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议罪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议罪(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康熙蹙眉。  

正月里荣宪公主回巴林之前,确实曾提及此事。  

他看了四阿哥一眼。  

四阿哥说了这一句,却没有继续开口的意思。  

康熙放下三阿哥的请罪折子,道:“三阿哥御前无礼,不可不惩戒,等简亲王的议罪折子上来再说。”  

大阿哥点头道:“是当罚,不罚不长记性,就是三阿哥之前在内务府的办差,揭开了会计司‘窝桉’,抓了蛀虫,追缴了不少损失回来,也是立了功了…”  

康熙没好气,道:“行了,不要再啰嗦了,朕记得此事。”  

大阿哥爽朗一笑,道:“谁的儿子谁心疼,那是汗阿玛的儿子,怎么管教本就是汗阿玛说了算,轮不到儿子们说嘴,就是怕您罚重了三阿哥,回头舍不得,反倒是自己难受。”  

康熙冷笑道:“要不是朕素来优容,也不会纵着他胆大包天,在御前无礼!”  

大阿哥想到三阿哥说的画面,是怪恶心的,怪不得皇父生气。  

不过要单是这个的话,应该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不会罚的太重。  

四阿哥看着地砖,觉得还有其他大家不知道的事情。  

三阿哥瞒着没说。  

皇父也没有公之于众的意思。  

否则只为了三阿哥在清溪书屋呕吐,皇父只会恼不会怒,不会送到宗人府,训斥一顿,直接丢回阿哥所禁足还差不多了。  

他想了裕亲王福全,皇父抬举兄弟,挟制远支宗室,正经亲近了十几二十多年。  

什么时候兄弟之间退后一步的?  

是康熙二十九年大哥成年领兵…  

如今,汗阿玛待年长皇子的优容,也正在消减,竟是昔日重演。  

除去他们这前一拨皇子,后头的皇子也都陆续成丁。  

九阿哥没有入朝,十阿哥清贵没有实权,那以后皇父会重用的阿哥是十二阿哥、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  

四阿哥总觉得自己影影绰绰的,好像有些猜到皇父的想法。  

康熙看向大阿哥,想到了直郡王府没有女主子,将三阿哥的请罪折子递给大阿哥,道:“你看看这个…”  

大阿哥接过来看了,看到一半面上就带了沉重。  

关于包衣人口,前天晚上散席后,兄弟曾说过一嘴。  

大阿哥觉得九阿哥是被刘嬷嬷吓破胆子,知根知底的,还是能使唤的。  

没想到,老三心里也担心这个。  

大阿哥就想的多了,抬头看着康熙道:“汗阿玛,骁骑营跟护军营要不要查一查?”  

包衣骁骑营是日常在紫禁城内轮值宿卫的,护军营则是负责紫禁城中十二处门禁,每班轮值一千多人。  

除了侍卫,就数包衣披甲离御前最近。  

康熙摇头道:“不用大校,之前已经停了富察家子弟的差事,尚家与董家子弟也拨出骁骑营跟护军营…”  

至于戚属人家子弟,除了乌雅家白启补了武缺,其他的没有披甲的。  

想到乌雅家,康熙看着四阿哥,道:“涉嫌侵占宁寿宫与毓庆宫分例的,还有乌雅家人,里通消息的,也有永和宫首领太监跟大宫人…”  

四阿哥面上带了羞愧,道:“儿子混沌,竟没有留心此事。”  

康熙摆手,道:“他们贪惯了的,几十年下来都是如此,与你有什么相干?”  

四阿哥默默。  

与自己不相干,与谁相干呢?  

自然是乌雅家的靠山,自家娘娘,一宫之主。  

他垂下头,不再多言。  

现在揭开此事也好,这看着就是被娘家拖累的,应该不会罚的太重。  

有荣妃降位在前,小惩小戒也没有那么显眼了。  

也算是将娘娘跟乌雅家做个切割。  

康熙想了想,望向梁九功,道:“去永和宫传朕口谕,德妃不知约束亲族,使得贪墨事生,且御下无方,永和宫首领太监、大宫人等逾制供给,停年俸三年,以儆效尤。”  

梁九功应着,下去传旨去了。  

四阿哥满脸羞愧,下巴垂到胸口了。  

大阿哥在旁,面上带了后悔。  

忘了这一茬了,这内务府之前抄检的人家,还有乌雅家。  

两人都沉默了。  

这时候,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康熙也不耐烦两人杵着,摆摆手,道:“行了,下去吧,朕晚上就回园子。”  

大阿哥与四阿哥应着,从御前退了下来。  

出了乾清宫,大阿哥看着四阿哥,道:“怎么办?妃母那边估计要吓一跳?”  

四阿哥也不放心,可纵然是亲生母子,内廷也不是他们能随意出入的。  

换了以往,可以让福晋递牌子请安,可福晋现下六个月身孕,身子重不方便。  

四阿哥想了想道:“过了这两日,请弟弟舅母递牌子请安。”  

大阿哥也晓得四福晋现状,安慰四阿哥,道:“也不用太担心,妃母只是停年俸,还有老九在,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四阿哥想到这里,也松一口气…  

等到两个阿哥下去没一会儿,负责太子平安脉的御医跟着侍卫入宫来了。  

等他给康熙请了安,康熙就看着他道:“太子的平安脉,都如实记载,可有遗漏之处?”  

老太医花甲之年,平日里惊雷不动的沉稳性子,听了问话,面上带了羞愧,双膝跪下,道:“微臣死罪…”  

康熙的脸沉了下来,道:“太子怎么了?”  

老太医道:“太子爷正值壮年,阴阳不调,有些阳亢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