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七百九十四章 朕的侍卫处

第七百九十四章 朕的侍卫处(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见十四阿哥气鼓鼓的,另一个哈哈珠子小声提醒道:“爷,那位侍卫叫常海,是承恩公府的二爷…”  

十四阿哥听了不由一愣,道:“赫舍里家的?”  

正黄旗的承恩公,那就是太子的舅家。  

实际上这个承恩公已经革了,可是大家还是习惯称呼那边为承恩公府。  

“是先公爷的庶子,常大人的幼弟那哈哈珠子道。”  

十四阿哥嘴角抽了抽。  

这可真是幼弟。  

他是见过太子的舅舅常泰的,早年任领侍卫内大臣,看着跟皇父年岁相仿,少说也要四十往上了。  

那个怂包常海,看着也就二十来岁。  

十四阿哥本打算去御前告状的,眼下却有些迟疑了。  

不看僧面看佛面。  

那是太子的舅舅,自己真告状了,那不是要得罪太子?  

十四阿哥有些憋闷,摸着“珊瑚”的马鬃,面上带了阴郁。  

赫舍里家倒是胆大妄为,年初皇父还处置了赫舍里家,还敢让这样的子弟补侍卫。  

十三阿哥也从围场下来,听说了正黄旗的变故,过来找十四阿哥。  

眼见着十四阿哥闷闷不乐的,他勒马并行,劝慰道:“不是挺好么,正黄旗得了第二,你的缴获也比我跟十哥的多,其他的不用在意。”  

十四阿哥嘴巴撅着,道:“别哄我了,我瞧出来了,有我没我正黄旗也是第二!”  

十三阿哥摇头道:“那不会,说不得正白旗是第二。”  

镶黄旗是头旗,没有其他旗会相争。  

可是这涸第二,正白旗跟正黄旗却是要争一争的。  

十四阿哥轻哼道:“反正镶黄旗肯定是第一!”  

十三阿哥笑了笑,道:“等到木兰围场行围的时候,咱们跟汗阿玛说,你掌镶黄旗!”  

十四阿哥刚想要点头,随后又摇头,小声道:“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真要按照长幼有序的排法,本该十阿哥掌镶黄旗。  

可是因为镶黄旗是头旗,十阿哥身份又特殊,那样不妥当,怕有人会多想。  

十四阿哥是妃之子,下头的十八阿哥还小,他是被当成幼子待的,他骑射又不错,已经被人跟太祖幼子多铎相比。  

他掌镶黄旗,也会被有心人说嘴。  

“怎么跟娘们儿似的,整日里拿咱们兄弟说嘴…”十四阿哥有些愤愤。  

十三阿哥没有接话。  

这一年宫里宫外确实有些变化。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索额图死后。  

关于毓庆宫的闲话也多了不少,虽没有直接贬低太子,可是也不是什么好话,66宠妾灭妻“、”教子无方“、”不睦兄弟“…”  

行宫御前。  

七阿哥侍立在旁,康熙手中拿着一个册子,正是今日行围上三旗侍卫骑射状况的记录。  

大多数没有问题。  

康熙颇为欣慰,本该如此。  

将各个家族优秀子弟送到御前,供自己使唤提挈,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小部分不太好。  

骑射成绩寻常,三射不中者好几人。  

康熙绷着脸,要知道补侍卫不是添个名字就补的,也有相应的考核,那这些人是怎么进来的?  

还是说考核的时候过关了,入宫当了几年差,现在反而荒废了?  

等到看到正黄旗三等侍卫常海坠马这一条记录,康熙脸色越发难看。  

八旗男儿,骑射是根本。  

骑马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因为疾驰就能惊慌坠马,那得废成什么样?  

等到看到后头,看到家族,他不由愣住。  

之前还以为是同名,没想到真的是赫舍里家的常海。  

要是如此,倒是不稀奇了。  

这是噶布喇的老来子,之前平妃在时,提起过这个幼弟,是在平妃入宫前一年生的,打小有些不足之症。  

好像是康熙十八年生的,那就是跟五阿哥同庚,也二十一了。  

康熙看了眼七阿哥道:“常海什么时候补的侍卫?”  

早年常泰没有革爵前,曾为领侍卫内大臣。  

八旗惯例,男子十六岁成丁披甲。  

要是常海五年前进了侍卫处,那应该就是常泰经手的。  

七阿哥道:“今年正月,一等侍卫赫奕补内务府总管,常海补三等侍卫。”  

康熙皱眉,倒是记得此事。  

赫奕空出来的一等侍卫,他的妹婿博色补了,他妹婿空出来的一个二等侍卫,佟家一个三等侍卫补了。  

后边他没有留意。  

原来,佟家空出来的那个三等侍卫,又回到赫舍里家手中。  

康熙面上,带了冷笑。  

常泰三十六年年底革爵罢职,即便这样,仍能将手伸进侍卫处,凭的是什么?  

太子舅父的身份!  

即便革了爵,丢了差事,旁人提起来还是要叫一声“常爷”。  

提及常泰家,依旧称“承恩公府”。  

“倒是乖觉,他的长子也成丁了,没有补侍卫,却给兄弟补了…”  

康熙带了讥讽。  

在外人眼中,说不得还要赞常泰厚道,不仅抚养幼弟,还给幼弟安排了大好前程。  

实际呢?  

常泰心思诡异,趁着随扈出征的时候,结交武将。  

这是做贼心虚,不敢将儿子补缺,才补了这么个人过来。  

康熙恨不得立时罢黜常海的侍卫,可是想要关乎太子的脸面,他才是忍下怒气,对七阿哥道:“下去吧!”  

七阿哥躬身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