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世间事,皆有因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世间事,皆有因(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去这个年了…  

小格格不想叫长辈担心,也不愿意要旁人安慰,就无声饮泣。  

十来岁的小少年,提着食盒翩翩然而至,露出笑来,眼眸像星星一样。  

“你就是宝珠么…”  

小格格跟炸了毛的猫似的,眼睛瞪得滚圆:“你是谁?”  

“我是禩…”  

九年过去了,自己还是宝珠,禩好像是禩,也不单单是禩了,他还是八阿哥。  

八福晋摸了摸肚子,低头道:“我好了,明早咱们进宫吧…”  

八阿哥叹了口气,面上多了包容:“不要勉强,是我不好,确实是我之前疏忽,没有好好教你…”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往后我好好教你,你听不听呢?”  

他似问询,又是还有其他的用意。  

八福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的点了点头。  

八阿哥这才狠狠地松口气。  

不能再拖了,要是妻子不去,他也要一个人去御前了…  

乾清宫,西暖阁。  

此刻的康熙,压根就没有想起八阿哥。  

整个下午,他都带了不痛快。  

二所保母嬷嬷辖制阿哥的手段,隐秘有效。  

直郡王府那边想要用饮食谋算小阿哥身体,也是大同小异。  

这些鬼祟手段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还有多少人用过?  

宫里殇了的不单单是十一阿哥与十二公主!  

殇了的皇子,总共有十二人。  

殇了的公主七人。  

将近皇子皇女总数的一半。  

除了几个不足月殇的,其他都是过了周岁。  

之前太医脉案上没有什么异样。  

小儿本就难养。  

宗室王府中,早夭的格格与阿哥不是少数。  

因此康熙查了一遍,没有查出什么,就放下此事。  

不过他也不放心嫔妃照顾皇子皇女了,才弄出了兆祥所,只要皇子皇女落地,统一抚育到周岁。  

对比阿哥所的皇孙阿哥与皇孙格格,这皇子皇女夭折的比例,是不是差别太大了些?!  

大阿哥的五个嫡子女,都好好的站住了。  

毓庆宫三位小阿哥都站住了,三位格格,一人好好的,两人是不足月殇,在母体没有养好的缘故。  

其他几个阿哥,下头的孙阿哥与孙格格更小,可是除了月子里殇的,也都立住了。  

康熙脸色阴沉着,就披了端罩出来。  

梁九功跟着,也不敢询问,这是要往哪个娘娘宫里去。  

瞧着这方向,准时翊坤宫方向没错了。  

想想也是,既是想起十一阿哥与十二格格,肯定是要找两位小主子的额娘了。  

不过,康熙走到广生左门,脚步就顿住了。  

他想起宜妃有身孕之事,不宜情绪激荡。  

他就原路返回,过了乾清宫广场,去了东六宫。  

往永和宫去了。  

永和宫东次间。  

炕上摆了不少东西。  

紫檀画玻璃呼啸深林屏风一架。  

青花八宝万字纹扁瓶一对。  

青玉浮雕八仙过海一座。  

青铜玄武蜡台一对。  

玛瑙貔貅镇纸一对。  

白玉葫芦玉佩一对。  

康熙没有见人通传,直接登堂入室,看了个正着:“怎么翻出这么些东西?”  

德妃起身,服侍着康熙去了端罩,才道:“十四阿哥要搬家,就想起这些摆件来,叫人找出来,明儿给他…”  

她穿得素净,就是个青色家常袍子,手腕上戴了佛珠,周身带了檀香味儿。  

闻着这味道,这是才从佛堂出来。  

康熙望向炕上。  

全是镇宅的…  

康熙有些无语。  

他在炕桌坐了,看着德妃,不知该如何劝。  

太后礼佛,底下妃嫔上行下效,多信奉佛教。  

可是像德妃这样,隔三差五吃长斋,每次都要礼佛的,只有她一人。  

康熙犹豫了。  

他之所以想要见宜妃与德妃,就是打算问几句十一阿哥与十二格格生前之事。  

可是德妃这模样…  

德妃夭折了三个孩子。  

非要提起来,让她也跟着堵心?  

说不定压根就没有旁的阴私,就是正常的病夭。  

老九瞎疑心,胡说八道,自己私下里查证就好,不必折腾旁人陪着。  

他就换了话茬道:“你要是不放心,就让十四阿哥住东头所好了…”  

德妃摇头道:“心正则气正,气正诸邪不侵…”  

康熙不是很想要接话。  

十四阿哥那个小混蛋,就是纯粹的胆子大!  

跟心正,气正,扯不上关系。  

像是看出康熙的腹诽,德妃斟了一杯茶奉上,柔声说道:“有皇上教导,十四阿哥即便现下还有不足,往后也会成为孝顺知礼的阿哥,十四阿哥最是敬仰皇上,要做满洲巴图鲁,给皇上争光…”  

德妃提及十四阿哥,不知不觉脸上就带了宠溺。  

康熙见了,意兴阑珊。  

逝者已矣。  

即便是生母,也不怎么记得他们了。  

可活人呢?  

十四阿哥是月底,现下还没有搬家。  

搬走的四阿哥,居然提也不提。  

康熙蹙眉。  

他向来怜弱。  

想起自己的四儿子。  

冷冷清清的,都是小时候影响太过的缘故。  

他不耐烦坐了,起身道:“朕就是过来转转,这就回了…”  

说罢,他扯了端罩,从永和宫出来。  

他有些想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