝原本这么操作过,结果就是被朝廷上下骂的狗血淋头。  

就算孝宗皇帝真那么纯粹,别忘了那会儿皇宫之中英宗皇帝的孝肃周皇后、宪宗皇帝的孝贞纯皇后王氏都还在,朝堂之中有刘健、徐溥、刘吉、马文升等成化旧人,他们能让孝宗皇帝这么乱来?  

此刻欧藏华也顾不上去其他,立刻前往内阁。  

不过在离去之前,他特地交代,礼部、鸿胪寺、詹事府不得非议此事,静待朝廷处置。  

一路上,兵部尚书陆完、刑部尚书杨一清、吏部尚书·左都御史彭泽、工部尚书李鐩也从各个方向赶来。  

内阁之中,首辅·户部尚书费宏和次辅梁储脸色阴沉无比。  

看到赶来的众人,费宏起身说道:“断言路三日,国子监闭馆,五城兵马司改为一日五巡,有乱言者,逮捕入狱!诸君随我,入宫求见太后!”  

“是!”众人齐声应道。  

随后以费宏为首,带领着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穿过皇城,朝着仁寿宫走去。  

一路上,宦官们也意识到事情大条,纷纷低着头让开了道路。  

仁寿宫中,正德皇帝并不在此,反而是夏皇后早早就来了此处,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开口。  

这时,张太后的总管太监章明快步进入寝宫,行礼后汇报道:“禀告太后娘娘,内阁首辅费公、次辅梁公,领六部尚书于前殿求见。”  

夏皇后听闻此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喜意,但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张太后微微皱眉,思索了片刻才开口道:“更衣!”  

“遵旨!”章明应了一声,随即看了一眼身后的宫女们。  

几个宫女们心领神会,立即上前为太后梳妆更衣。  

众大臣在前殿等候了将近半个时辰,张太后才姗姗出来。  

“臣等参见太后!”众大臣拱手行礼道。  

“免了,”张太后端坐在正位之上,看着众大臣说道:“今日这是什么风?竟然把我大明的中流砥柱们,都运到了我这仁寿宫来?”  

费宏神情波澜不惊,开口道:“臣等贸然前来,打扰太后清净,深感惭愧。然事关先帝名誉,臣等唯有此下策。”  

随着费宏话音落下,梁储将一份奏折双手奉上。  

总管太监章明接过奏折,送到了张太后面前。  

太后仔翻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锁,不过片刻,她便猛地一掷,冷声道:“一派胡言!先帝在世之时,也曾对此事进行过彻查,结果不过是那老农的一场臆想罢了。当时,我便极力劝谏先帝,应将与此事相关联之人一律处死,以正视听。然先帝宅心仁厚,对于原本应诛九族的大罪,竟赦免了所有涉案人员的罪责,未曾深究他们的过错,只是将那宦官刘山一人赐死,以示惩戒。”  

“没想到当初先帝的一番仁慈之心,如今竟成为了小人颠倒是非黑白的借口,不可饶恕!”  

这也跟孝宗皇帝的性格有关,他的确不是嗜杀之人。  

比如他一直寻找自己的母亲的家人,结果找来了一堆骗子,他一个也没杀过。  

万贵妃家也只是被孝宗剥夺了宪宗给的赏赐,性命无忧。  

这要换成其他任何一个皇帝,那些骗子一个都别想跑。  

而此刻,众臣听到张太后此言,才算暗自松了口气。  

梁储走出来,拱手说道:“老臣斗胆恳请太后颁下懿旨,以正视听,驳斥那荒谬绝伦之论。劝诫宁王,莫要被奸佞小人所蒙蔽,勿使一错再错,当迷途知返。”  

“嗯,”张太后点了点头,开口道:“此事就交给梁卿,待你拟好旨意,呈予我过目。”  

“老臣遵旨!”  

章明迅速备齐文房四宝,梁储随即挥毫泼墨,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张太后审阅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以示赞许。  

在一旁候着的章明见状,恭敬的取出张太后的宝玺,由太后亲自在文章末尾盖上了鲜红的印记。  

费宏双手恭敬的接过懿旨,叩首谢恩后,才领着六部尚书离开仁寿宫。  

回到内阁盖上文渊阁银印,欧藏华拿起笔,将文章重新抄录了三份。  

一份贴在皇宫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