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一五七章 朱棣铁血镇江南

第一五七章 朱棣铁血镇江南(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相互配合。  

江南这边彻底归心,将会成为定局。  

对待江南这里,就该如此!  

很多时候,该强势就要强势,该杀人还是要杀人!  

不强势不杀人,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那些人,也根本不会害怕!  

只有杀了人,强势起来。  

他们才会变得老实。  

郑士元从朱棣这边离开了,来的时候忧心忡忡,走的时候却心生欣喜。  

所有的担忧,都尽数没有了。  

是自己过于担心了。  

小看了燕王殿下。  

什么是虎父无犬子?  

燕王殿下这就是虎父无犬子!  

燕王殿下能如此,江南这边无忧。  

或许在今后,陛下还会给燕王殿下派其余的重任。  

而他也相信,燕王殿下能不负陛下所托,能把事情给做的特别好…  

杭州知府,以及松江府那边的知府。  

被朱棣一举砍了脑袋。  

这么两个重要的地方,知府当然不可能空缺。  

需要有人补上。  

在朱棣这边,把这牵扯到造反中去的两个知府,给砍了脑袋的五天之内,杭州这边,以及松江府那边的新知府,就已经尽数到位了。  

杭州这里的知府名叫曾泰。  

松江府那边的知府名叫李文。  

这两人都是有才华之人。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两个人还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以往都在朱标的东宫那边有所任职。  

有了这么两个人担任杭州,和松江府的知府。  

那接下来的很多事儿,都将会变得好做。  

不仅是他们两个,其余被朱棣给斩杀的官员,所留下的空缺,也很快被朝廷命人进行了填补。  

包括吏员这些,也同样是进行了补充。  

可以说这一次,这些地方的官员,来了一个大换血。  

有了这样一次大的行动后,今后这边的官场,肯定能安稳上一些时间。  

最起码在接下来,开设市舶司,及弄国营企业这些事情,官府不会在后面拖后腿。  

这样的一番杀伐下来,就连平日里一些,很是喜欢唧唧歪歪,没事了会对朝廷这边,指指点点的读书人。  

这一次都变得很是老实。  

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说什么坏话。  

也没有人出来指责朝廷与民争利。  

但是能够想到,今后这里面的一些人,肯定会写上很多的小作文,对这个事儿进行记载,  

进行抨击。  

流传出诸多的野史。  

春秋笔法,歪曲事实,乃至于编造这些,对于这些人而言,那是家常便饭。  

最是擅长。  

比如,锦衣卫抓捕逃窜的造反之人,有逃犯慌乱之中,跑进民宅。  

锦衣卫在后面追逐,进入民宅进行抓捕。  

落在那些人的笔下,便是一桩锦衣卫破家灭门,残害无辜的惨案。  

当然,这些人会变得如此老实,除了朱棣这一次是真不留情,杀疯了一样。  

在这边杀了个人头滚滚。  

把很多人都给吓到了。  

不敢在这件事情上乱哔哔之外。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便是朝廷的大明日报,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三天两头就会进行增刊。  

由原来的七天左右一期,变成了两天一期。  

大明日报,最近主要就是针对杭州等这边的事情进行报道。  

大力抨击造反之人,并把主要矛头对准了无辜海商。  

对朱棣所干很多事,拍手称快。  

并盛赞国营企业等等。  

还详细的介绍了国营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组建之后,对国家对百姓会有多少的好处。  

不仅如此,还专门派遣了一些人,深入乡里,向这边的众多百姓来宣传。  

弄得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想要暗戳戳的欺骗一下那些愚蠢的百姓,告诉这些愚蠢的百姓们真相都不行。  

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朝廷在这里歪曲事实。  

看着这些愚昧百姓,被朝廷所歪曲的事实所愚弄。  

这种感觉,当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哈哈,大渊先生,可算是找到你了!”  

武英殿这边,朱元璋看着被宦官领着走进来的一个,看上去有六十岁上下的老者,满脸笑容的出声说道。  

亲自站起来进行迎接。  

言辞之间很是客气。  

对于老者礼遇极高。  

来的这人不是别的,正是王大渊。  

这汪大渊可是一个奇人。  

朱元璋是在现代时才知道,在自己大明,还有汪大渊这么一个人才。  

汪大渊对于海运上面,很有见地。  

出生于元朝,在元朝时就曾跟着商船,并去过很多很多的地方。  

下了南洋,还去了西洋。  

最远到达过非洲。  

对于海外的诸多事情,知道的很详细。  

并且,还把他在海外的这些见闻写了一本书给记录了下来。  

叫做岛夷志略。  

正是通过这本书,汪大渊的名字才能够流传后世。  

才能让人知道,早在元朝之时,华夏这边的船队,就已经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进行经商。  

而汪大渊所留的文献,让人们对于这个时候的海外,也有了一个更多的认识。  

如今朱元璋要在设市舶司,对外经商。  

汪大渊这样的人才,又怎么能错过?  

这可是一份活着的海图!  

那自然要礼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