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体贴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体贴(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进了广生右门,没几步就是翊坤门。  

舒舒带了核桃跟小松没有立时进去,而是等着八福晋往前走了,才转身进了宫门。  

妯里两个看起来都是客气守礼模样,就是神色都澹澹的,身边跟着的丫头也都屏气凝神。  

翊坤宫里,宜妃已经穿戴整齐,正坐在炕边看着十七阿哥与十八阿哥。  

十七阿哥手中拿着两只陶老虎,正教十八阿哥说话。  

“虎,老虎…”  

十八阿哥扭头看着哥哥,却没有开口的意思,靠着十七阿哥坐着,一动不动。  

十七阿哥显然没有法子了,抬头看着宜妃:“妃母…”  

宜妃笑着说道:“是弟弟笨,十七别教了。”  

十七阿哥摇头道:“弟弟不笨…弟弟就是不爱说话…”  

十八阿哥一生日多了,正是学说话的时候,却是不爱开口。  

见舒舒进来,十七阿哥扶了下十八阿哥,让他自己坐好,而后翻身下炕。  

“九嫂…”  

在园子里见过几回,他已经记着人了。  

舒舒给宜妃请了安,而后摸了摸十七阿哥小脑门。  

眼下就是毛寸的感觉,没有开始留头,带了白玉项圈。  

之前的时候,十七阿哥可不怎么戴这些。  

等到保母带了十七阿哥与十八阿哥下去,宜妃的脸上才带了不舍。  

舒舒道:“娘娘是担心十七弟种痘?皇子种痘,太医院那边肯定会预备‘熟苗’,安全着呢,您就放心吧。”  

宜妃点点头,道:“嗯,要不是准备齐全,太医院也不敢选日子,就是白担心罢了。”  

舒舒想了前两日去五贝勒府的情形,还有送别恪靖公主之事。  

公主昨日也进宫了,可是母女两说话的时间也没有多久。  

至于五福晋那里,宜妃即便惦记,也不好频繁派人探看。  

舒舒就道:“五嫂那边已经预备齐全,除了准备五嫂额涅过去陪产,皇祖母也打发嬷嬷过去了。”  

宜妃道:“生了这头一胎以后就好了,不用惦记着,往后也有经验了。”  

外头肩辇已经预备好了。  

婆媳两个说了几句闲话,就往宁寿宫去了。  

少一时,到了宁寿宫,来请安的宫妃贵人都到得差不多。  

除了太子妃之外,小辈皇子福晋只有三人,就是舒舒跟八福晋、十福晋。  

七福晋额涅重病,这几日都在娘家侍疾。  

之前的六妃,眼下就只有三妃在了。  

惠妃、宜妃跟咸福宫妃。  

嫔位上两人,僖嫔跟良嫔,还有站着的七、八位贵人。  

坐着的人一下子少了一半。  

太后也没有闲话的兴趣,跟惠妃、宜妃说了几句话就叫散了。  

等到出了宁寿宫,就见惠妃招呼了八福晋去延禧宫。  

原来她听说八福晋要用三七粉,就叫人淘换了两斤,还有一盒珍珠粉。  

等到了延禧宫,惠妃就叫人拿了两个锦匣。  

“三七看着太医吩咐使,珍珠粉加牛奶敷面,也有美颜之效。”  

惠妃看着八福晋道:“之前你在意这个,怕你伤心,我也不好提这个,眼下你要治脸,就好好试试吧。”  

八福晋看着惠妃,脸上多了羞愧,道:“这几年,儿媳叫妃母为难了。”  

她之前不喜生母婆婆,只奉承惠妃这里,实际上也是给惠妃添麻烦。  

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也背后嚼舌惠妃,说是压着养子、养媳妇,不让八福晋亲近生母婆婆什么的。  

惠妃没有责怪的意思,道:“谁都有小时候,大了懂事了,就好了。”  

八福晋福了福,道:“妃母当年提点过儿媳好多回,儿媳都没听进去。”  

惠妃拉了她起身,亦是带了几分伤感,道:“我没有女儿,看你跟大福晋就当女儿待的,偏偏你们两性子都执拗,往后好好的,自己在外头,总要爱护自己个儿,女子不易…”  

八福晋点头,红了眼圈道:“儿媳一定好好的,守着规矩,不给妃母丢脸。”  

惠妃叹气道:“旁人说我几句,不碍什么,还是你自己要立起来,嫡福晋就是嫡福晋,别委屈了自己个儿。”  

八福晋点头道:“娘娘放心,再不会了…”  

她本就是孤零零一个人,再不心疼自己,还有谁会心疼自己,未免太可怜了…  

宁寿宫,格格所。  

十福晋正捧着一盘李子吃着,小儿拳头大的李子,肉厚核小,口感酸甜。  

“卡察卡察”吃着,叫人口齿生津。  

舒舒则是喝着花果茶。  

入宫以后,走了一趟西六宫,又往这边折腾一趟,也有三里地了,正口渴。  

这还是她给九格格的方子,里头放了桃干跟白茶,喝起来带了果香。  

九格格是在红着脸,低头看嫁妆册子。  

她也是第一次看嫁妆册子,别的也看不出什么来,只是看到衣裳料子的时候,她愣住了。  

都是上好的料子,皇女份例里一年一匹、两匹的,结果这里都是二百匹。  

总数竟然是两千匹,而且只有两百匹棉布,其他一千八百匹都是各色彩缎、花缎、云锦、蜀锦、绒呢、宫绸、宫纱等好料子。  

要知道宫里皇太后份例最多,一年各色绸缎布匹也就是一百五十多匹,半数是布。  

到了格格这里,跟皇子份例一样,一年四十多匹,也是半数是布,剩下二十来匹才是各色彩缎、宫绸、纱、绫等。  

“九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