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十七章 匹夫有责

第十七章 匹夫有责(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大明的共同理想?”7  

刘伯温愣了一下,显然是有被皇帝口中冒出来的,这个新词给意外到。  

不由自主的跟着重复了一下。  

随后反复咀嚼,越咀嚼,越觉得味道不一般。  

隐隐约约间,像是抓到了一些什么。  

但又似乎隔着很多的东西,看不真切。  

“对,就是大明的共同理想。”3  

朱元璋点头,声音变得坚定。  

这是他在现代生活的十五年里,感受很深的一点。  

他看到了华夏遭遇千年未见之变局之后,浴火重生,孕育出更强的生命力。  

看到如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奋起直追,日新月异。  

也是因此,他习惯性的联想到了自己的大明。  

去考虑自己大明,为什么在自己开国之后,就有那么多贪官污吏,一茬一茬的杀都杀不完。3  

为何自己大明,到了中后期后,一连几个皇帝开始摆烂,尤其是万历,连缺官都不补充,严重影响大明运转。6  

为什么晋商通敌卖国,为什么士绅们疯狂兼并土地。1  

从朝堂高官,到地方小吏,到商人…都在疯狂的蛀蚀大明利益,完全不顾大明死活。1  

只想着趁着大明还未死时,多多的吃上一些好处。4  

然后欢天喜地的等着大明倒塌,新朝建立,他们凭借着从大明身上撕扯下来的血肉,迅速崛起,接着过安稳富足的日子…2  

结果是,大明倒塌了,他们很多人也没有迎来他们期盼的好日子。2  

等到的是清军入关,是扬州十日,是嘉定三屠,是江阴八十一天…的屠刀!1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皇帝不行,文官做大,贪腐横行,克扣军饷,天灾人祸…1  

但结合着他的经历,以及在现代看到的诸多东西深入分析,他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失去了一个能够将各个阶层的大多数人,给凝聚到一起的共同目标。1  

无独有偶,现代时所了解到的、北方的毛熊,那样一个一开始时生机勃勃的庞然大物,到了最后也是在顷刻之间,便已土崩瓦解。19  

在朱元璋看来,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失去了共同目标,导致人心浮动,没有了凝聚力。4  

如今回到洪武八年,自然需要将他所得到的一些东西,结合着大明现在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和上一世的杀伐手段相结合,以此来让大明变得更好。  

历史已经证明,他上一世所行的那些手段,有些是有用的,但整体上算起来,有的是失败的。5  

而今重新来过,自然要有所改变。  

“这个目标,要囊括我大明的各个阶层。  

找到大明各个阶层长远的诉求,将其具象化。  

以此来提高凝聚力,向心力。  

激发各个阶层的主人翁精神。  

也就是要各个阶层,都要意识到,这大明并不仅仅只是我朱元璋的大明,只是我朱家的天下。  

同样也是其余人的大明。  

让他们自觉的去维护,去热爱大明。1  

让他们深切的意识到,大明强盛了,他们的生活也能随之变好。  

大明变得虚弱,他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让众人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最终达到众人自发的去维护这个国家。  

一旦发现,有人破坏我大明,损害大局,侵吞利益,就会引起各个阶层的敌视。  

我大明现在虽然在地域之上,完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统一了南北。  

但在思想上,以及文化上面,却还没有完成统一。  

裂痕还在,而且还特别的难以抹平!  

仅仅只是地域上的统一还不行,不牢靠。  

需要思想文化上也统一才成。  

如此,才能将我华夏再次融为一体,牢不可破!  

而想要实现这些,一个共同的目标,必不可少!”4  

朱元璋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有些口渴,端起茶碗喝了两口温热水。  

刘伯温却愣在了当场,就连咳嗽都给忘记了。  

抬头看着皇帝,为之失神。  

这还是那个起家之后,才开始学习,很多事情都需要请教人的皇帝吗?  

这还是那个,被很多自命清高之人,在暗地里腹诽,觉得没有远见,终究只是一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  

这番话,这份见识,这份深远的目光,就连他这个,号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人,在这上面都不如!  

上位,什么时候居然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大明的共同理想?  

大明的共同理想!  

好啊!  

大明的共同理想是真的好!  

高屋建瓴,横空出世,让人拨云见日!  

虽然上位说的这一番话里,有不少之前不曾听说过的新词,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理解。  

而且,里面的不少新词,初听时觉得别扭,但是细细品味,却又回味无穷。  

如主人翁精神,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凝聚力,向心力…7  

刘伯温只觉大受震撼!  

“咳咳咳…”  

一阵儿不受控制的咳嗽声响起,打破了武英殿里的安静。  

震撼中的刘伯温也随之惊醒。  

“上位高瞻远瞩,所言振聋发聩,微臣受教了!”  

刘伯温发自肺腑的赞叹,并起身对着朱元璋深深行了一礼。  

这一礼不再是君臣叩拜之礼,而是文士之间相见的礼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