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5章 第三阶段任务

第5章 第三阶段任务(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沈复兴在白寨大桥的差点殒命的消息不光传到了河内,也传到了重庆。  

李希烈与老王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屏蔽左右开了一个小会,甚至连廖耀湘都没有叫,只是让受伤的李鹤年出现。  

没为什么,只是他们已经吃不准到底应该信任谁?  

是河内泄露的消息?还是昆明泄露的消息?亦或是重庆?  

他们不知道,也管不了那么多,无论是不是河内这边走漏的消息,对于河内的清理都必须开始了。  

国家太大,但沈复兴却只有一个人。  

豫北、重庆、昆明、河内,这从北到南数千里,都是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串联在一起的。  

沈复兴需要协调各方势力,他们这些人就要查漏补缺,清理门户。  

还是那句话,国家太大,但沈复兴只有一个人。  

失地千里,四面漏风,上位者但求自保以观世界局势变化,下位者明哲保身,坐望万里江山沉浮。  

只有那个被委员长称之为沈猴子的沈复兴上(豫北)蹿下(河内)跳,守土抗日,护边救国。  

正如同他在报纸上登的那封信一样《把最后的心跳,献给祖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风险很高,收益没有。  

怯懦者笑话沈复兴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只知道一味折腾。  

但沈复兴却很想告诉他们,你们幻想的百年后美好生活,我是真的经历过。  

而在李希烈、老王眼中,沈复兴就是那个知行合一的理想主义者。  

只有眼光毒辣的老古董们,在沈复兴身上看到了更大的野心。  

在这种情况下,三人能合计出什么?  

一份名单!  

只是一份名单!——  

沈复兴与龙云的会谈持续了两日。  

当然,对外宣称是因伤需要治疗,对他来说,反正俞程已经知道了受伤的情况,也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两人就滇越铁路的运输与管理达成了一致意见,龙云出人出兵,沈复兴提供一部分武器与军官,大队长的位置由龙云担任,负责守护红河河谷到昆明这一段的滇越铁路运输。  

至于海关的税收问题,饶是两人一口一个老哥,一口一个老弟,也无法解决。  

河内的海关关税,河口镇的海关关税,目前还是模糊的状态。  

河内的没法谈,河口这边龙云想跟委员长争一争,毕竟滇缅公路刚刚修好,委员长就派人在畹町、腾冲设立海关,进出口两头吃。  

路是地方修的,税是中Y缴的,这你上哪说理去?  

当时龙云提出分税制失败,只能换取重庆滇军军饷补给,这也直接导致部队中下层开始被委员长暗中收买。  

军饷都是上头发的,跟你龙云有毛关系?  

这次,他拿河口镇的海关关税说事,主要是要推行滇西关税自治政策,通过铁路运输粮食!  

为什么?  

云南粮食不够了.  

委员长下令,强征云南49稻谷供军公教人员,市场流通粮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在战前,云南的粮食主要依赖从法属印支与缅甸进口。  

可海关突然下令,因抗战需求,对所有非必需品课以高额关税,缅甸、法属印支的大米属于“非必需”被征3050关税。  

一时间,粮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按照龙云的说法,他问重庆,百姓生计怎么办?  

毕竟这几年,至少有5000万以上人口西迁,云南早已不堪重负,加上法币超发,黑市上的粮食已经是战前的25倍了。  

但看工厂工人,民国26年战前一个月工资全部用来买大米,可以买到约2600斤,但现在只能买到100斤,连糊口都困难。  

从龙云口中,沈复兴还得到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  

地方部队的军饷现在发的都是法币,普通士兵仅有.7块,一斤大米2块2,一个鸡蛋3毛.  

如果算上被军官克扣的,士兵可能只能拿4块。  

龙云告诉他,刘文辉下发部队的军饷就是打6折发放,再按照情况,吃35成的空饷。  

好一点的部队,长官不贪,仅吃5成空饷,然后给所有人按照2倍发放。  

失去了家里最主要劳动力的士兵家庭,靠这些微不足道的军饷.如何生存?  

没有坚固的堡垒,没有足够的弹药,没有飞机大炮,甚至都没有军饷,养不起家人,还吃不饱饭在谈话的瞬间,沈复兴只觉得前途竟一片黑暗。  

有些人,除了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甚至连士兵也不放在眼里。  

奋战在抗日一线的先烈们,真的是用生命与意志、还有保家卫国的信念在抵抗侵略。  

沈复兴心头无比沉重,只留下一句:“我尽可能协调此事。”  

毕竟此刻,他还兼任滇越转运司总督一职。  

虽然这个职位有些坑,只有协调河内与昆明之间的运输管理工作。  

说白了,只要这条铁路上的事情,沈复兴都能管。  

但话又说回来,很多事情,也不是沈复兴想管就能管。  

权术这个东西,在委员长身上体现的还是极为明显的。  

远征军没有按照计划成立,但卫立煌却还是被召回了重庆,名义上组建远征军司令部,实际上没有人配合的情况下,卫立煌被监视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他这个七路半天天发军饷,拒绝配合阎锡山制造摩擦。  

但有意思的是,接替他的竟然是何应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