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秘密(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徐福贵垂头耷脑的回到家,佳珍刚开始做饭。  

“咦,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早?”  

“夫君,你病了?”  

佳珍见他一副体虚气弱的样子,连忙上前搀扶他。  

“我没事,就是太饿了,给我拿个馒头吧。”  

徐福贵摆摆手,说话有气无力。  

佳珍给他取来个馒头,见他吃的急,又端来一碗水。  

他几口吞下馒头,饮下半碗水,恢复了些力气。  

“是最近太累了吗,休息几天吧。”  

佳珍心疼他,担心他身体累垮了。  

“我真没事。”  

徐福贵说话的声音多了几分力量:“佳珍,家里的伙食标准再提一提吧。每人早晚多加一个鸡蛋,五天吃一次肉。”  

“啊?又提?”  

一个月前送徐孝苟去练武的时候,家里的伙食标准已经提高了些。  

佳珍心里盘算着:  

徐孝苟练武的拜师礼十两银子,一个月过去,又要交二两银子。以后练武的话,每月二两银子是固定支出。  

若是将伙食标准提高到五天吃一次肉,田里的收成都不够支出了。  

“家里现在有多少钱?”  

徐家的钱由佳珍管着,她各项收入支出都记账。  

“有二百三十多两银子。”  

佳珍勤俭持家,才攒下这么多钱。村里普通农户,别说二百两银子,没几个能拿出二十两的。  

“这不挺多的么,你怀着孕,孩子们都正长身体,三苟练武也得多吃肉。今年风调雨顺的,地里收成好,实在不行还有药草田呢。  

你就别太节省了。”  

徐福贵家里的情况,只要不是天天大鱼大肉,五天吃一次肉还是供得起的。  

“好吧。”  

佳珍心里却是不太踏实。  

她喜欢攒钱,毕竟家里孩子多,难免碰上个小灾小病,家中有积蓄才有底气。  

————  

半个时辰后,佳珍做好饭。“孩子们,吃饭啦!”  

徐孝苟正好晨练结束回到家。他每天天亮之前赶到村口林场,跟着杜海练两个时辰的桩功。  

中午是他们的休息时间,等到傍晚再去林场练一个半时辰的桩功或者拳脚招式。  

堂屋,众人围在八仙桌前吃饭。  

“咦,今天多了一个鸡蛋?”  

徐孝苟见每个人面前都是两个鸡蛋。  

“告诉你们好消息,你们爹说了,以后早晚加一个鸡蛋,五天吃一次肉。”  

佳珍将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  

“好耶!”  

徐孝苟欢呼着。  

徐孝牛和徐孝霞也是面露喜色。  

坐在徐福贵腿上的徐孝云在现场气氛的烘托下,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好呀好呀,我也吃肉。”  

佳珍见孩子们这么高兴,心疼银子的不舍情绪消散了:给孩子们填饱肚子,有什么好心疼。  

————  

几天后。  

徐福贵的五行桩功很熟练了,他已经掌握其中精髓。  

每天早晚各一个时辰的桩功,能明显感受到经脉和窍穴的发热,气血通过经脉和窍穴的转化,让他的身体更强健。  

这种提升微乎其微,但武道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量变产生质变。  

今天是他家的伙食改善日,晚饭有红烧肉和一条清蒸草鱼。  

徐福贵吃过饭,能感觉到腹中食物被迅速消化、滋补身体。  

休息片刻后,他将徐孝牛带至后院,还锁上了后院的院门。  

“大牛,今天爹教你练武。你记住,这是咱家的秘密,不准告诉任何人!”  

徐福贵神情极为严肃,看着徐孝牛的眼睛。  

“啊?练武?”  

徐孝牛纳闷,他爹什么时候会练武了?  

“爹偶然得到的桩功秘籍。你别管怎么来的,你只需要知道,这秘籍传出去的话,咱们全家都有危险。”  

五行桩功被徐福贵记在脑海中,他不敢写出来,因为这是他家当前最大的秘密。  

尤其是五行桩功能练出五系伪灵根这件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修仙之路漫长坎坷,他必须小心谨慎、徐徐图之。徐家作为山村农户,想要一跃成为修仙世家是不现实的,只有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才有机会让家族发展壮大。  

徐孝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重重点头:“嗯,打死我也不说!”  

“也先别告诉你娘和弟弟妹妹。”  

徐福贵虽说之后也会教给其他孩子练武,但他们年纪尚小,未必能守住秘密。  

“咱们开始吧。”  

徐福贵教导徐孝牛五行桩功的第一层内容。  

他对桩功已经很熟悉了,这才能教会徐孝牛。即使如此,一个时辰后徐孝牛依旧不得要领。  

徐孝牛没有徐孝苟那么聪慧,又才十岁,学得慢也正常。  

“晚上早点睡,明早和我去田里继续。”  

“嗯,知道了。”  

徐孝牛乖巧应声。  

————  

时光荏苒,夏去秋来。  

收获的季节到了,今年是丰年。  

徐家的八十亩田中,二十亩药草田是“存款”。  

药草田是最珍贵的,那些药草都需要好几年才能生长到年份足够入药,又需要费心打理,因此价格高昂。  

那二十亩药草田,距离徐家宅院最近,也是为了防止被别人破坏或者偷去。  

三十亩的旱稻和小麦,这是徐家的“口粮保障”,以防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家里没粮食。  

论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