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打仗(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你作甚?”  

徐福贵走上前,见对方男子很面生,不是本村的。  

“大哥,这是你家的麦子?一看你就是种田的好手,这麦子长势真不错。”  

男子面带笑意奉承道。  

徐福贵听着对方的假意客套,目光狐疑,没有答话。对方口音和桐古县区域的口音相差很大,明显是外地的。  

“大哥,我主家是做粮食生意的粮商,我就想问问你家麦子定出去没?若是没有的话,可以考虑考虑我们家。”  

男子说明来意。  

徐福贵干脆摇头:“不卖,我这是留着自家吃的。”  

男子纠缠不休:“大哥您说笑的吧,这三十亩麦子和旱稻,一家人哪里吃得完。我们家今年高价收粮,真的,比去年高三成的价。”  

“说了不卖,我家七口人加一条狗,吃多点不正常么?你走吧。”  

说着徐福贵不耐烦地摆手。  

“大哥…”  

眼看着男子还要纠缠,徐福贵直接忽视他朝着家里走,顺便喊药草田里的徐孝云:“四云,回家吃饭!”  

“来了爹~~”  

“汪汪~!”  

大黑很聪明,能通过人的情绪判断出眼前的是敌是友。它见徐福贵不耐烦,对男子发出驱赶的狂吠。  

男子无奈,只能快步走开。  

真是怪事…  

徐福贵疑惑,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自从半月前就有外地粮商找上门说要收粮食。1  

难道是粮价要涨?  

要知道除非大旱大涝这类天灾,否则粮价基本没什么波动。3  

没有天灾,必是人祸能让外地粮商比去年高三成的价收粮食,肯定是有事发生。  

但他没听说哪里有旱灾涝灾。  

百壑村只是偏僻的山村,村里消息闭塞,就算外界有大事发生他们也很难知道。  

————  

徐福贵回家和家人们吃饭,听佳珍说起外面的大事。  

“倩嫂告诉我说,乾元仙朝和百越仙朝开始打仗了。”3  

“打仗?因为什么。”  

徐福贵不禁担心。“战争”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绝对是无法抵挡的灾难,很容易就会引来灭顶之灾。  

“好像是发现了什么灵脉灵矿之类的,反正和仙人有关系,我可不懂那些。”  

佳珍听王倩讲的。王倩都一知半解,更别说给她解释清楚。  

“仙人的事情和咱们没关系,咱日子过得好比什么都强。”  

徐孝霞没见过世面,所以不懂得。  

徐福贵却不这么认为,他想到最近前来收购粮食的粮商,猜测很可能是打仗导致粮价上涨。  

除了天灾,最有可能导致粮价上涨的就是战争。  

还有一点,他们所在的桐古县距离百越仙朝不远!  

这个“不远”,是对于仙人而言。  

徐家所在的百壑村属于桐古县,桐古县属于垣黎郡,垣黎郡属于镇南府!  

而镇南府,是乾元仙朝最南边的府。再往南,就是百越仙朝。  

乾元仙朝作为仙人掌控的朝廷,疆域很大、非常大。  

徐福贵没见过乾元仙朝的疆域图,甚至没见过镇南府的地图。他只知乾元仙朝有三十八府,镇南府是其中之一。  

镇南府有三十三郡,垣黎郡是其中之一。  

垣黎郡有好几十个县城,桐古县是其中之一。1  

徐福贵这么一想,愈发觉得这场战争有可能波及他们,于是提醒大家:“咱们提高警惕,存好粮食,以防意外。”  

“啊?爹,仙朝的事情,影响不到我们吧。”  

徐孝苟不理解。  

“咱们桐古县、垣黎郡,就位于乾元仙朝最南边的镇南府,再往南就是百越仙朝。对咱们来说是万里之遥,对仙人来说可不是。  

普通人家经不起折腾,战争对咱普通人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徐福贵给孩子们耐心解释。  

时代的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阅历不足的年轻人难以领悟这个道理。  

————  

十天后。  

村里关于仙朝打仗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偶尔有陌生面孔路过百壑村。  

徐家麦田,徐福贵带着大牛、三苟、四云收割麦子。  

“大家加把劲儿,争取今天一天时间把麦子割完。”  

徐福贵手握镰刀,一头扎进麦田,手起刀落割下一片一片的麦子。  

最近收粮的粮商又来了两次,以至于徐福贵有了紧迫感,麦子刚熟就连忙带着孩子们收割。  

“大哥,咱俩比比谁快?”  

徐孝苟欲和大哥比高下。他不常干农活、往往农忙时节才帮忙,但他熊虎桩功二层的体质,体格比徐孝牛更壮实。  

“好。”  

徐孝牛话音落下,已经扎进面前的麦田。  

“大哥你耍赖,我还没喊开始…”  

徐孝苟说着,连忙走向相邻的那亩麦田,和徐孝牛较起劲儿。  

至于徐孝云,他慢条斯理开始割麦。他年龄小、体力也不行,不是干活的主力。  

徐福贵无疑是最快的,干了二十年农活的他仿佛化身“收割机器”,所过之处大片麦子被收割。  

旁边,徐孝牛比徐孝苟快不少。  

一亩麦田收割完毕,徐孝苟不服:“大哥咱们继续,你耐力肯定不如我。”  

二人继续较劲。  

徐孝牛不知疲累似得,体力让徐孝苟惊叹。  

就这样,不到天黑时分,四个人靠着镰刀收割了二十多亩小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